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条

在我国第3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向广大教师读者奉上这本《我的教育信条》,杜威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广为人知的美国学者,其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学研究和大中小学实践都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本书共分为三个板块:第一部分为“教育心理”,主要涉及“兴趣与努力”“想象与表达”“审美”等内容,澄清了人们对这些心理现象的误解及对相关概念的误用,在我国当下教育改革十分强调学生立场的时候,作者的这些辨析与忠告显得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教育哲学”,入选的最重要篇章是《我的教育信条》,作者提出的关于教育的最为基本的信念,都在他后来的集大成式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得以充分地阐发与延伸,正因为它的重要,我们将其篇名作为本书的书名。这一部分,还收录了作者关于儿童研究的其他一些学术思想观念;第三部分是“教育实验”,杜威任职于芝加哥大学期间所进行的学校实验,既是他学术思想的本土试验,又是他后来教育思想的重要生成源,其意义绝不能低估,从作者关于在初等教育阶段进行教育实验的设想与计划中,不难体味到这位先驱的良苦用心。

细读本书,你常常会惊叹于作者的远见卓识和目光锐利,这里略举一二。例如:“在西方,大学依赖于高中,大学根据高中的独立意志进行调整;而东方的大学与预备学校的关系是,后者不得不、几乎是盲目地跟随着大学。”(《高中对于教育方法的影响》pp.133—134)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家,应试教育对中小学的负面影响在中国恐怕是愈演愈烈。再如:“随着条件的变化,阅读和写作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工具”“阅读教学专注于语言的形式有悖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阅读教学方法错误的本质是远离儿童的心理需求”(《初等教育的迷信》pp.149—167)……我国今天的语文教学,同样是在升学率的导向之下专注于形式的复杂而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真实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在语言表述上,一般认为杜威的学术语言是比较佶屈聱牙的,然而阅读本书你会看到他语言风格生动活泼的另一面。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的表达方式经常是论辩式的,总是针对一些学者的观点展开争辩,虽指名道姓地批判,却又不失礼貌,很值得今天的学者仿效和学习。尤其在本书的第一篇《与意志训练有关的兴趣》中,作者将兴趣对抗努力,比喻为一场教育诉讼,双方在“法庭”上展开辩论,各自据理陈词,“法官”根据各自信条进行梳理分析,做出“裁决”……这种表述方式怎么读都觉得形象生动。

泰戈尔说:“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原理式的著作正如那树根,也许并不能直接告诉你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招一式,却能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入深厚的精神力量。愿杜威的教育信条能转换为我们能长久坚持的教育信念和不断增长的教育智慧,并鼓舞我们用心体验中国教育改革的漫漫征程!

杨小微 it2iprUrjyyruRgdSk+05KrltJfEv94/VgIys6ixjVuJBBX7mXssZRxGc9L+3A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