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暇满难得

丙一(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本性闲暇;二、思维特法圆满;三、思维难得之喻;四、思维数目差别。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

总的来说,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就叫做闲暇。所谓的无暇是指八无暇处,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

一、地狱:如果转生在地狱中,那么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感受寒热的剧苦,根本没有修法的机会。

二、饿鬼:如果投生为饿鬼,那么终日感受饥渴的厄难,也不会有机会修法。

三、旁生:如果转为旁生,那么遭受被人役使及相互残害的痛苦,也没有修法时机。

四、长寿天:如若转生到长寿天,那么一直处在无想的状态中虚度光阴,也同样不具备修法的时机。

五、边地:假设转生在边鄙地方,那里无有佛法,因而也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六、持邪见者:如果投生为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的持邪见者,就会因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

七、佛不出世:如果出生在暗劫,那么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晓善恶,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八、喑哑:如果投生为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

八无暇处当中的三恶趣众生,由于往昔各自积累的恶业所感,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饱尝着寒热饥渴等苦果,而绝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所谓的边地:据说有罗卡查族等共三十二种边地。边陲异教 的教徒们声称损害为正法,视杀生为善业。所有这些边鄙地的野蛮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是人相,但内心顽固不化,根本不能转向正法方面。又有随行娶母为妻等自己祖辈所传下的恶习陋规,与如法行为背道而驰,反而对于杀生、狩猎等不善业的伎俩却极为擅长,所作所为全部是在造恶业。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死后立即堕于恶趣。由此可见,边地纯属无暇之处。

所谓的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那里的众生认为没有任何善念恶念的禅定是解脱,进而修行者转生在无想天。此处的天人于禅定中安住数个大劫,一旦引业穷尽时,将以邪见之因而下堕恶趣,因此他们不具备修法的机会。

持邪见者:一般而言,所谓的持邪见者是指置身于佛法之外持有常断邪见的外道。这些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对真实正法不起信解,因此也无有机会修行正法。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藏地,因为昔日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曾经嘱咐护地母十二尊 守护西藏,致使真正的外道无机可乘。可是,作为与之雷同、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之类的人,也没有如理如实修持正法的时机。例如:善星比丘虽然承侍世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但是他对佛陀无有丝毫信心,唯生邪见,以致于最后在花园中堕为饿鬼。

佛不出世:也就是指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现身的空世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远离正法的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喑哑: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力所不及。所谓的喑哑,通常是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他们也身处无暇之处。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而无法领悟正法的含义,所以他们也属于无暇之处。

丁二(思维特法圆满)分二:一、五种自圆满;二、五种他圆满。

戊一(五种自圆满)分五:一、所依圆满;二、环境圆满;三、根德圆满;四、意乐圆满;五、信心圆满。

正如龙树菩萨所说:“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能值遇佛法,如今已经得到了暇满人身,故而所依圆满。如果生于无有正法的边鄙地方,也就不能逢遇正法,如今已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故而环境圆满。倘若诸根残缺不全,便会成为修法的障碍,如今无有此类过患,这就是根德圆满。如果业际颠倒,就会为非作歹、无恶不作而背离正法,而如今已对善法生起信解,因此意乐也圆满。如若于信心的对境—佛法不起诚信,内心也不能转向正法,而如今自心已能够转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这五种圆满是观待自己方面应该具足的,因此称为五种自圆满。

己一、所依圆满:

要想如理如实修行真实妙法,转生为人是必备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得到人身,那么三恶趣中最好的要算是旁生,可是现在居于人间的那些旁生,无论被认为形色美妙、价值昂贵等等有再多的优点,但你当下对它说“你现在只要念诵一遍‘嗡嘛呢巴美吽’便可成佛”。遗憾的是,它既听不懂心咒的词句,也全然不知意义,又不能说出一字一句,甚至现在马上就要被冻死,也只能低头忍受,坐以待毙,而不会想任何其他办法。如果是一个人,无论多么脆弱,最起码他也知道去岩洞或树下捡柴生火、烤火取暖。但是作为旁生却连这种能力也没有,更何况说修法的念头呢。

天人等虽然身体美妙绝伦,却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合格法器,所以他们的自相续不具备获得圆满佛法的机缘。

己二、环境圆满:

所谓的中土可分为地界中土与佛法中土。

地界中土:通常而言,南赡部洲中央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远离四大的损害,甚至空劫也不会毁坏,宛如空中悬桶一般存留,它的中央有菩提树严饰。以金刚座为主(印度)圣地的所有城市,被称为地界中土。

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教正法所在地。无有佛法的地方称为边地。自昔日佛陀出世以来,直到佛法住世期间,印度既是地界中土也是佛法中土。但是,据说当今印度金刚座已被外道所占,佛教似乎也销声匿迹,几乎变成了边地。(作者在世期间,确实被回教所占,如今又恢复成为佛法中土。)

藏地雪域这片领土,在往昔佛陀出世时期,人类众生寥寥无几,并且佛教也未得以弘扬开来,被普遍称为边鄙藏地。后来人类众生逐渐繁衍,许多圣者化身的国王纷纷应世。

在拉托托日年赞时期,《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 从天而降,落到王宫上,这标志着正法的开端。根据当时的授记,经过五个朝代以后会有人对经中含义心领神会。

大悲圣尊观音菩萨化现为国王形象的法王松赞干布在世期间,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 前往印度学习声明、文字等,从而使西藏没有文字的历史就此告终,创立了前所未有的文字。当时的译师们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及玄秘神物 等翻译成藏语。

后来,依靠法王大显神变以及大臣嘎尔东赞随机应变的护国策略,而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作为王妃,与此同时将堪为我等本师代表的两尊释迦牟尼佛佛像等许多三宝所依迎请到西藏,而且修建了以拉萨大昭寺、镇肢寺 和镇节寺 为主的数量可观的寺庙,自此正式开创了正法的轨道。

到了第五朝代天子赤松德赞时期,国王派人迎请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士等一百零八位班智达入藏,建造了桑耶不变自成大殿等身所依的寺庙;又教授大译师贝若扎那等一百零八位译师翻译风格,这些大译师翻译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续论典为主的语所依;让预试七人 等出家而始建意所依的僧团……自此佛教宛若太阳升起般繁荣昌盛。迄今为止,尽管期间几经沉浮,但实际上如来的教法与证法可以说经久未衰,方兴未艾。所以,藏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佛法中土。

己三、根德圆满:

五根中任何一根不具足,也不能成为出家持戒的法器,并且因为无有亲见恭敬对境所依如来的身像等或者阅读、听闻、思维经典如意宝的缘分而不能胜任真正的法器。

己四、意乐圆满:

所谓的业际颠倒,主要是指生于猎人、妓女等种姓中从小就步入业际颠倒之道。但事实上,凡是三门违背正法的所作所为,都属于业际颠倒。虽说我们起初没有生在此类种姓当中,但将来也很容易变为业际颠倒之人,因此必须尽心尽力使自相续不违背正法。

己五、信心圆满:

如果对本该诚信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那么无论对其他世间大力天龙等或外道教派是何等的虔诚信奉,他们也不能救度你脱离轮回和恶趣的痛苦。只有通过体会到如来教法和证法有理有据的特征而获得解信 之人,才是真正无谬的法器。所以说,信心是五种自圆满的根本。

戊二(五种他圆满)分五:一、如来出世;二、佛已说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圣教;五、师已摄受。

如云:“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如果未曾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么连正法的名称也全然无有,而今值遇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如果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受益,而如今佛陀已经循序渐进转了三次法轮,因此佛教正法圆满;虽然佛已讲经说法,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也对众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圆满,所以时间圆满;虽然佛法住世,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因而自之缘分圆满;即便已经进入佛门,可是如果没有被顺缘的善知识所摄受,那么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如今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这五种圆满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因此称为五种他圆满。

己一、如来出世:

世间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便出现了。

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结果得知在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他们不禁感叹说:“如今的此劫可谓是贤妙之劫。”于是便将此劫取名为贤劫。

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直到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来到位于此娑婆世界南赡部洲中央的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随即转妙法轮,所以此劫是光明劫。这一劫过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暗劫和明劫就这样轮番交替出现。如果遇到了暗劫,就连三宝的名号也不复存在。

尤其是密咒金刚乘的佛法,只是偶尔出现于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也有密法出现,再经过千万劫以后,到了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只有这三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而如今在此贤劫中人寿百岁之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现今正逢光明劫。

己二、佛已说法:

虽然佛陀已出世,但如果恰巧赶上佛没有说法示道而安住在入定境界中,尽管佛陀在世,也不会有佛教正法的光明,如此与佛未出世几乎无有差别。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亲口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 ”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讲法,后来梵天、帝释天祈求世尊转妙法轮。

不仅仅是佛陀,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以直接利益众生。举个例子来说:印度的美德嘉那尊者为了救度转生到孤独地狱的母亲而千里迢迢前往西藏。途中,因为译师不幸去世,使得尊者孤身一人漂泊在康区。又由于语言不通,他只好以牧羊为生,以至于未能以正法广利有情,便已示现圆寂。后来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听到此事后,不禁感慨万分道:“呜呼!你们西藏人的福报实在太浅薄了!在我们印度东西两方的班智达中,无有一人能胜过美德嘉那大师。”说到这里,尊者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流泪满面。

如今释迦牟尼佛依次三转法轮,应机示现不可思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所化众生。

己三、佛法住世:

虽然佛出世说法,但假设圣教住世期已圆满、正法已湮没,那么就与暗劫没有两样了。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到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之间,称为圣教空世。在此期间,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讲闻修行。就拿当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说,普贤密意的圣教期或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百年,唯持形象期为五百年,总共有五千年。现在已经到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尽管眼下正值时世、众生、寿命、见解及烦恼五浊炽盛的时候,但教法与证法还没有真正隐没,依然存在于世,这说明圣教正法圆满也已具足。

己四、自入圣教:

尽管圣教存住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步入佛门,那么自相续依然不能得受教法和证法,就像太阳虽已高挂空中但对盲人来说无利无害,或者到了海边自己不饮水则无法解渴一样。如果进入佛门是为了今生的消灾祛病等,或者是因为害怕来世的恶趣痛苦,那么虽然已经皈依佛门,但法也只能称为救怖之法,人也不可能真正趋入正道。再者,如果单单为了今生的丰衣足食等或者仅仅追求来世的人天乐果,那么即便已经皈入佛门,法也只能称为善愿之法(,人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为求解脱而趣入佛门,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入道者或者说佛教徒。

己五、师已摄受:

虽然已经皈依了佛门,但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我们,也得不到什么收益。如《般若摄颂》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因为佛经浩瀚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依靠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以修行。

从前,阿底峡尊者来西藏时,库鄂仲三人 曾经向尊者请教道:“一个修行人要获得解脱或遍知果位,经论教典与上师的窍诀二者哪一个重要呢?”

尊者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上师的窍诀重要。”

三人又问:“这是为什么呢?”

尊者答道:“即使对读诵传讲三藏无所不知,对诸法的法相无所不晓,但如果实地修行时不具备上师指点的实修口诀,就会造成正法和行人互相脱离的结局。”

三同门继续请教道:“如果完整地归纳上师口诀的修法,能否概括为净持三种律仪与三门勤奋行善呢?”

尊者回答说:“这样概括还不足够。”

三同门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尊者答言:“即便三戒守护得清清净净,但如果对三界轮回没有心生厌离,仍然是轮回之因。即使是三门日日夜夜勤勤恳恳地奉行善法,但如果不懂得将善根回向圆满菩提,那么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念一扫而光。纵然具备智慧超群、戒律清净、讲经说法、观修境界等一系列功德,但如果没有舍弃世间八法,一切所为也只能成为现世的生计,而不可能获得来世之道。”

所以说,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要认认真真观察自相续,如果八闲暇十圆满这十八种暇满已完整无缺地具足,那么自己的这个身体就称为具备十八暇满的人身。

此外,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 )在《如意宝藏论》中还讲述了暂生缘八无暇及断缘心八无暇,不被这些逆缘所转也同样至关重要。《如意宝藏论》云:“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又云:“紧缚现行极下劣,不厌轮回无少信,行持恶业心离法,失坏律仪三昧耶,断缘心之八无暇。”

暂生缘八无暇:

一、五毒粗重:对怨敌恨之入骨、对亲友爱恋贪执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的人们,虽然偶尔会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自相续中力量强大的五毒烦恼所控制而不能修成正法。

二、愚昧无知:毫无慧光、极其愚痴的人们虽然已经步入佛门,但对正法的句义一点一滴也不能领悟,根本没有闻思修行的缘分。

三、被魔所持:如果被宣扬颠倒见行的魔知识所摄受,那么自心将转入邪道而违背正法。

四、懈怠懒惰:尽管自己渴望学修正法,但是丝毫也不精进,这样懒惰的人一味懈怠、一拖再拖而绝不可能实现修法的心愿。

五、恶业涌现:罪障深重之人恶业的大海波涛汹涌澎湃,即使兢兢业业地修法,可是自相续却生不起功德,他本人不知这是自己所造恶业的果报,反而对正法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六、为他所转:身不由己被他人奴役的人们,虽然有修法的愿望,但由于受到他人控制而得不到修法的机会。

七、求乐救怖:为了今生的温饱或者因为害怕其他灾难临头而步入佛门的人,由于对正法没有深信不移的定解,一旦旧习复苏、故态复萌,又会重操旧业,行持非法。

八、伪装修法: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等道貌岸然的那些行人,虽然在他人面前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修行人的模样,可是自己心里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今生今世的利益,而距解脱正道却有千里之遥。

上述八种人也无有修持正法的机会。

断缘心八无暇:

一、为今束缚:被今世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等紧紧束缚,只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辛勤劳作而散乱度日,荒废光阴,而没有时间去修法。

二、人格恶劣:性情恶劣之人,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所作所为始终无有长进。正如古大德的教典中所说:“弟子学识诚可改,秉性下劣实难移。”这种人即便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也很难转向正道。

三、无出离心:对于所讲述的恶趣等轮回过患,或者今生的何等痛苦,如果内心生不起一丝一毫的畏惧感,那么根本不会生起作为趋入佛法之因的出离心。

四、无有正信:如果对真实正法与上师连一丝一毫的信心也没有,那显然已经封闭了佛法的入门,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踏上解脱正道。

五、喜爱恶行:喜好不善恶行之人三门桀骜不驯,远离殊胜功德,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六、心离正法:对于不具备善法功德与正法光明的人来说,就像在狗面前放青草一样对正法毫无兴趣,结果自相续也就不会生起功德。

七、毁坏律仪:如果进入了共同乘后退失发心、失毁律仪,那么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脱离不了无暇之处。

八、失毁誓言:如果进入密乘后以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而破三昧耶戒,那么不仅自食恶果而且也殃及他众,当然也就断绝了成就的缘分。

上述八种无暇远离妙法,称为解脱灯灭。

如果没有善加观察这十六种无暇,那么在当今乌烟瘴气的浊世,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暇满无不齐全,也持有修行人的外相,然而,包括高高座上的大法王、精美伞下的大上师、久居深山的苦行者、云游四海的舍事者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在内,如果已经落入了这些无暇 之因的控制中,那么尽管矫揉造作地修法,但终究不能迈入正道。

因此,我们绝不能匆匆忙忙、草草率率提前进入形象上的修法,而首先必须要仔仔细细观察自相续,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这三十四种(藏文原文中为二十四种,请作观察)暇满的自性。如果的的确确已经具足,那实在是值得高兴的事,并且诚心诚意反反复复地想:如今我已获得如此难得的暇满人身,一定不能白白空耗,而必须要尽心尽力修持正法。假设这些暇满还没有完全具备,就应该想方设法全力以赴使自己具备。随时随地都务必集中精力来观察自相续是否具足此等暇满的功德。如果没有经过这样一番详细观察,那么就算是这些暇满功德中只有一种不齐全,也不具备真正修行妙法的缘分。

甚至成办俗世中眼前的一件平常小事也需要许许多多因缘、缘起聚合,而作为长远目标的修行正法,又怎么会不需要众多因缘、缘起聚合呢?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在途中烧茶,也需要具备烧茶的茶器、水、火等许多因缘。其中单单生火也是一样,必须具足火燧、火石、火绒等许多因缘,如果其中仅仅火绒不具备,就算是其余用品样样俱全也无济于事,只好从根本上放弃烧茶。同样的道理,假如这些暇满的功德中仅有一种不具足,也根本不具备真正修法的机缘。

所以说,如果详详细细地观察自相续,那么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必定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获得了闲暇,但是十圆满完整无缺具足的人恐怕还是寥寥无几。尽管已经得到了人身,并且诸根完好无损,也有幸生在了中土,但是如果入于业际颠倒的邪道,不信仰佛教,那就只具备三圆满。如果后两者其中之一不具足,就只具足四圆满。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如果三门造恶业,一切所作就是为了今生的目标,虽然被人们共称为贤者或智者,但实际上也是属于业际颠倒之人。

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并传讲妙法,佛法也住留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进入佛门,那就只具足三种圆满。尽管皈入了佛门,但只是表面上求点法或得点法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

作为真正趋入解脱道者,必须要了知轮回一切的一切无有任何实义而生起无伪的出离心。而身为步入大乘道的行者,还必须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至少也要对三宝有“纵遇命难也不退转”这样坚定不移的诚信,如果没有这种决心,那么仅仅是装腔作势地诵读经文、身上穿着僧衣等等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如理如实正确无误地了知、观察暇满之自性至关重要。

丁三、思维难得之喻:

佛在经中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颈相遇极为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意思是说,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在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木轭,在它的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在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上升到海面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而盲龟也不具备能看得见木轭的眼睛。当然,如果木轭静止在一处,它们也有可能相遇,可是它却一刹那也不停留。同样,假设盲龟经常游在海面,它们也有相遇的可能性,可是它每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所以这两者相遇相当困难。但是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轭的孔隙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依据经中所说的意义,怙主龙树对乐行王教诫道:“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寂天菩萨也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此外,《涅槃经》等佛经中也以“光壁撒豆,颗粒难留”以及“针尖堆豆颗粒不存”等比喻加以说明。由此,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身实在是得之不易。

丁四、思维数目差别:

如果稍加审视众生的数量及次第,就会发现获得人身的众生实在是微乎其微。如经中说:“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饿鬼则如白昼之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旁生则如白昼之星;旁生众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众生则如白昼之星。”此外又说:“地狱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大雪,而人及天人仅仅如指甲微尘。”总之,善趣的身份少之又少。

当下我们可以进行观察,比如,在夏季里,仅仅一方草地上存在的含生或一个蚁穴中的蚂蚁数量,也超过了南赡部洲的人数。人类与旁生的比例多少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也是一样,如果观察无有佛法光明之边地的人数,就会认识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极为罕见。尤其是具足暇满的人身更是绝无仅有……对此深思一番之后,想到自己如今已获得了真实暇满,应当感到无比欣慰、喜悦。如果暇满的所有功德十全十美,那么从今天起就已实现了所谓的珍宝人身。假设还有缺憾不足,那么即便世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但也不能称得上是珍宝人身,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空耗,或者已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归一样。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厌离人,岂不见空耗?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诸无恭敬者,岂不视等伴?求发心律仪,得官位难比,诸无悲心者,岂不见抛石?得续部灌顶,轮王位难比,诸无誓言者,岂不付东流?见心性本面,见诸佛难比,诸无精进者,岂不见迷乱?”

这样的暇满人身也并非是偶然或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二种资粮 的果报。大智者称幢 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

虽然得到了人身,但对于无有正法光明而无恶不作的人来说,甚至比恶趣众生还下劣。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本来佛说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因此说,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坠石的了。

如今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由往昔积累的福德力,如今获得了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如果没有求得殊胜妙法精华,而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枉然耗尽,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追悔莫及,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入行论》中说道:“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可见,今生就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一步。我们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也很难再度获得这样的闲暇人身;一旦转生到恶趣之中,那么根本没有正法的光明,而且对取舍之处懵然不懂,后果只能是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在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

经过这般实地修行,在自相续中对暇满难得生起定解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

应当像金厄瓦格西 一样。见到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善知识仲敦巴不禁关切地说:“弟子呀,身体的疲劳还是要消除,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的。”金厄瓦格西回答说:“身体恢复固然应该,但我一想到此暇满难得时,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金厄瓦格西总共念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终生从未睡眠过。在相续中没有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我们务必要精进修持。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

暇满难得之引导终 TmP27E3RWwJ4g+jGgA2VFnG9e6nxMn4DK/l9ngUheMNekx5IKxp3JUKK3LdwFw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