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美开启大博弈

2016 年,中美将进行政治经济等力量的再调整、再平衡,新的世界性协调机制或将酝酿成形。不过隐藏在中美大博弈背后的大悖论极有可能反噬两国。

TPP 围堵,中国是否“束手就擒”

重磅出笼的 TPP 因其事先酝酿的长期性( TPP 准备时间长达 8 年)、涵盖领域的超广性(除传统的产业贸易外,还对劳工和环境、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等涉及国家主权的敏感议题进行了规范)、涉及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特殊性而尤为引人瞩目,中美之间的大博弈随之昭然若揭。

美国开辟 TPP 新平台围堵中国,中国岂会乖乖地“束手就擒”?实际上,中国已对此展开战略突围。一方面,内部各个击破。中国分别与 TPP 国家签署接近零关税的自贸协定, 12 个国家中,中国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已在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与中国建立自贸关系,如果中日韩自贸区再谈判顺利,只剩下 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美加墨三国了。中国“扛着小锄挖墙脚”,美国“封锁”中国的意图落空。另一方面,外部搭建自贸网络。不局限于 12 个太平洋国家,世界范围内中国已与包括瑞士、韩国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达成 14 个自贸协定,从而形成以中国为轮轴、多个签约国为辐条的轮轴 - 辐条型自贸网络框架。此外,开创“一带一路”、亚投行以及东亚经济共同体,从陆路、海洋与空中全方位主动与世界接轨的行为,前所未有。中国以牙还牙,用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对抗美国围堵。毕竟,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发展能力和潜力位列世界第一的经济头马,经济能量推涨外贸实力,中国跃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120 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基于此,世界离不开中国,澳大利亚需要中国的钢铁市场,荷兰需要中国的乳制品市场,日本需要中国的多种消费市场,对中国的这种依赖源于经济规律,非人力所能堵截。华人在日本屡次掀起消费狂潮,就说明世贸规则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执掌在政治家的手中。号称“面向 21 世纪的贸易协议”的 TPP 若能够使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隔绝于世界,或将是 21 世纪全球贸易的最大笑话。在中国崛起的势头面前,美国不让中国制定全球经济规则,这是传统超级大国的消极反应,势必造成中美政治与经济的严重错位。不难预见,美国以 TPP 作为抗击中国影响力“堡垒”的图谋将遭到中国经济体量及外交战略的肢解。

中美掀起新一轮较量

中国走自由贸易的棋子,美国走金融的棋子,双方紧紧地咬在一起,各有千秋,体现在:若自由贸易尽可能地全面展开,劳动力的价格是国民禀赋中最上乘的。“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 吸引外资政绩工程 对工资的钳制”共同创造了以低廉劳动力价格为标志的“人口红利”。上个年代,中国劳动力价格不仅维持了中国消费者的福利,还使全球经历了一段高增长、低通胀的美梦期。而今,虽说中国部分地区劳动力不再廉价,但在区域腾挪中仍可找到劳动力的价格洼地(富士康迁移到中国的中西部,说明在中西部使用人工仍不失一笔划算的买卖),况且,整体而言劳动力价格仍偏低,短期内“赶超欧美”不可能。这样一来,在与西方自由贸易上的殊死竞争中,中国商品仍将以成本优势抢占世界市场份额榜首。若金融资本尽可能地自由展开,那证券市场、要素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最为发达的华尔街将占领全球制高点。“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特殊地位 + 重点发展金融业战略”共同缔造了美国这个金融帝国。美国银行数量最多时曾达到 1.8 万家,金融衍生品中仅期货品种就已超过 100 个,证券市场、货币市场资产规模接近 13 万亿美元,金融总量世界第一;金融影响力全球独树一帜,即当今只有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可以影响全球,那就是美国。这就意味着大国若围绕金融资本展开竞赛,其他国家跑两步可能趴下,美国却将远远跑在前面。

中美大博弈背后的大悖论

若以自由贸易为“赛点”中国占上风,若以资本金融为“赛点”美国占上风,双方似乎各有倚仗。不过,双方的底牌都不靠谱。中美博弈各自依仗的底牌都内置有悖论——美国金融占据产业链高端,充分展现美国竞争力,但正是金融这个杀手锏指向对手之时,也犹如将匕首插入了自身,致使美国经济半死不活;中国商品贸易呈现竞争优势,但该优势正被互联网、环境污染、社会失调所证伪。而从本质上讲,这种悖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将进入终极死局;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以尽可能多的物质消费为模式的工业经济进入全面发展将导致整个生态难以承受,并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阶层断裂,国家间经济严重落差”。处于市场经济不同阶段、各持一剑的中美都身陷悖论,这意味着中美之乱不在于修昔底德式的战争,而从根本上在于处于不同阶段面临共同问题之际,能否找出化解之道。但就当下而言,政治顶级人物尚未完全转过来。这突出地体现在:且不论外交阴谋,至少两位同时访美的国家领导人都认定美国是世界问题之源,吊诡的是中国却在全面学习美国金融模式的道路上走得太专太快,这表现在:或为了提振投资,或出于刺激消费,中国信贷规模已增至 GDP 240% ,若计入账面上未体现的影子杠杆后,中国所有的债务会让美国整体合并债务占 GDP345% 的比例相形见绌;中国债券市场已形成包括企业债、次级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普通金融债以及集合票据在内的多元信用债,中国版信用违约掉期( CDS )已破茧而出;产业结构升级将金融资本视为主要方向,金融机构、金融交易所突飞猛进,索罗斯、巴菲特被捧了又捧……中国一味地将美式金融兴国奉为金科玉律、学长补短,岂不知美式金融如同白粉,使己于麻醉中毁灭!况且,中美间的博弈,就中国而言并不只是经济,政治上的秩序稳定、中东乱局、普世价值观的版本升级(由平等博爱升为社会公正协调)都应是一手好牌,若格局与顺序错了,也会打臭。

中美之间的大博弈是有深层经济逻辑的,中国打自由贸易的牌,美国打金融的牌,但是中美各自的这种经济逻辑又都是难以为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是于事无补的。这么一来, 2016 年两国各自着力化解内在的悖论就顺势变成上策。由此,一个历史真命题喷薄而出:与其大博弈,不如各自大化解、大对冲。 f3pthoN2DH3IBslq7ucKxCeeSKiJ2jJmDoBTmgpKlGK39FIqb/IXiLg2IuTlun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