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加强德育承包

加强责任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责任到位,工作才能到位,效果才能显著。学校工作如此,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很多事件,表面上看是孩子、学生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学校的问题——学校责任不落实、老师不负责、班主任工作无计划——问题虽然出在学生身上,根子却在教师那里。

洋思中学在德育工作中,也切实地加强了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德育管理制度的特征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使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能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使所有的教职员工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的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德育管理制度。

试想一下,天下之大,有不爱家、不爱自己孩子的吗?当然有,但在中国这样的国度之中是少见的,在教师队伍中更是少见的。一旦家中出了事,一旦孩子出了事,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定会全力以赴地为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孩子解决问题,而如果教师也能用对待家庭、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学校和学生,那么,哪有办不好的学校,哪有教不好的学生呢?这就是责任的力量。

我们听过很多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感人事迹,他们为什么优秀?为什么出色?因为他们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因为能够做到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痴情、忘情、衷情。一个“情”字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这种“情”实际上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最高负责任——以校为家,视生如子。

所以,最有效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八个字——以校为家,视生如子。

这八个字要求教师必须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学校,对待学生,从心底里认同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毕竟学校兴衰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位在学校工作的同志的发展与前途。学校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把学校之事、学生之事当成家事,教师才会对学校、对学生真正全面负责。

“当成”,不是说在嘴上的,也不是表面做做就行的,而是既有心里的真正感受、确认,更有与心里一致的行为,时时、处处用行为来维护学校利益,通过个人的努力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还要想方设法地开展创新工作,使工作效率提高,效益增加。

这八个字,不是说教师一定要弃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不顾及他们。我们以为这也是不人道的,也不是一名教师应该有的品质。事实上,试想一下,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去关心,还可能关心他人的孩子吗?至少这种关心是一种变态的关心。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教好,请问,还能去教其他人的孩子吗?至少这种教育是缺少元素的。

我们所讲的“视生如子”,其实质就是要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所有教师是希望孩子成长、发展的,坚信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是能够进步、成长、发展的。假如换一下位,别人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那么,那些所谓的教不好的孩子还会教不好吗?更何况,我们的神圣职责就在于改变孩子,就是无条件地把孩子教好,而要教好,不付出、不努力、不创新怎么行?因此“以校为家,视生如子”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必须做到的。

“以校为家,视生如子”,这并不是说非要把自己的家搬到学校,做一些形式的、表面的文章。也不是说,我始终与学生在一起,一分钟都没有离开学生,时时刻刻地看着他们,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迎上去。这些只是一些低层次的做法。

二、德育承包是最好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为使“以校为家,视生如子”这八个字落到实处,洋思中学全面推行了“德育承包”管理制度。

1. “德育承包”的内涵

所谓“德育承包”,就是将教师的德育工作以承包的形式予以规定,换言之,就是改变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考核办法,不再是弹性制度式的管理,不再是良心发现式的管理,而是刚性的、规定性的,即达到什么目标,不是教师自己说了算,而是以国家相关制度、人民的需求、学校相关要求为基础制定的必须达到的责任目标。这样,育人的责任就落实到每一个教师身上,落实到教师的每一节课上,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德育承包”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教书育人是要有责任的。这种责任绝对不是端了教师的碗之后,做了班主任之后,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校园、走到了教室之后进行了工作,就是做了德育工作。事实上,我们的考核不是看你有没有做,怎么做的,而是看你做了之后有没有效果,有没有变化,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做了,依然如是,甚至更差,这样的做就是意义不大的做,问题出现了,学校不找别人,仍然找班主任——因为这德育工作是被承包的。

故此,德育工作就不能有半点虚假。这对每一个教师的师德和师能都提出了最严格的要求。

2. “德育承包”的实施

是的,做什么事都必须讲责任。人与人、单位与单位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人的不同,不是单位的不同,而是责任的不同。成功人士讲究工作的责任,成功单位讲究单位的责任,并把责任转给单位的教职员工,使单位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工作的责任——对学校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对家长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其内涵就是在一个单位里,责任是最大的,如果落实了责任,一切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如何进行“德育承包”呢?

学校必须全面制定、实施“德育承包责任制”,切实做到“包”字当头,无所不包,无人不包,无时不包,无处不包。

(1)包字当头—— 一切以包开始,以包结束。要想进入学校工作,就必须包,就必须心里想着包,手上实施着包,“包”字必须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2)无人不包——校长要包、校领导要包、各部门要包、备课组长要包、一般老师要包、生活老师要包、保安要包、后勤人员要包,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要包,包自己的成长,包自觉接受学校正确而有益的教育,包帮助别人成长等等。必须形成一个全员德育工作的承包责任体系。

(3)无时不包——只要在校一天,就必须包,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包,在学校的过程中要包,在学校工作的最后要包,全过程都要做到包,一包到底。

(4)无处不包——课堂要包、课间要包、课外要包、操场要包、食堂要包、宿舍要包、实验室要包、图书馆要包——凡是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都必须承包。

3. 承包的实质

承包,与责任密切相关,承包的实质就是九个字——“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

知责任,就是知道自己的德育责任,即:知道做好德育工作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做好德育工作是班主任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知道德育工作是什么,德育目标是什么——这是思想认识层面的内容,它是德育工作实施的基础。

明责任,就是明确自己的德育责任,即明确德育工作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明确通过怎样的德育策略、途径、方法、手段等来实现德育内容、德育目标——这是操作层面的内容,它是德育工作实施的关键。

负责任,就是担负起自己的德育责任,对自己所从事的德育工作有担当,对因为自己的原因未能做到位的德育工作敢于承认,敢于纠错,敢于受罚,为使学生进一步地发展而尽心、努力、不懈追求——这是评价层面的内容,它是德育工作实施的保障。

三、德育承包的原则

德育承包,在许多人看来是笑话一则,但在洋思中学却是切切实实的,没有一点虚假,而且富有实效。因为洋思中学德育承包坚持了三字原则:实、利、真。

1. 实

“实”即指德育承包的内容、对象、方式、方法、评价等都必须结合校情、班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实在在,不搞“假大空”形式的包,不搞“拿来主义”的包,不搞应付式的包,不搞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的包,不搞任何花架子的包。

2. 利

“利”即指德育承包必须有利于全面促进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全面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即德育工作做好了,做对了,做精了,做出色了,做得超乎寻常了,做出巨大的贡献了,要给予奖励——精神的、物质的、经济的;反之,如何处罚也必须清晰而准确。

3. 真

“真”即指在德育承包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真抓实干,顶真碰硬,求真务实;做到不屈不挠地追求,严格细致认真地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督查,严格兑现,及时公布,及时表扬,及时批评。今天能解决的,绝不拖到明天;明天要解决的,今天就要认真思考。只有有了真实的过程,才能有真实的令人信服的结果。“真”包括了制定制度的“真”,实施过程的“真”,检查、评价、兑现的“真”。

四、德育承包的实施

1. 签订合同

学校每学年开学之初,都要举行大型会议,校长都要代表学校与所有相关同志签订德育承包状,特别是与班主任签订班级德育承包合同,以此明确承包内容,各自职责,以及达标与未达标后的奖惩措施。校长、承诺人面对面签名、盖章,一式三份,学校、两位当事人各留存一份。签订责任状后,学校及时布置橱窗,并通过多种媒体进行报道,渲染承包氛围,让承包意识深入到每一位老师心中。

2. 承包内容

因所在部门不同,承包内容自然不同。

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必须首先承包好自己的品德,这是学校与所有教职员工签订合同的一个基本内容。在其基础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德育工作重点。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级领导承包全校师生的德育工作,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政教处承包全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所有科任老师除承包本人的学科教学质量、人身安全外,还必须承包学生的品德发展(这便是老师工作的一岗双责),生活老师必须承包学生在宿舍和餐厅的行为习惯。

在所有承包中,班主任的德育承包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下面,我从学校层面重点谈谈班主任德育承包工作的内容。

班主任承包工作除了学习方面的四大主要内容——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达标外,还必须承包全班的秩序、纪律、卫生、思想、健康内容,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等工作。

很多学校要求班主任坐班,用是否坐班来评价班主任工作,他们认为坐班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洋思中学却采取包班制,因为包班要比坐班好得多。

确实,坐班能够维持秩序,不出乱子,但是学生就会如同犯人一般,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信任,使学生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对抗;坐班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尊重,教师也处于被动的行动之中,不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就可能被动应付——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其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包班就不同了。包班,要求班主任按照学生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应该做的各项工作,只要到位就行,不管坐不坐班,我们求的是一种结果。我们要求班主任必须包学生做好操,扫好地,吃好饭,睡好觉,走好路,处好人,学习好,讲卫生,守纪律,肯动脑,会创造,懂礼貌,等等。班主任还必须包班级学生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100%,包后进生转化,包教好每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这样,就用一个“包”字牵住了班级管理的牛鼻子,所有的班主任就会主动而自觉地苦干、实干、巧干,就会把问题作为班级的研究课题。这种“包班”的效果是任何“坐班”都达不到的。

3. 承包考核

那么,谁来考核德育承包呢?所有人,包括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有责任考核“包”。在“承包”的问题上,我们特别主张要打一场“人民战争”,即学校所有的人都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人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洋思中学全面推行检举制,以便使所有问题都能及时被发现,及时被解决。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来宾等都是考核者,这样学校就有了一支特别庞大的考核队伍。在承包中,我们不仅发挥人的作用,还发挥物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监控探头的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载,及时解决问题,使师生行动自觉,行动规范,行动统一,使师生时时、处处、事事做到文明、高雅、有序。

五、落实德育承包的好处

由于德育承包与教师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前途利益等紧密挂钩,从而可以从根本上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工作富有实效性和创造性——你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你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你必须尽自己的责任用心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真正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做好事,事事做得好”的境界。同时,由于学校坚持德育工作的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这就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质量意识,广大教师头上始终悬着这把“达摩克利斯剑”,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地把德育质量搞上去。

另一方面,洋思中学还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德育承包”——好同学包差同学,这就让差同学有了榜样。同时,学校也在加强着考核,从前面所讲的德育“三清”工作来看,有“天天有结果”的评定,有“周周插红旗”的举措,有“月月送喜报”的表彰,这自然会促进师徒双方的共同提高,实现共进双赢。

总之,德育承包,给学校注入了不尽的活力,带来了不尽的效益,促进了学校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六、德育承包的意义

德育承包具有两大意义。

1. 充分体现了德育承包者的人生价值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为实现人存在的价值,谁也不想仅仅是生命的存在、身体的活动,而要追求一种精神的愉快,一种自身存在的意义。学校里每一个成员首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的承包者,因为德育工作包含在各个工作之中,而要做好承包,首先自己要行,首先要包自己的品德,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校成员的进步与提升,促使大家都在相应的本职岗位上干好自己的工作,干出成绩,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欢心。这不正是作为教师、职工的一种价值体现吗?——我是老师,不仅我的品德好,我的学生的品德也很好,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2. 充分落实了德育承包者的责任

俗话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有多大的权利就必须尽多大的义务。”

确实,做什么事,都必须尽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要使自己有政,就必须尽到责任,如果没有尽责,就必须追究其责任。“德育承包”实际上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是责任。学校必须强化这种意识,必须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德育承包”是应该的,是必须的,是无条件的,是要有成效的,是要看结果的。如果德育工作无用、无效、无绩,只能说明老师德育工作有问题,思想认识不够,工作能力不强,到头来,学生评价差,学校评价差,职称评不上,人生发展不佳。因此,“德育承包”充分地增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他们会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注入无穷无尽的活力。 NesCiJtaKrL1Diado22C6jOEjoBPiHG8Elk4eApiisE7G9d1HTupj8eCLgx4q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