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他们所倡导的道德修身,就是为今后治国需要而做的立身准备。从个人角度来看,他们所倡导的道德修身无疑带有人生规划的性质。儒家认为道德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在《尚书·周官》篇中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意思是:行事遵从道德,就会热情洋溢且每天都能获得安宁;弄虚作假,就会因忐忑不安而让内心每天都处于心力交瘁之中。也就是说,积德行善,能让人获得快乐;弄虚作假,只能让人处于不安之中。

那么,做什么样的事或者说秉持什么样的准则行事才会感到快乐呢?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孟子说道:“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意思是: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父母亲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惭愧于天,下不惭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这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

先看第一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在《中庸》第二十章中,孔子说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和朋友这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知、仁、勇这三种。从孔子的这番话中可知,处理人际关系靠的是品德。所以,儒家推崇的孝悌,是道德力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是家庭成员间讲究道德而促成的结果。它所折射出的是一种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平淡、安宁和充满着亲情意味的居家生活状况。

第二种快乐透着一种坦荡荡的浩然之气。儒家是讲究济世的,即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这济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过程。那么,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才合乎要求呢?是名誉、地位、金钱和财富吗?从人性上来说,这的确是本性所求。儒家对此一点也不避讳。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说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无法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无法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孔子的这番话,在肯定人性的同时,又指出摆脱私心的办法是培育仁德。在该篇中他又说道:“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这句话,也可说是孔子谈及的德与快乐的关联。这其实也表明了儒家对待个人享受或说人生价值的态度:只有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建立在道德之上实现的人生价值,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失去了道德的根基,人生所取得的任何享受、任何成就,都是不值一提的。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就有了十分明确而形象的表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也只有这种安贫乐道的心态,才真正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第三种快乐所体现的是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在儒家看来,仁德是一个济世之人必备的美德。具有仁德之人,他们的行事既不是良心的施舍,也不是希图物质上的回馈,而应是出自心性的一种主动抉择的自然流露。缘于这种心性,才会有“诲人不倦”之举,才会有“学而不厌”的热情。也只有这样,他所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提到的颜回的快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意思是:颜回真是贤能的人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快乐,同样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快乐。

孟子之所以把称王者的快乐排除在君子三乐之外,就是因为君子三乐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那反过来说也是对称王者提出了批评或者说提出了要求: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是强盗逻辑。只有建立在仁德之上且行仁政的王者,才是真正的王者。儒家对道德的力量深信不疑。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十分自豪地说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桓魋是东周春秋时期宋国人,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掌控宋国兵权。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宋国,宋景公希望把孔子及其弟子长久地留在宋国做事。当他准备出城迎接孔子时,桓魋却怕孔子等人来后会取代自己的权势,于是竟不经宋景公同意,带领人马去杀孔子,结果孔子被赶出宋国。孔子对桓魋的作为表现出了嗤之以鼻,这种力量就来源于他对自身道德的自信,同时也表明他深信道德胜过攻伐,能够制止纷争,而它也是国家治理的真正武器。

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方式选择,无不取决于人的心性。有什么样的心性,面对事物时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取舍。同时,做出什么样的取舍,就会有相应的回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种取舍,其心理依据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方法。这种取舍也可说是人之常情。对于儒家而言,他们的取舍依据就不是这种物质层面的计较,而是道德上的评判。在《论语·宪问篇》中,孔子提的要求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意思是: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孟子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中给出的要求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在《荀子·劝学》篇中给出的要求是:“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意思是:权势再大也不能压倒他,人多势众也不能改变他,天下任何事情都不能使他动摇。

儒家基于道德上对事物的评判,所要实现的就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以这种人生价值观为归宿,人的任何行为本身都是一种快乐。在面对荣誉、地位、金钱和财富时,他就不会从个人享受的角度出发,而是恪守个人的道德底线,完全能做到无动于衷。相反,如果不从道德的角度作评判,不依道德行事,那么,面对荣誉、地位、金钱和财富时,人的私心就会无限膨胀,从而支配着一个人随心所欲地去做他要做的事。这应该说是儒家所认为的天下动乱和杀戮不止的根源。

所以,“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既是儒家对道德力量的推崇,也是对崇尚道德和失于道德所作的现身说教,其动机和目的都是希望道德能够在全社会成员中普及和推广开来,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L2Bacd9frMAB9Bz8OePjZL4WwcSNWqahiAbKmmkdtJnlzoa5DPMpNuzm+RuuM+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