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德治、人治的治世主张

提起儒家,不少人最先想到的是一个“德”字。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并非全部来源于儒家,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家伦理道德在其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内容。儒家之德博大精深,小到君子为人之德,大到国家为政之德,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去掉“德”的话,儒家思想体系就只剩下一张皮了。

为政以德是儒家的一大基本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培养彬彬有礼的温润君子,淳朴善良的农工商民,勤勉忠信的士大夫官吏,以及如圣王尧舜一般德行高尚的一国之君。全国上下各阶层都谨遵儒家道德规范,按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分工和睦相处,从朝廷到乡野都弥漫着脉脉温情。这就是儒家眼中的太平盛世。其最经典的描述,莫过于《礼记》中的“大同社会”。直到近现代,儒家的大同理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儒家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天道与天命所主宰,但也相信上天永远垂青于有德之人。只要君子能严格修身,终能通过上天考验,成就一番功德;只要君主能以身作则,躬行德政,就可以得到上天嘉奖,成为新的天命所归之人。反之,滥用权力的恶政则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被世世代代传承的天命所抛弃。儒家的这种天命观对古代中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几乎每次改朝换代,各方都会围绕天命与德政大打舆论战。 eKnXqx29trX0cwoVEltPk3RcMRk/FK5NYsIxNSoJGG7NPxgbcvynMzwd+UObEN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