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餐饮店老板为何有8000个微信粉丝?

杨丽娟/文

一大群朋友在K歌,我从热闹的包间走出来,深夜十一点,端午节假期的狂欢才刚刚开始。我出来并非因为在人群中感到寂寞,而是我要给一个重要的人回复微信。

这个人是李小孬,一个在我微信朋友里存在很久,我每天看他朋友圈,但是从未真正对话的男人。他参与经营的以卖小龙虾而知名的餐饮店“豪虾传”,如今成了成都美食界的标杆,在成都和周边开了数家店,天天爆满,天天排队,成都餐饮界每个老板都想拥有他那样的成功,而成都哪一个“好吃嘴”(吃货)若没去吃过他家的虾,将是终生遗憾。

我得知,他有8000个微信好友,因为微信好友上限是5000,他加满了一个,就又开了一个微信号。他的朋友圈,每天都是嬉笑打闹没正经的帖子,我的女性朋友说,一天看不到他的朋友圈的消息,就觉得少了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翻出来多看几篇,我的男性朋友说,这个小子够搞笑够好耍!

我就站在走廊里给他发微信,因为之前已说明来意,现在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如何赢得了客户的心?”

这个问题换成书面话,可能就是“如何建立消费者偏好、美誉度、忠诚度”,专家们为此殚精竭虑,发明出一整套理论,如品牌、定位,客户关系维护,体验消费等,商家们也为此费尽心思,又是促销、摆台,又是试用、售后。

可李小孬回答我只用了一句话“把客户当朋友”。

做朋友不计成本不怕受伤害,对待客户能如此?我觉得这是一句听起来像真理的“大话”,说出来振聋发聩但是难以落地,以前多少个人说把客户当作“上帝”,又如何?况且餐饮业工作时间长,没有节假日,累得像只狗,店租高还一年一年涨,食品安全又敏感,龙虾店客户盈门,这么多客户当朋友,要多少精力?

“我最近做了一个大概100人的微信群,都没有精力应付他们时不时提出的问题,你的微信好友可是8000个人呐!?”我搬出自己的体会。

“一百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发挥大家的作用”,他又说。

“可是,把不认识的客户做成微信好友,这样做有什么结果?”

“客户同样是朋友,每个人真诚的对你,你就该真诚地对他。结果是,当你不理成本,利润一定会大于你所付出的!”李小孬接着说,“微信朋友圈、群,会带来直接的零距离接触,大家能抛开商家和客人这个概念,大家接触到的是李小孬这个实实在在、陌生却又熟悉的人,这个人能让你每天笑,能让你想吃什么就会想到李小孬可以帮我。”

“就是说,当作身边的靠得住的好朋友?”

“对的,就是这样的,前提是真实!!不假不作!”

“可是8000个人,这个工作量不小啊!要细心的照顾到每个人?”

“我现在更多的是把自己做成媒体,素材需要助手来搜集,各个问题也需要团队来解决。”

“但是,个人品牌化机构化有个问题,大家觉得不是李小孬本人做了,就不亲切了?”

“要让团队梳理出我的特点,让我的要求,变成团队每个人的服务细节!”

说实话,我们的交谈很短,几个来回后,我已经理解他的意思和做法,时间已接近十二点,我没有再过多追问什么,因为我想,如果李小孬是我的朋友,我会觉得他一定累了,该早点休息了。

接下来的事,我自己用时间去琢磨。

O2O是网上发布消息,网下捞鱼?
互联网思维是互动、碎片化和多点传播

现在很多商家做的,是把产品或者服务内容放到网上去,坐等鱼儿进网,有那么容易?引入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营销?这顶多叫触网。引入互联网思维,才是关键。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我以为,是互动的沟通方式,是碎片化的传播节奏,是形成雨点落入池塘般的传播效果。

建立互动的沟通方式,微信比QQ、微博用起来更便捷,这就是为什么李小孬选择了微信作为主要的客户沟通工具。微信朋友圈适合做分享;微信群则适合做号召,发起讨论或行动;微信好友则可以做私下里的沟通。三种不同的沟通需求微信都能满足,而这三个工具又能相互补充,比如有天有人问李小孬,在哪里可以买到KAWAI的钢琴,李小孬不知道,但是他把问题发到群里或朋友圈,马上有这个方面的专家出现了,给了建议。李小孬是万能的吗?对于他的粉丝,他是,但事实上,他用的是8000人的资源。但大家都觉得,有事问李小孬,他能帮上我。

有了微信,商家怎么跟自己的客户沟通就解决了。以前吃个饭见一面而已,谁也不好上前搭讪,现在可以了,你在店门口贴个二维码,用优惠吸引客户去扫,然后你们就建立了长期的微信联系,只要你愿意,他喜欢吃什么,他的兴趣性格都可得知,你们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朋友。成为朋友之后呢?也许你还能帮他其他的忙,来不来吃饭都不重要了。但事实上,因为你这个朋友,他会常来,还会带朋友来,因为你够朋友。

然后,是建立碎片化的传播节奏,所有信息你不是一次性全部发出去,因为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也懒得看,你得发一点出去,引起注意、兴趣,再发一点告诉他们如何得到、享用,最后再分享效果。以上顺序可以重组,但一定是一点一点地吸引他们。信息被分解包成诱人的小粽子,一次吃一点。这个是我自己的体会,在微信群里,你一次说一堆内容,不会有人理你,你得注意你的节奏。

最后是形成雨点落入池塘般的传播效果,什么意思?我们过去的传播效果,是举起一块大石头扔到池塘中间,波浪从中心点漾开,当时在央视黄金时间打广告就是如此。现在呢?没有真正的中心媒体了,每个人都在发声,微信朋友圈就是例子,就像下雨时的池塘,无数个小波浪,会交叉,会相互影响。你怎么把信息融化在每个小雨点里,让每个雨滴形成的波浪都载着你的信息?

对商家来说,你就要去想,我怎么一步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用怎么的步骤把全部信息传达过去,怎样让每个“小雨点”有传播的兴趣和乐趣,事实上传播效果好的内容有以下特点之一:对大多数人有用的;引起人们好奇或恐惧的;可以炫耀或者彰显自己身份、品味、审美的。如果你的信息加载到这类信息上,传播会比较广泛。

O2O小商家怎么玩?
大数据之外,我们也可以玩点“小数据”

我们一直把“掌握庞大的消费者数据资源”这件事,想当然认为是大企业大平台去做,比如美团、大众点评,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根据数据,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了解消费者偏好,才有优势越做越好,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商家呢?他们得不到这些数据,即使得到,对他们也不一定适用。他们盲目开店,盲目投资,盲目忙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个人精力的损耗。

我们从李小孬的案例看出,在个人品牌化的今天,通过微信等手段,个人也可掌握较多的消费者数据资源。除了大数据,也可以做“小数据”,一个餐饮店老板,把微信好友做到8000,里面的人都是他的品牌追随者,今天有多少人给他说,今天小龙虾个头小了,或者服务员忙不过来。老板随时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消息,中间没有任何障碍。比如,天热了,客人会发微信说能不能提供点水果,第二天就有西瓜,饮料喝腻了,能不能换点特别的,过些天就有了泰国豆奶。这样的餐厅生意只能越来越好,因为任何消费障碍都会及时化解,任何好的建议都能锦上添花。

O2O说到底还得靠人
不是客户是用户,更是朋友

很多企业家、老板可能有个习惯,他们是负责做蓝图、做战略的,做决策需要看数据,也许以前这样可以,现在不行了。以前我们可以判断,接下来几年吹东南风,我们就调整航向,可是这几年,风向是乱的,变化比股市还快,那怎么办?

看不清数据,看什么?看人。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们可以称作客户,但更恰当的是称作用户。说客户基本上强调的是金钱关系,说用户,谈的是体验。

这是李小孬给我的纠正,他说他把餐饮的客户,看做用户,因为他觉得这不是一次消费,用户可以产生很多次消费,面对用户,你只能做到最好。

对于用户,他们的需要就是你的方向,他们会告诉你怎么样走,如果你和他们心连心,他们会狂热的追捧你为你买单。这正是雷军的成功之道。他们会不会见异思迁?除非你对他们新的想法视而不见,或者你的能力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现在大家根据小米成功的数据,觉得做手机市场有赚头,大家都涌入到手机市场了,能赚钱么?可能很难!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雷军的成功是建立在小米粉丝基础上的。

如今方兴东提醒雷军,不要急着做“生态”,不要只梦想着星辰大海,不要忘了专注。我想提醒雷军,成就伟业时,不要忘了小米的粉丝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的信任和狂热支撑着小米走到今天,他们的信任是小米最宝贵的资产,别忘了和他们沟通,别忘了他们的愿望。

这里面有个黑洞,当企业做大了,事务变多了,企业领军人还有没时间亲临一线和用户交谈?小米的偶像看到的是雷军还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如果是后者,小米粉丝可能离场,因为他们觉得距离遥远,说话都听不见。

这两年,你会发现一种趋势,人们没有耐心、兴趣和机构、企业对话,而是希望直接和灵魂领袖、核心人物对话,人们对机构和企业基本无感和不信任,而期待和灵魂人物建立一种个人化的联系,类似朋友和知己的关系。

团购是一个例子,虽然也是O2O的典型,但消费者团购后,既不会感激美团网,也不会感激提供折扣的老板,大家觉得这是应该的,为什么,因为提供服务的是机构,为什么要感激机构,机构不过是赚钱机器,每天想方设法从我们口袋里掏钱,而且机构财大气粗,给我们点好处不算什么。但如果是老板走出来,说给今天在座的客人一个折扣,这就不一样。

或许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是对更亲近,更私人化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向往。

O2O建立大量用户关系的挑战
人格品牌化的管理危机

对于像李小孬那样建立8000个微信好友,形成了“实体店消费用户+微信好友”的长期线上线下的互动关系,像对朋友一样对待用户的做法,令我佩服也有担心,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如何有精力应付?

李小孬给的秘诀是大家的问题大家解决,李小孬在8000个人中,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人。就像度娘一样(百度知道也是网友写的,百度搜索只是帮你找到)。而且他有团队支撑他,有助手协助他。但是,团队和他人真的能完全准确传达李小孬的意图和个性么?

第二个问题,个人品牌会不会被稀释或透支?

原谅我拿吴晓波频道做个例子,其实这里有我的担忧。当吴晓波频道以吴晓波的名义去做很多事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是吴晓波自己去做的,他可能只是发起人,这个时候大家也许就会疑虑,这个机构能不能贯彻他的初衷,能不能感受到他的气息,会不会有机会和他见面,听他讲话,了解他的内心。大家为着吴晓波而来,期待着他传递来的一切。但是吴晓波同时在做如此多的事,真的能够顾及到一切么?这让我一边对吴晓波的身体担忧,一边为可能发生的个人品牌稀释和透支捏着一把汗。

(作者系广告人、媒体人、作家) hQdVQsn9SeycBiguCNC9Ec8W5+otSi5VMLPuR0MMOG+DV0z7BeVinalDIsJCnJK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