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尧典

秦朝焚书,《诗》、《书》因为博士所掌,仍能传习,未遭完全灭绝。《尚书》由博士伏生(伏胜)传下,到汉代,分为欧阳和大、小夏侯氏三家,都立为学官,称为《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此《尧典》即为其中第一篇。其间,又发现《太誓》一篇,号为二十九篇。先秦另有《舜典》一篇,散佚未能传下。西汉中期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任汉武帝的博士,应诏献上家传用先秦古籀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发现多出“逸《书》”十余篇,西汉刘歆崇信其学,东汉马融、贾逵、郑玄等也传古文之学。至东晋出现了伪《古文尚书》,将《尧典》的后半部分从“慎徽五典”句以下割裂出来,又增加二十八字作为篇首来冒充《舜典》。唐代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尚书》即用伪古文本,流传至今。今仍从古说将其恢复,归到《尧典》一篇。

先秦《左传》、《国语》、《孟子》、《荀子》等文献称引《尧典》文句达十余次,可见其古老。从内容上看,可以感觉《尧典》的作者接触了大量原始的神话传说和科学资料,经加工后作了理性的叙述,仍然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其中对观象授时等天文活动的记述,为后世中外天文学家所广泛讨论。另一方面,某些生吞活剥的记载也造成了一些理解上的矛盾。先秦旧籍一般都经过了汉人的传习和整理,《尚书》也是如此,《尧典》一篇也有秦汉人的事实掺杂其中,一般认为其主体成于春秋孔子的时代,是没有问题的。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尚书》中文句间亦流露出儒家的精神思想也是值得注意的。

曰若稽古帝尧 1 ,曰放勋 2 ,钦、明、文、思、安安 3 。允恭克让 4 。光被四表 5 ,格于上下 6 。克明俊德 7 ,以亲九族 8 ;九族既睦 9 ,平章百姓 10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11 ;黎民于变时雍 12

【注释】

1 〕曰若稽古:史臣追记古事的开头用语。曰若,句首发语词,无意义。经传、金文或作“粤若”、“越若”、“雩若”,皆同音假借。稽,察考。尧:相传为原始社会后期的一个部落首领,在后代儒家文献中逐渐被神话为德业最高的圣王。

2 〕放(fǎnɡ)勋:尧的名号。

3 〕钦、明、文、思、安安:对尧各种美德、风度的赞美。蔡沈《书集传》云:“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著见而思深远也。”安安,今文作“晏晏”,宽容、温和的样子。

4 〕允恭克让:确实恭谨,善能推让。孔《疏》云:“持身能恭,与人能让,自己及物,故先恭后让。”

5 〕光被( p ī)四表:指尧的名声充塞、覆盖于四方之外极远之处。光,今文作“横”、“广”,充满。被,覆盖。

6 〕格于上下:充溢天地。格,至。

7 〕克明俊德:指尧能发扬昭明其大德。俊,许慎《说文》云“才千人也”,此处引申为大。

8 〕九族:许多氏族。九,虚数,约举其多。

9 〕既:已。

10 〕平章百姓:辨别、彰明各个氏族的首领。平,今文作“便”,经传通借作“辨”、“辩”,音义皆同。章,显示,表明。百姓,这里指百官。

11 〕协和万邦:团结联络好各个部落。

12 〕黎民:犹言“苍生”,庶民、老百姓之谓。这里指当时的氏族成员。于:助词,无义。变:通“弁”,喜悦快乐。时雍:是以风俗大和。时,通“是”,金文“时”皆作“是”。

【译文】

查得古时候有个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庄严,通明事理,而且风度文雅,思虑深远,给人以宽厚博大的感觉。律己严谨、勤于工作,又能举贤让能、重用人才。他的道德名望充溢于四海之外,以至于天地上下。尧发扬着他的大德,以身作则,使各个氏族和睦相处;各族和睦了,又辨明彰显朝中百官,协调处理他们的职守;百官和谐了,进而团结联络其他各个部落;天下老百姓都和乐亲善,风俗因此也很淳美。

乃命羲和 1 ,钦若昊天历象 2 ——日月星辰 3 ,敬授民时 4

【注释】

1 〕命:任命。羲和:原是神话中太阳女神的名字。这里指主管天文历象的官员羲氏、和氏。

2 〕钦若昊( h à o )天历象:恭敬地按照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运转现象去认识它。钦,敬。若,顺。昊天,广大的天空。历象,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转的现象。

3 〕辰:这里指据以分辨季节的标准星相,即下文的四中星。

4 〕敬授民时:把观测日月星辰所总结出的天象节令知识告诉老百姓,以利于农耕。

【译文】

于是任命羲氏、和氏恭敬地按照日月星辰的运转来认识天象,把观测、总结出的节令告诉人民,以安排农时,方便耕作。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1 ,寅宾出日 2 ,平秩东作 3 。日中、星鸟 4 ,以殷仲春 5 。厥民析,鸟兽孳尾 6

【注释】

〔1〕嵎(yú)夷:古有“九夷”,地在渤海东岸。这里指东方极远之地。旸(yánɡ)谷:神话中日出之处。

2 〕寅:敬。宾出日:殷商有“宾日”祭礼,见于甲骨文,“出日”、“入日”也有专门之祭。此处可理解为“迎接”。

3 〕平秩:使有程序。东作:春天的农事活动。本篇以东、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见下文。

4 〕日中:白昼长度适中,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这里指春分时节。星:中星,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的星。这里所举鸟、火、虚、昴四星分别是古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标准星。鸟:古代对一恒星的命名,现代天文学家定为长蛇座α。

5 〕殷仲春:定春分节令。殷,端正,使……正。仲春,春分所在之月,指二月。按,以孟、仲、季称春夏秋冬四季的三个月,分别对应正月、二月、三月。

6 〕厥民析,鸟兽孳( z ī)尾:此处文义难解,学者推断,《尧典》作者误解、改造古代四方神名、风名原始神话资料,造为此文,以致意义荒诞。甲骨文有“东方曰析”、“凤曰劦”之辞,“析”为东方之神名,“凤”即“风”,而《尧典》作者无法理解,遂曲折改字,以下三处亦然。详参胡厚宣《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证》及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尧典》,此不赘述。但沿误已久,姑就原文释之,下同。厥,其。析,分散。孳尾,泛指鸟兽繁殖。孳,指哺乳动物的生殖。尾,指虫鸟之类的生殖。

【译文】

分别任命羲仲在遥远的东方日出之处叫旸谷的地方,主持对日出的宾礼祭祀,并引导春天的农作活动按程序进行。白昼和黑夜一样长的日子,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看到鸟星,可凭以确定是春分节令了。这时气候温和,人们分散在田野里劳作,鸟兽也在繁殖。

申命羲叔宅南交 1 ,平秩南为 2 ,敬致 3 。日永、星火 4 ,以正仲夏。厥民因 5 ,鸟兽希革 6

【注释】

1 〕申:又,再。南交:指南方极远之地。此下至“平秩南为”间文例与上文异,当有脱文。下冬季亦然。

2 〕南为:亦指农事活动。甲骨文、今文的“为”字是以手牵象使供劳作之形,乃其本义。

3 〕敬致:二字似为脱落之残文,当在上“平秩南为”之前,指对日的祭祀、崇敬。下译文即如此序,以顺文例。

4 〕日永:白昼最长的日子,指夏至。永,长也。火:古代对一恒星的命名,与“鸟”多见于卜辞。古籍称“大火”、“心宿二”,现代天文学家定为天蝎座α。

5 〕因:老弱因丁壮在田而纷纷出门相助。

6 〕希革:毛羽稀少。

【译文】

又任命羲叔在遥远的南方南交之地,主持对日的敬致之礼,然后引导夏天农作活动按程序进行。白昼最长的日子,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看到大火星,可凭以确定是夏至节令了。这时气候炎热,农事繁忙,人们无论老幼都出来帮丁壮干活,鸟兽毛羽渐稀,以避炎热。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1 ,寅饯纳日 2 ,平秩西成 3 。宵中、星虚 4 ,以殷仲秋。厥民夷 5 ,鸟兽毛毨 6

【注释】

1 〕西:本篇所说东、南、北三方“宅”下都是两字,此处独一“西”字,显有脱漏。《史记》补作“西土”,亦以意为之。可理解为西方极远之地。昧谷:神话中日落之处。伪孔《传》云:“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2 〕饯纳日:商代有“入日”祭礼,今文“纳”即作“入”。饯,送。

3 〕西成:农事活动,因秋天庄稼丰收,故用“成”。

4 〕宵中:夜间的长度适中,即夜晚和白天一样长。这里指秋分。虚:恒星名。居二十八宿“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中间。现代天文学家定为宝瓶宫β。

5 〕夷:平静。

6 〕毛毨( xi ǎ n ):毛羽重生,齐整美丽的样子。

【译文】

又分别任命和仲在遥远的西方日落之处叫昧谷的地方,主持对落日的礼祭,然后引导秋收活动按程序进行。黑夜和白昼一样长的日子,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看到虚星,可凭以确定是秋分节令了。这时气候转凉,农作告成,人们渐渐平静下来,鸟兽开始长出齐整的羽毛。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1 ,平在朔易 2 。日短、星昴 3 ,以正仲冬。厥民隩 4 ,鸟兽 5

【注释】

1 〕朔方:指北方最远之地。幽都:即下文之“幽洲”,神话传说中北方山名。这里指极北之地。

2 〕在:似当作“秩”,才和上面文例一致,盖音近而讹。朔易:即北易,与上文“东作”等一样,皆指农事活动。

3 〕日短:白昼最短的时候,指冬至。昴( m ǎ o ):一簇恒星的名称,也称髦头(旄头)。昴居二十八宿“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的中间。现代天文学家称为昴星团。

4 〕隩:当作“奥”,室内。此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之说,可从。

5 (rǒnɡ)毛:生出细密的毛。

【译文】

又任命和叔居极远的北方幽都,引导冬天的农作活动按程序进行。白昼最短的日子,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看到昴星团,可凭以确定是冬至节令了。这时气候寒冷,人们都回到屋里,鸟兽也生出细软密集的毛给自己保温了。

帝曰:“咨汝羲暨和 1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2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3 。”

【注释】

1 〕咨:告,命令。本书“咨某某”之“咨”多作“告”解。暨:与。

2 〕期( j ī)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年三百六十六日。这是古代较早知道的一年的日数,是根据太阳的回归年这一运动来认识的,是一种阳历年。

3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由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不一样,阴历十二个月要比阳历一年少十一天多,必须过几年设一闰月才能使二者相合。天文学家称为“置闰”。这是一种阴阳历并用的历法。刘起釪认为此阴阳历与上面“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纯阳历日数相矛盾,是《尧典》作者将不同时代的材料杂凑所导致的。

【译文】

帝尧说:“告诉你们,羲氏与和氏,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你们用设置闰月的方法调整好四季以制定每个年岁吧。”

允厘百工 1 ,庶绩咸熙 2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3 ?”放齐曰 4 :“胤子朱启明 5 。”帝曰:“吁 6 !嚚讼可乎 7 ?”帝曰:“畴咨若予采 8 ?”驩兜曰 9 :“都 10 !共工方鸠僝功 11 。”帝曰:“吁!静言庸违 12 ,象恭滔天 13 。”

【注释】

1 〕允厘百工:切实地整顿百官。允,信,确实。厘,治,整饬。百工,百官。

2 〕庶绩咸熙:政事都办理得很好。庶,众。绩,功,指政事。咸,都。熙,兴盛。

3 〕畴咨若时登庸:谁能做到像“庶绩咸熙”这样的就提拔任用他。畴,谁。咨,可,能。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以“咨”字当在“畴”上,作“咨!畴。”则“咨”为无意义的助词。可备一说。下“畴咨若予采”同。若时,犹云“如是”、“如此”。登,升,进。庸,用。

4 〕放(fǎnɡ)齐:人名。尧的大臣。

5 〕胤子:嗣子。朱:原是神话人物。这里作为尧的儿子,名丹朱。清人邹汉勋《读书偶记》谓“驩兜”、“丹朱”等皆古字通用,是也。但在《尧典》中,很多神话人名都被作者改造加工过,并赋予了不同身份,所以只能照篇中所指一一释之。启明:开通,明达。

6 〕吁( x ū):叹辞。表否决。

7 〕嚚( y í n )讼:愚顽丧德并且心地凶狠。讼,通“凶”,此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之说。

8 〕畴咨若予采:谁能如我职事的要求,即谁能胜任我的官位。若,如。予,我的。采,事。这里指官职。

9 〕驩( hu ā n )兜:原是神话中人物。这里作为尧的一个臣子的名字。

10 〕都( d ū):叹美之辞。

11 〕共工:原是神话传说的人物。这里作为尧的臣名。方鸠僝( zhu à n )功:广聚众力展现事功。方,通“旁”,大,广。鸠,聚集。僝,显现。

12 〕静言庸违:善为巧言而行事邪僻。静,今文作“靖”,小人巧言。庸,用。违,今文作“回”,邪僻。

13 〕象恭滔天:表面上恭敬却不信天命。象,似。滔,孙诒让《尚书骈枝》说通“謟”、“慆”,慢,引申为不敬,可从。

【译文】

帝尧切实地整饬百官,政事也都处理得很好。他说:“谁能做到这样政事兴盛的,就提拔任用他。”大臣放齐说:“您的嗣子丹朱开通明达,可以任用。”帝尧说:“唉!他缺乏德行,又心地凶狠,怎么能行!”帝尧又问:“谁可以担任我的职位呢?”大臣驩兜说:“噢!共工吧,他能聚集众力成就事功。”帝尧说:“唉!他就会讲好话,行为却很怪诞,表面上恭恭敬敬的,其实很轻慢,根本就不信天命。”

帝曰:“咨 1 !四岳 2 。汤汤洪水方割 3 ,荡荡怀山襄陵 4 ,浩浩滔天 5 ,下民其咨 6 ,有能俾乂 7 ?”佥曰 8 :“於 9 !鲧哉 10 。”帝曰:“吁!咈哉 11 ,方命圮族 12 。”岳曰:“异哉 13 !试可乃已 14 。”帝曰:“往,钦哉 15 !”九载,绩用弗成 16

【注释】

1 〕咨:叹词。

2 〕四岳:原是古代的一座丛山。这里作为官名或者臣名。

3 〕汤汤(shānɡ):波涛汹涌的样子。洪水:大水。方割:大的灾害。方,通“旁”,大。割,通“害”,祸害。

4 〕荡荡:犹云“浩浩”,形容水奔突动荡的样子。怀:包围。襄陵:淹没了丘陵。襄,凌驾。这里指淹没。

5 〕浩浩滔天:大得好像要漫过天。

6 〕咨:忧愁。

7 〕有能俾乂( b ǐ y ì):谁能治理。俾,使。乂,治理。

8 〕佥( qi ā n ):皆,都。

9 〕於( w ū):叹词。

10 〕鲧(ɡǔn):神话人物。这里作为尧大臣的名字。

11 〕咈( f ú):违逆,乖戾。

12 〕方:违背,违逆。圮( p ǐ):毁。

13 〕异:吴汝伦《尚书故》云:“通‘已’,叹词。”可从。

14 〕已:俞樾《群经平议》云:“‘已’、‘以’通用。‘以’,用也。”可从。

15 〕钦:敬。

16 〕绩:功。

【译文】

帝尧说:“唉!四岳啊,汹涌的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浩浩荡荡地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简直都要漫过天了,下面的百姓忧困不堪,谁能使洪水得到治理?”四岳与群臣都说:“啊!鲧呀。”帝尧说:“唉!这个人脾气忿戾,常逆天行事,伤害自己的同族。”四岳说:“唉!先试试看吧,行的话就让他干。”帝尧说:“那就去吧!让他谨于职守!”可是鲧治了九年,也没收到成效。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 1 ,汝能庸命巽朕位 2 。”岳曰:“否德 3 ,忝帝位 4 。”曰:“明明扬侧陋 5 。”师锡帝曰 6 :“有鳏在下 7 ,曰虞舜 8 。”帝曰:“俞 9 !予闻 10 ,如何?”岳曰:“瞽子 11 ,父顽母嚚 12 ,象傲 13 ;克谐以孝 14 ,烝烝乂 15 ,不格奸 16 。”帝曰:“我其试哉 17 !”

【注释】

1 〕朕:古人自称,我。

2 〕庸命:即“用命”,遵用、贯彻命令。巽( x ù n ):履行,登陟。

3 〕否( p ǐ):小,陋。

4 〕忝:辱。

5 〕明明:尊扬、彰显贤明之人。前一“明”字是动词,后者用作名词。扬:举。侧陋:埋没民间、没有名气的贤人。

6 〕师锡帝曰:众人都对尧说。师,众。锡,甲骨文、金文作“易”,同“赐”,古代上对下、下对上都可称“赐”。

7 〕鳏(ɡuān):老而无妻。

8 〕虞舜:舜最初是以殷商族远祖的身份出现在传说和文献中,后来又作为黄河下游东夷部落首领的名称。孔颖达《尚书正义》说:“舜居虞地,以虞为氏。”今河南东部有虞城。

9 〕俞:语气词,相当于“然”,噢,好吧。

10 〕予闻:我听说过。

11 〕瞽(ɡǔ)子:瞎子的儿子。

12 〕父顽母嚚( y í n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这里顽、嚚二字互文义通,即愚顽凶狠,不顾忠信、德义之谓。《史记》载“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知此“母”乃舜的继母。

13 〕象:舜的异母弟。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据文例以为“象”当作“弟”,可从。傲:傲慢。

14 〕克谐以孝:能以孝顺和谐家庭。

15 〕烝烝乂:治理得很好的样子。

16 〕格:至。

17 〕其:将。

【译文】

帝尧说:“唉!四岳,我在位七十年了,只有你们能完成我交付的使命,你们来接替帝位吧。”四岳说:“我们的德性太浅薄了,不能玷辱这个位置。”帝尧说:“那你们推荐朝中有没有其他贤明之臣,或者推举处在民间底层没有名气的人才。”大家都对帝尧说:“有一个叫虞舜的单身汉处在民间下层,是一个人才。”帝尧说:“噢,我也听说过,那他为人处事到底怎么样呢?”四岳说:“他是一个瞎老头的儿子,父亲和继母都愚顽凶狠,异母弟象对他傲慢逞强;但舜用自己的孝行感动了全家和谐相处,家庭事业搞得很是兴旺,家人们也远离了奸邪的行为。”帝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

女于时 1 ,观厥刑于二女 2 ,厘降二女于妫汭 3 ,嫔于虞 4

【注释】

1 〕女( n ǜ)于时:把女儿嫁给舜。时,通“是”,指示代词,指舜。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说“女于某”乃先秦古籍常见句法。

2 〕观厥刑于二女:观察舜对待二女的德行、法度。后儒解释其意说尧将使舜治国,而先使治家,可参。刑,同“型”。二女,传说中的娥皇、女英。

3 〕厘:整饬。降:下(嫁)。妫汭(ɡuīruì):妫水注入另一水的相交弯曲地带。妫,大概指河南东部虞城西南附近的一条水。汭,一条水注入另一条较大之水的相交弯曲之处。

4 〕嫔( p í n )于虞:到虞家做媳妇。嫔,妇人嫁人之称。

【译文】

尧就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锻炼观察他齐家治国的能力。二女下嫁到舜的家乡妫汭,做了虞家的好媳妇。

帝曰:“钦哉 1 !”慎徽五典 2 ,五典克从 3 。纳于百揆 4 ,百揆时叙 5 。宾于四门 6 ,四门穆穆 7 。纳于大麓 8 ,烈风雷雨弗迷。

【注释】

1 〕钦:敬。

2 〕慎:慎重。徽:和,治。五典:五种伦常礼教。《左传·文公十八年》有“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五教,即其义。

3 〕克:能。从:顺,妥。

4 〕纳:入。百揆:百官。

5 〕时:通“是”。叙:整齐,就序。

6 〕宾:通“傧”,以礼接待。四门: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名称,今不详所指。或附会为后世明堂建筑的四门,不可信。

7 〕穆穆:端庄恭敬的样子。

8 〕大麓:山麓。

【译文】

帝尧对舜说:“要敬于职守啊!”叫舜谨慎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五种伦常礼教,舜施行得很顺利。又纳舜于百官之上,舜处理各种政务井井有条。又叫舜开四方之门以接待各方诸侯来朝者,宾客肃然起敬。又叫舜入山林,行祭祀山川之事,风雨得以调顺。

帝曰:“格汝舜 1 ,询事考言 2 ,乃言厎可绩 3 ,三载。汝陟帝位 4 。”

【注释】

1 〕格:告。

2 〕询:谋议。考:考核。

3 〕乃:你的。厎( zh ǐ)可绩:为“可厎绩”的倒装,“厎绩”乃当时成语,即“致功”之谓。厎,致。

4 〕陟( zh ì):登。

【译文】

帝尧说:“舜,我和你说,三年来,我询问到你的政绩,考量了你所说的话,认为你可以取得功业。你登帝位吧。”

舜让于德弗嗣 1 。正月上日 2 ,受终于文祖 3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4 。肆类于上帝 5 ,禋于六宗 6 ,望于山川 7 ,遍于群神,辑五瑞 8 。既月乃日 9 ,觐四岳群牧 10 ,班瑞于群后 11

【注释】

1 〕舜让于德弗嗣:舜以德赞襄而不推辞。让,通“攘”,襄赞,襄助。弗嗣,犹云“不怡”、“无辞”、“不怿”、“无 ”,皆同声假借。于省吾《双剑誃尚书新证》执此说,可从。

2 〕正月上日:正月上旬的吉日。此王引之《经义述闻》之释,可从。

3 〕受终于文祖:意谓尧禅舜位而用礼于祖庙。受终,指尧完成帝位之事,由舜来承受。文祖,原指周文王,“文”是周人尊美先祖的词。这里可理解为祖庙。

4 〕在:察。璇玑玉衡:北斗七星。齐七政: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来认识四季不同星相和物候特征,来安排农事和行政等各项事务。《尚书大传》有“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七政,大体相符。

5 〕肆:遂。类:古代一种祭天之礼。上帝:此处指“类”礼所祭之天。

6 〕禋( y ī n ):古代一种精诚洁敬之祭礼。六宗:即甲骨文中的“六示”,指六代祖先的神祖。

7 〕望:祭祀山川之礼。

8 〕辑:集,合。五瑞:五种美好的玉器,名号不详。《周礼·春官·典瑞》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所执“桓圭、信圭、躬圭、穀璧、蒲璧”五玉,可备参考。

9 〕既月乃日: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释云:“言既择月,乃卜筮吉日也。”可从。

10 〕觐:见。牧:地方官员。

11 〕班瑞:颁发“五瑞”。后:王。指四方首领。

【译文】

舜欲以德赞襄尧的禅让,于是不再推辞。正月吉日,在祖庙中举行摄行天子之政的大典。然后观察北斗七星的星象,根据斗柄所指来认识、处理四季农事与民生要政。以类礼祭天,以精意洁敬的禋祀之礼祭六代祖先,以望礼祭名山大川,祀礼遍及众神,又收集整理好诸侯觐见所持的五种瑞玉。卜筮选择了吉月吉日,开始受四岳、诸侯、地方长官的觐见,又根据奖惩规定将瑞玉颁还给他们。

岁二月,东巡守 1 ,至于岱宗 2 ,柴 3 。望秩于山川 4 ,肆觐东后 5 。协时月、正日 6 ,同律、度、量、衡 7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8 ,如五器 9 。卒乃复 10

【注释】

1 〕巡守:即“巡狩”。

2 〕岱宗:东岳泰山。

3 〕柴:祭天之礼,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焚烧。

4 〕望秩:郑玄注云:“遍以尊卑次秩祭之。”谓以望祭之礼祭祀山川,比照公卿大夫或五等爵之制,各按其次进行。杨筠如《尚书覈诂》疑“秩”乃“祀”之假借,亦足备一说。

5 〕肆:遂。觐东后:接受东方诸侯的觐见。

6 〕协时月、正日:协和齐正四时节气、月之数(大小)、日之名(甲乙),使各地诸侯国相同。

7 〕同律:统一律制。古代截十二根不同长度的管子,作为确定乐音高低的标准音,称为十二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 xi ǎ n )、仲吕、蕤( ru 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 y ì)、应钟。其中,单数六种称六阳律,双数六种称六阴吕。单称“律”可包含十二律吕。度、量、衡: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源于音律,皆以黄钟数为基准,所以紧接着“律”。

8 〕五礼:泛指几种礼,也可能是承上“慎徽五典”之目,但绝非汉人所谓“吉凶军宾嘉”或“公侯伯子男”五礼。五玉:五种瑞玉。三帛:三种颜色不同的帛,或谓赤、玄、黄。二生:两种活物,或谓羔和鹅。一死贽( zh ì):贽是古代卑者见尊者所献的礼物,死贽或谓野鸡。

9 〕如:和,与。五器:未详,或即五礼所备之器。王引之《经义述闻》谓“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皆蒙“修”字为义,极是。

10 〕复:返回。

【译文】

这年二月,舜向东巡狩,到了泰山,用燔柴焚燎的祭礼祭天,以望祭之礼祭祀山川,接着受了东方诸侯们的觐见。将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晦朔,日之甲乙名称一一齐正,并确立了音律和度、量、衡的定制。舜还修治五种礼法,确定臣子觐见时所献礼物:五种瑞玉,三种彩帛,两种活物,一种死雉,以及相应的五礼之器。礼毕之后,就返回了。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 1 ,如岱礼 2

【注释】

1 〕南岳:先秦文献中四岳、五岳之山多是虚无缥缈之名,并非实际山名,很难在地理上坐实。今日习称的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都是汉代以后的说法。此处《尧典》作者亦未标山名,存而不论可也。下同。

2 〕如岱礼:和巡狩泰山之礼一样。

【译文】

五月,舜又向南巡狩,到了南岳,一如泰山巡狩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1

【注释】

1 〕如初:和最初巡狩泰山之礼一样。

【译文】

八月,向西巡狩,到了西岳,也如最初泰山巡狩之礼。

十有一月,朔巡守 1 ,至于北岳,如西礼 2

【注释】

1 〕朔:北。

2 〕如西礼:敦煌唐写本《经典释文》残卷作“如初”,此为后人窜改,但承误已久,今姑沿其旧。

【译文】

十一月,向北巡狩,到了北岳,一如西岳巡狩之礼。

归格于艺祖 1 ,用特 2

【注释】

1 〕格:告。艺祖:祖、祢(父)之庙。

2 〕用特:用一头公牛祭祀。

【译文】

返回后,告祭于祖祢之庙,用一头公牛祭祀祖先。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1 。敷奏以言 2 ,明试以功 3 ,车服以庸 4

【注释】

1 〕四朝:朝于四岳之下,或谓四年一朝京师。

2 〕敷奏:遍以政事奏告。

3 〕明试以功:明确考察其功绩。

4 〕车服以庸:根据功勋赏赐车马冠服。庸,功。

【译文】

舜规定五年巡狩一次,巡狩之年,诸侯按四方之位各朝于方岳之下。朝见时,诸侯须口头奏告政事,然后据其所言明确考察实绩,按功劳来赏赐车马冠服。

肇十有二州 1 ,封十有二山 2 ,浚川 3

【注释】

1 〕肇:通“垗( zh à o )”,划定边界。十有二州:十二之数乃泛称,无确指。下“十二有山”同。

2 〕封:即封禅。析言之,在大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称“封”,在大山旁小山上除地为墠( sh à n )以祭地称“禅”。

3 〕浚川:疏浚河道。陈梦家《尚书通论》称“浚”是“祭川”之名,亦可从。

【译文】

划定垗祀十二州野,封土以祀十二名山,疏浚河道以祀大川。

象以典刑 1 ,流宥五刑 2 ,鞭作官刑 3 ,扑作教刑 4 ,金作赎刑 5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6 。钦哉 7 !钦哉!惟刑之恤哉 8

【注释】

1 〕象:与下“流”对文,刑名。《皋陶谟》有“方施象刑”之语。典:常。

2 〕流:流放。宥:宽宥。五刑:下文《吕刑》篇有墨(刻面)、劓( y ì,割鼻)、剕( f è i ,断足)、宫(去生殖器)、大辟(死)五刑。

3 〕官:官事,公事。

4 〕扑:用槚( ji ǎ)木、荆条鞭挞。教:学校,道业。

5 〕金:金属货币。赎:赎罪。《吕刑》篇还记载了各刑出金赎罪的数额。

6 〕眚(shěnɡ)灾肆赦,怙(hù)终贼刑:顾颉刚《尚书研究讲义》认为“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二句乃锻炼、概括《康诰》篇文句而成。《康诰》云“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即此“怙终贼刑”;继云“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即此“眚灾肆赦”。极有见,详参下文《康诰》篇注译。今逐字注释如下。眚灾,一时糊涂犯罪。肆,故。怙终,犹今云“怙恶不悛”,作恶到底。怙,坚持,凭恃。

7 〕钦:敬。

8 〕恤:忧惧,谨慎。

【译文】

把在冠服上刻画五刑的象刑作为主要刑罚,用流放之法宽宥、替代五常刑,把鞭笞作为怠慢、贻误公事所用之刑,挞以槚木、荆条则作为不服从教育者的刑罚,可以用货币来赎刑。凡属过失犯罪,可以赦免,故意犯罪,且怙恶不悛,则必加刑罚。敬重啊!敬重啊!要谨慎于刑法啊!

流共工于幽洲 1 ,放驩兜于崇山 2 ,窜三苗于三危 3 ,殛鲧于羽山 4 ,四罪而天下咸服。

【注释】

1 〕共工:尧的大臣。见上文。幽洲:即上文的“幽都”。

2 〕崇山:泛指南方极边远之地的山区。

3 〕窜:逐。三苗:古代民族之名,与尧、舜都有过抗争。三危:原为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泛指西方极边远之地。

4 〕殛( j í):谴责,流贬。羽山:神话中鲧遭流放而死之处,今不详其地。

【译文】

于是流放共工到幽洲,流放驩兜到崇山,窜逐三苗到三危,流贬鲧到羽山一直到死,处罚了这四个罪人,全天下都心服了。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 1 ,百姓如丧考妣 2 。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3

【注释】

1 〕帝:指尧。殂( c ú)落:死。

2 〕考妣( b ǐ):父母。

3 〕遏:止。密:静。八音:金、石、丝、竹、匏( p á o )、土、革、木。这里泛指所有音乐。

【译文】

舜摄帝位二十八年后,帝尧逝世,老百姓们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三年之内,四海之民停止了一切音乐活动。

月正元日 1 ,舜格于文祖 2 ,询于四岳,辟四门 3 ,明四目、达四聪 4 。咨十有二牧曰 5 :“食哉惟时 6 ,柔远能迩 7 ,惇德允元 8 ,而难任人 9 ,蛮夷率服 10 。”

【注释】

1 〕月正元日:意近上文“正月上日”,指正月上旬的吉日。

2 〕格:祭告。

3 〕四门:可理解为四方之门。

4 〕明四目、达四聪:苏轼《东坡书传》云:“广视听于四方。”

5 〕咨:告。十有二牧:十二州之官员。

6 〕食哉惟时:“惟时食哉”之倒装,时,通“是”。食,通“饬”,谨敬。

7 〕柔远能迩:亦见于《顾命》、《文侯之命》。意谓能服外者须使内部亲善。柔,安,驯服。迩,近。

8 〕惇( d ū n )德允元:《东坡书传》云:“惇厚其德,信用善人。”惇,厚。允,信。元,善。

9 〕难:阻,拒。任人:佞人。

10 〕蛮夷:泛指华夏族以外各个民族。率服:循服,顺服。

【译文】

正月上旬吉日,舜祭告于祖庙,询谋政事于四岳,遍开四方之门,招揽贤俊之士,广接视听于四方,以增加博闻远见。告诫十二州的长官说:“多加谨慎啊!能安远者须先使内部亲善,敦厚德行,信任善人,远离巧言佞色的小人,就能感化四方蛮夷之族竞相归服了。”

舜曰 1 :“咨四岳 2 ,有能奋庸 3 ,熙帝之载 4 ,使宅百揆 5 ,亮采惠畴 6 ?”佥曰 7 :“伯禹作司空 8 。”帝曰:“俞 9 !”咨禹:“汝平水土 10 ,惟时懋哉 11 !”禹拜稽首 12 ,让于稷、契暨皋陶 13 。帝曰:“俞!汝往哉!”

【注释】

1 〕舜曰:别于上文所称的“尧曰”,此下“帝曰”皆指舜。

2 〕咨:叹词。

3 〕奋庸:奋起事功。

4 〕熙:振兴。帝:泛指帝王、君主。载:事。

5 〕宅:居。百揆:百官。

6 〕亮采惠畴:辅相朝廷使各类政事无不顺利。亮,辅相。采,事。惠,顺。畴,类,事。

7 〕佥:皆。

8 〕伯禹:即禹。神话中相传禹从鲧腹中剖出,鲧为禹父,鲧又号称崇君,为伯爵。故禹又称伯禹。司空:周代官职名,与司徒、司马并列,司田甸、工事等,在这里是水利之官。

9 〕俞:相当于今天的“好吧”。

10 〕平:治。

11 〕时:是。懋( m à o ):勉励。

12 〕稽( q ǐ)首:跪拜礼,叩头到地。

13 〕稷:人名。即后稷,又名“弃”,是文献中周的宗祖神,被奉为周的始祖。其远在禹之后,但《尧典》安排成与禹同时为官,说明是杂取了不同的神话材料连缀成文。契:殷商族的宗祖神,被奉为殷商族的始祖。暨:与。皋陶( y á o ):又作“皋繇”,神话中的人物,战国文献中作为群舒地区偃姓族的宗祖神出现。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尧典》从语音上论证“皋”为发语词,“陶”即“尧”,“皋陶”即“阿尧”,即“尧”,说明皋陶是尧分化出来的神名,但后世儒家又专为其造作《皋陶谟》,于是文献中确立了尧与皋陶的圣君贤相的地位。

【译文】

帝舜对四岳说:“四岳啊,谁能奋发有为,振兴我王家的事业,就让他总领百官,辅助朝政以顺成万事。”四岳和群臣都说:“让伯禹担任司空之职吧。”帝舜说:“好!”接着对禹说:“你治理水土大有功劳,好好重视这个工作啊!”禹跪拜叩头,推让给稷、契或皋陶来担任。帝舜说:“好了!还是你去干。”

帝曰:“弃 1 ,黎民阻饥 2 ,汝后稷 3 ,播时百谷 4 。”

【注释】

1 〕弃:稷的另一名。来源于《毛诗·生民》篇所载“稷遭姜原抛弃”的传说。

2 〕黎民:庶民,百姓。阻饥:久饥。

3 〕汝后稷:即“你主管农事,为农官”。后,动词,主,掌。

4 〕时:通“莳”,种植。

【译文】

舜又说:“弃,老百姓久陷饥荒,你去担任主管农政的稷官,领导种植庄稼的工作。”

帝曰:“契,百姓不亲 1 ,五品不逊 2 ,汝作司徒 3 ,敬敷五教在宽 4 。”

【注释】

1 〕百姓:此处指人民、老百姓。

2 〕五品:同上“慎徽五典”之“五典”,概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家庭道德。逊:驯,顺。

3 〕司徒:周代官职名。金文中司藉田、林衡、牧人等职,战国秦汉之间渐转化为专司教化之职。

4 〕敷:布,开展。五教:亦即上引《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之五教。此下唐时原叠“五教”二字,为后人所删。宽:宽裕,不过分严苛。

【译文】

舜又说:“契,现在老百姓缺乏凝聚力,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礼法伦常也不讲求,你来担任司徒,大力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但不要太严峻,稍稍宽柔点。”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 1 ,寇贼奸宄 2 ,汝作士 3 。五刑有服 4 ,五服三就 5 ;五流有宅 6 ,五宅三居 7 。惟明克允 8 。”

【注释】

1 〕猾夏:侵乱中国。猾,乱。刘起釪认为“夏”为大禹有天下之号,按理帝舜不容得知,这也是《尧典》成于春秋之时的根据。

2 〕寇:群行攻劫为害。贼:害人,违法。奸宄(ɡuǐ):周化成语。见于《微子》、《牧誓》、《康诰》等,盗窃、凶乱的意思。

3 〕士:官名。兼执兵、刑之事。

4 〕五刑:这里指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五种刑具。服:承受。意即服刑。《吕刑》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

5 〕五服三就:语本《国语·鲁语》“五刑三次”之文。三就,指原野、市、朝三个行刑之处。

6 〕五流有宅:即上文之“流宥五刑”。意谓五刑之流,各有所居。

7 〕五宅三居:谓五刑之流所居之处按远近分为三等。

8 〕惟明克允:《史记》作“惟明能信”。意谓必须明察使刑当其罪,众人方能信服。

【译文】

帝舜又说:“皋陶,现在外有蛮夷侵伐,内有违法害民、盗窃作乱之事,你去担任士,兼掌军事和刑狱。五刑都要有承服者,原野、市、朝各当其处;宽宥五刑相应的流刑,远近各等须各有所居。但要明察刑案以定其罪,众人才能信服。”

帝曰:“畴若予工 1 ?”佥曰:“垂哉 2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 3 。”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 4 。帝曰:“俞!往哉,汝谐 5 。”

【注释】

1 〕畴:谁。若:善,治理好。工:百工之事,或以为官名。

2 〕垂:传说中一位擅长工艺的人,被誉为“巧倕”。这里作为舜的臣名,掌百工之事。

3 〕共工:按文例,与上文“后稷”、“作士”及下“典乐”一样,为动词 + 名词结构,“共”为动词,作。工,官名,掌管百工之官。

4 〕殳(shū)斨(qiānɡ):人名。也有认为殳、斨为两人的名字。二说可并存。伯与:人名。

5 〕谐:宜。

【译文】

帝舜问:“谁能治理好我的百工职事?”群臣都说:“垂呀!”帝舜说:“好!”对垂说:“你来担任工的官职。”垂跪拜叩头,推让给殳、斨和伯与三人。帝舜对垂说:“好了!去吧,你适合这个职位。”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1 ?”佥曰 2 :“益哉 3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 4 。”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5 。帝曰:“俞!往哉!汝谐。”

【注释】

1 〕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此是舜又求掌管山泽之官。上,山。下,泽。

2 〕佥:皆。清儒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江声《尚书集注音疏》认为“佥”乃晚出伪《古文尚书》之讹字,当依马融、郑玄等真古文本作“禹”,谓益同禹治水,禹深知其才习于草木鸟兽,故特荐之。可备一说。

3 〕益:即伯益,文献亦作“伯翳”、“柏翳”、“伯繄”等,为嬴秦之祖先,又名大费,神话传说记载其行事各有不同,《尧典》作者采其一种加以记述。

4 〕虞:官名。掌管山泽。

5 〕朱、虎、熊、罴( p í):山泽中的四个“灵兽”,在神话传说中作为氏族首领的名字。这里指四个大臣。

【译文】

帝舜问:“谁能掌管山泽,治理林牧渔副之政?”群臣都说:“益呀!”帝舜说:“好!”就对益说:“现在任命你担任我掌管山泽的虞官。”益跪拜叩头,推让给朱、虎、熊、罴诸人。帝舜说:“好了!去吧,你适合这个职位。”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1 ?”佥曰:“伯夷 2 。”帝曰:“俞!”咨伯 3 :“汝作秩宗 4 ,夙夜惟寅 5 ,直哉惟清 6 。”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7 。帝曰:“俞!往,钦哉。”

【注释】

1 〕典:主。三礼:泛指礼法。或谓“三礼”为天神、地祇、人鬼之礼,并不可靠。三,为虚数。

2 〕伯夷:神话人物,姜姓之宗祖神,《吕刑》篇中他与夏族宗祖神禹、周族宗祖神稷同被上帝派下来造福于民,他掌管刑狱之政,而在本篇伯夷的身份是礼官。此伯夷与周武王时不食周黍的高士伯夷,名字相同而实际毫不相干。

3 〕伯:《史记》作“伯夷”,当据补一“夷”字。下“伯拜稽首”句同。

4 〕秩宗:主宗庙的礼官。

5 〕寅:敬。

6 〕直:无私,正直。清:廉明。

7 〕夔( ku í)、龙:神话中两个氏族宗祖神之名。这里作为两个大臣的名字。

【译文】

帝舜问:“四岳啊,有谁能主持我的三礼之政?”四岳和群臣都说:“伯夷可以。”帝舜说:“好!”就对伯夷说:“任命你担任秩宗之官,早晚都要恭敬于祀典,正直无私才能廉明啊。”伯夷跪拜叩头,推让给夔、龙二人。帝舜说:“好了!还是你去干,敬重职事啊。”

帝曰:“夔,命汝典乐 1 ,教胄子 2 。直而温 3 ,宽而栗 4 ,刚而无虐 5 ,简而无傲 6 。诗言志 7 ,歌永言 8 ,声依永 9 ,律和声 10 。八音克谐 11 ,无相夺伦 12 ,神人以和。”夔曰:“於 13 !予击石拊石 14 ,百兽率舞 15 。”

【注释】

1 〕典乐:司乐正之职。典,主,掌。

2 〕胄子:这里指贵族子弟。胄,同“育”,稚。

3 〕直而温:正直而温和。

4 〕宽而栗:宽大而有所辨别。栗,通“秩”,条理秩然之谓。

5 〕刚而无虐:刚强而不苛刻暴虐。

6 〕简而无傲:简易疏大但不傲慢。

7 〕诗言志:《毛诗·大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即此义。

8 〕永:同“咏”。

9 〕声依永:依歌咏的需要来运用宫、商、角、徵、羽五声。

10 〕律和声:由律管来校定五声的音高。

11 〕克:能。

12 〕夺伦:乱其旋律,走调。夺,乱。伦,序。

13 〕於( w ū):“乌”的古文,同“呜”,叹美之词。

14 〕石:磬。拊( f ǔ):抚摩轻击。

15 〕百兽率舞:指人们装扮成百兽随乐起舞。一说,百兽感动于乐而起舞,究嫌拘泥。

【译文】

帝舜说:“夔,任命你为乐正之官,教导贵族子弟。让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能有别,刚强但不苛虐,简易但不傲慢。诗教是用来抒发、宣导高尚志节的,歌咏是用来进一步宣畅诗中所言所寄之意的,按歌咏的需要来运用宫、商、角、徵、羽五声,由律管来校定五声的音高。这样,所有乐器才能和谐演奏不走调,也能使人和神都和谐快乐。”夔说:“唉呀!我或轻或重地拍击石磬,发为乐歌,百姓装扮成百兽随之翩翩起舞。”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 1 ,震惊朕师 2 ,命汝作纳言 3 ,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4 。”

【注释】

1 〕堲( j í)谗说殄( ti ǎ n )行:憎恶谗言、恶行。堲,通“疾”,憎恶。殄,病,败。

2 〕震惊朕师:耸动我众人。师,众。

3 〕纳言:官名。王与天《尚书纂传》引朱熹说:“命令、政教,必使审之,居允而后出,则谗说不得行,而矫伪无所托;敷奏复逆,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入,而邪僻无自进,而功绪有所稽。周之内史,汉之尚书,魏晋以来所谓中书门下省者,皆此职也。”可参。

4 〕允:信。

【译文】

帝舜说:“龙,我憎恶那些耸动众人的谗言恶行,你来担任纳言之官,替我早晚掌管命令政教的出入,必须信实不误。”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 1 ,钦哉!惟时亮天功 2 。”

【注释】

1 〕咨:告。二十有二人:苏轼《东坡书传》云:“盖十二牧、四岳、九官也。”有,同“又”。

2 〕时:通“是”。亮:通“谅”,辅相。功:事。

【译文】

帝舜说:“告诉你们二十二个人,要敬重地辅相、成就上天赋予大家的事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1 ,庶绩咸熙。

【注释】

1 〕黜陟( zh ì)幽明:没有成绩的黜退,成绩明显的升职。

【译文】

此后,舜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核,经过九年、三次的考核,黜退了没有成绩的,晋升了大有功劳的,国家政事非常兴盛。

分北三苗 1

【注释】

1 〕分北三苗:分出三苗的一部分迁到北方。

【译文】

又将三苗的一部分分出来迁到了北方。

舜生三十征庸 1 ,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2

【注释】

1 〕征庸:召用。

2 〕陟方乃死:旧说舜巡狩南方,死于苍梧之野,但“陟”字失解,韩愈遂谓“陟方”即升暇、徂落,犹今云“升天”。其说较通。若确论舜所卒之地,当以《孟子·离娄下》“卒于鸣条(在今河南开封陈留境)”说较为可信。

【译文】

舜年三十岁时被尧征用,摄帝位三十年,即帝位又五十年,而后升天而逝。 7a2JOtRcOF838WFLITMtZ2ts4IRhdHp0Yl+33Nja27K5RDRSQQVowE9pcodKXL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