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脉:湿热脉象有特点

说完了“望”“闻”“问”三点之后,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跟大家分享中医诊病过程中的“切”。“切”不是让你拿刀去切东西,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把脉、诊脉,就是通过脉象来了解身体的状况。

诊脉辨证是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也是中医独有的诊病方法,通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等脉象,来了解脏腑气血的情况。这是因为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主血脉,心脏搏动将血液排入血管,由此形成了脉搏,不过血液之所以能够循行于脉管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依赖于各脏器的协调配合。所以,通过观察脉象,就可以诊断出五脏六腑的变化情况。

脉象包括很多要素,中医也是根据这些要素来判断的。我们要通过脉象来判断体内是不是有湿热,这一点还是比较难的。下面将脉象的一些要素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如果你能够学会自然好,学不会也没有关系。

寸、关、尺

寸、关、尺是脉学的术语,是寸口脉分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不过认为寸关尺长度分别为6分、2分和12分更具科学依据。

有关三部脉候脏腑论说,基本是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候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大致了解了寸关尺,再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就可以摸出正确的脉象,四者结合分析,便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了解了寸关尺,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病脉。

浮脉

轻轻按时脉搏明显,重按的时候脉搏反倒不太明显了。这是脉气浮动于外的表现。多见于外感病邪停留于体表之时,或者内伤久病也会出现虚弱的阳气浮动于外的现象,这种情况多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沉脉

轻轻按时几乎没有脉搏,只有在重按的时候才能感知到脉搏,这种属于沉脉。气血郁滞不畅,有病邪侵入体内,或者脏腑虚弱,阳气虚弱,都会表现为沉脉。

迟脉

每分钟脉搏次数在60次以下,搏动较为缓慢。一般寒证都以迟脉体现。寒邪导致气血凝滞,使气血运行缓慢,或者寒邪耗损阳气,无力运行气血,都会出现迟脉。

数脉

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这是热证的表现。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虚脉

在诊脉时,寸关尺三部的脉搏都感微弱无力,是虚证的表现,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都会出现虚脉。

实脉

诊脉时,寸关尺三部脉搏都很有力,这是实证的表现。

滑脉

诊脉时,发现脉搏流利,就像按着滚珠一样圆滑,这是痰饮、积食、实热等证的表现。女性朋友如果没有任何其他病症却出现了滑脉,则是怀孕的征兆。

洪脉

洪脉脉搏表现为脉大而有力,就像汹涌的波涛浩浩荡荡地来,但是退去时力量却降了很多,这是体内有大热的表现。

细脉

在诊脉时,按到的脉搏就如细小的线一般,不过起落还是明显的,这是虚证的表现,阴虚、血虚多见,体内有湿邪时,也会出现这种脉象。

弦脉

脉搏端直而长,很有力,就像按在琴弦上一般,多提示肝胆有病,或者一些痛证、痰饮等。

促脉

脉搏很快,其中还有不规则的间歇,这是阳气旺盛,体内有实热,或者气血痰湿停滞等的表现。比如身体某处有肿痛的现象出现时,就可能出现促脉。

结脉

脉搏慢,也有不规则的间歇,这是阴气旺盛、寒邪积于体内的表现,气血瘀滞也以结脉体现。

代脉

脉搏到一定的次数便会出现一次间歇,如果间歇时间较长,半天脉搏也不能恢复,这就是脏气衰微的征象。

健康者的脉象,一般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都有脉,脉搏稳定,不浮不沉,和缓有力。而上面提到的这些脉象都属于常见的病脉,大家可以结合自己切脉的感受大致判断一下脏腑的情况。

体内有湿热者,其脉象会随着湿热所在的位置而有所不同:脾胃湿热脉濡数;肝胆湿热脉弦数;大肠湿热脉滑数;膀胱湿热脉数;湿热痹证脉濡数或滑数;上焦湿热脉濡数;中焦湿热脉濡数;下焦湿热脉濡数。

当然,切脉看似简单,其实还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如果觉得切不准确也没关系,可以求助于医生。

养生金点子:撞墙法祛湿热毒

人体背部布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重要经脉,经常做撞击墙壁的动作可以疏通经脉气血,祛湿热毒,祛病强身。不是真的撞墙,而是距离墙壁15厘米左右的位置,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身体后仰,自然地用背部撞击墙壁,力度适中,反复进行。撞击时的接触部位是从上到下,要使整个背部都撞击到。 H5/QTxPX4BwuLf/yAjAMGSkj941fkYkQJhi8BENvJss63sGVu20J7bbFA8Siu7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