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 1 ,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 2 ,须向薄冰上履过。

【注释】

1精金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金,精炼的金属,亦指纯金。

2掀天揭地:犹言翻天覆地。比喻声势浩大或本领高强。

【译文】

想要成就纯金美玉的人格品行,必定要经历烈火锻炼般的磨砺;想要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必须要体尝过如履薄冰的艰辛。

【点评】

崇高品行需要经过磨炼,宏伟事业需要经受考验,此处表达的意思无非如此。作者用对仗工整的联语,上联讲修身,下联讲立事,用“精金美玉”形容人品纯洁完美,用“掀天揭地”极言功业轰轰烈烈,复以烈火烧煅、足履薄冰两个比喻,形象说明品德修养与建功立业的过程,把原本简单的意思表述得巧妙精工,这是贯穿《菜根谭》全书的特点,也是此书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 1 ,勿容一针之罅漏 2 ;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 3 ,须假众木以撑持。

【注释】

1浮囊:渡水用的气囊,以牛皮或羊皮制成,束于腋下,为人提供浮力。

2罅(xià)漏:裂缝和漏穴。

3宝树: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泛指珍奇的树木。

【译文】

假如一念之差而做了错事,便会觉得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是错的,因此必须谨防差错,就像借以渡海的浮囊,不容许出现一个针尖儿大的孔洞;各种好事全都做过,方能使人一生无愧无悔,因此需要努力修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中凌云的七宝之树,必须凭借众多林木来支撑和护持。

【点评】

《易·系辞》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一个人不逐渐积累善德,不足以成就美名;不逐渐积累恶行,也不至于毁灭自己。古人又说:“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此处却说一念之错会使百行皆错,万善齐全才能一生无愧,意在强调修身养德是慎重和恒久工夫,必须行善勿怠,除恶勿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了形象说明这个意思,作者打了两个比方:戒除错误念头,必须像提防渡海浮囊上的漏气,连针眼大小的缝隙都不能放过;勉励多行善事,因为所行的每件善事都像一株树木,最终才会支撑起凌云的宝树。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译文】

匆忙之中的所作所为,经常用空闲时间事先检查审视,错误的举动自然就少了;行动时的意念想法,预先在安静时缜密地筹划料理,错误的想法自然就停息了。

【点评】

自省是修身的重要方法。要把自省工夫落到实处,需要主观上具有这种意识,也需要客观上的必要条件。人生中难免匆忙动荡,人在这种状态下容易忽略自省,结果往往因为忙乱中无暇细想而出现差错,因为动荡中放松自制而滋生杂念。因此,修身也要讲究“时间管理”,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安静时刻消除各种杂念,一旦忙乱起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 1 ,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注释】

1戈矛:戈和矛。亦泛指兵器。此处指对善念造成伤害的因素。

【译文】

做好事却想借此抬高自己、胜过别人,施恩惠却想借此谋求声名、交结友好,建功立业却想以此惊世骇俗,树立节操却想以此标新立异,这些想法,都是善念中隐藏的戈矛、理路上陈列的荆棘,是最容易夹杂在人心之中、最难以拔除干净的东西。必须涤清所有私心杂念、彻底斩绝萌芽,真实的本体方能显现出来。

【点评】

修身的最大障碍来自自身,人最难战胜的正是自己。为善、施恩、修业、植节,立志修身之人都会注意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却未必注意反思自己做这些事情的动机。如果做好事是为了显得比别人更好,施恩惠是为了拉拢与别人的关系,建功立业是为了惊世骇俗,培植品节是为了标新立异,都是动机不纯,只做表面工夫,不仅难成正果,而且可能误入歧途。更麻烦的是,这些并不纯粹的动机可能并非出于人的主观故意,而是无心夹带的结果,所以就更难发现和清除。意识到这一点,就要下定决心,处处留心,从思想上彻底斩断这些私心杂念,扫清修身立德之路上的障碍。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 1 。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注释】

1心境: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芥蒂: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译文】

能轻视富贵,却不能轻一轻艳羡富贵之心;能看重名义,却又更看重追求名义之念。这是对待具体事务的尘俗之气未能扫除,内心深处的私情杂念未能忘怀。这些念头如果不能拔除干净,恐怕就像原本压在草上的石头一旦搬走,杂草又会生长起来。

【点评】

有些人把轻视富贵挂在嘴上,甚至也有傲视权贵、仗义疏财之举,心底里却并没能真将富贵视为浮云,这是表里不一;有人声称自己看重名义,也有扶危济困、崇名重义之举,真正的动机却是让自己显得重视名义,这是沽名钓誉。要想真正成为高尚淡泊的人,必须明白到底应该“轻”什么、“重”什么,不能只做一些表面文章,要让自己真正拥有一颗纯洁正直的心。

纷扰固溺志之场 1 ,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2 。故学者当栖心元默 3 ,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4

【注释】

1溺志:使心志沉湎其中,即扼杀志向。

2槁心:此指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3元默:即“玄默”,指沉静无为。

4圆机:比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

【译文】

纷乱骚扰的热闹场固然使人沉湎其中、扼杀志向,枯燥寂寞的冷静地也会使人心情淡漠、无动于衷。故而学者应当让心灵栖息在沉静无为之中,从而使真实的自我得到安宁;也应当让自己生活得舒心适意,快快乐乐,从而摆脱任何外物的牵绊。

【点评】

此处讲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修身环境。外界环境或纷乱喧嚣,或清冷寂寞,自然会对修行者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后者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宁静与恬适。不过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所以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学者应以“渊默”作为总的原则,要注意摄养精神,保持气清心定、精明神澄的状态。众人嚣嚣,我独默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用“渊”养“默”,用“默”养“渊”,两相调适,才能出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游。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译文】

过去的错误绝对不可以保留,如若保留,残根余烬就会萌芽抽枝、死灰复燃,那样的话,尘俗之情终会累及思理情致;今天的正确绝对不可以坚执,如若坚执,沉渣余滓就会顽固难消、不能涤除,那样的话,思理情致反而转变成欲望的根苗。

【点评】

此处讲的是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做法与正确意见。对于过去的错误,要深刻反省、彻底消除,否则还有可能重蹈覆辙,这个道理很多人都能明白。可是人们常常忽略一点,就是对自己那些现在看起来正确的意见和做法,也不能一味坚持,否则就有可能发展出固执己见的毛病。孔子说自己要杜绝四种弊病,其中之一是“毋固”,就是这个道理。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译文】

没事做的时候,就反思自己是否有错乱无聊的念头和想法,有事做的时候,就反思自己是否有粗野浮躁的情绪和表现;得意的时候,就反思自己是否有骄傲自负的言辞和神色,失意的时候,就反思自己是否有怨恨不满的心绪和情怀。时时刻刻检察自己,等到上述缺点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时候,才是学有所成的真兆头。

【点评】

北宗禅创始人神秀说过一首著名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心是一个明净的本身,如明镜一般,可是却会被日积月累的尘埃遮蔽光明,所以修行过程就像拂去灰尘,必须持之以恒,丝毫不能懈怠。心学大师王阳明强调“省察克治”的工夫,认为省察克治之功,一时一刻也不能间断,要通过这种自我检查,把任何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私心杂念扫除净尽,就像消灭盗贼一样。此处则是强调如何在特定情境下、针对特定问题反身修己:无事可做时,容易产生闲杂念头,要反省;有事忙碌时,容易心浮气躁,要反省;春风得意时,容易傲慢骄横,要反省;失意落寞时,容易怨天尤人,要反省。在有针对性的反省过程中,逐步消除自身的缺点,就能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译文】

创立事业、建树功勋,每一件事都要从实地落脚起步,如若稍稍贪慕名声,便都成为奸伪之举;讲求道义、修养德行,每一个心念都应从虚处建立根基,如若稍稍计虑功效,就会落入尘俗之情。

【点评】

建功立业要务实,绝不能求名,否则取得成果,也是伪果;讲道修德要务虚,绝不能计功,否则纵想超越,难脱尘世。外向的立业建功、内在的讲道修德,囊括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全部理想,如能做到,简直就是“内圣外王”的工夫;这一实一虚,从理论上说也很完美,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脚踏实地做事而不存有过分强烈的功名之念,加强道德修养却不以此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这是普通人比较容易达到的标准吧。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 1 ;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 2 ,亦可鼓畅天机 3

【注释】

1儆(jǐnɡ)惕:戒惧。

2收摄:收聚,注意力高度集中。

3鼓畅:鼓动并使畅达。

【译文】

人的身体不宜过于忙碌,但在闲暇时让自己稍忙一点儿,却可以提醒自己戒除怠惰之气;人的心神不可过于放纵,但在精神高度集中后稍微放松一下,却可以鼓动天赋灵机,使之更加畅达充沛。

【点评】

不让身体过于忙碌,但在悠闲中,又有意识地给自己找点儿事干,以免流于怠惰散漫;不让心神过于放散,但在紧张中,又有意识地让心情放松一下,从而使自己更加精神饱满。这闲中忙、忙中闲,放中收、收中放,调节身心,张弛有度,既能励志,又能养生。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 1 ,因豢养而受羁縻 2 。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注释】

1麋(mí)鹿:一指麋和鹿,一指麋。麋,哺乳动物。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所以也叫“四不像”。

2豢(huàn)养:喂养,驯养。羁縻(jīmí):拘禁。

【译文】

钟鼓形体虚空,本来经不起多少外力,却因为声音传得远而招致撞击敲打;麋鹿天性超逸,本来喜爱自由自在的生活,却因为贪恋现成的食物而被人豢养起来。由此可见,名声是招灾惹祸的本源,欲望是消磨意志的媒介,学者不可不努力扫除名心利欲。

【点评】

钟鼓虚不受力,却因声音洪亮而遭受撞击;麋鹿性爱山林,却因贪恋食物而受人羁縻。人们从对这两种事物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名声会为自己招来祸患,欲望则使自己自投罗网,所以必须戒名戒欲,从而远离伤害,自由生存。庄子曾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弗善也”,他是说沼泽边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喝上一口水,可它丝毫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因为生活在樊笼中虽然不必费力寻食,精力也很旺盛,却丧失了宝贵的自由,还有什么乐趣呢?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1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2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 3 ,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4

【注释】

1生民:养民。根芽:植物的根与幼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2撑天撑地:顶天立地。柱石: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

3贪冒:贪得,贪图财利。

4立命:修身养性以奉天命。立心:树立准则。

【译文】

一点不忍为害的念头,是供养人民、生长万物的根源;一段有所不为的气节,是顶天立地、支撑局面的柱石。故而君子对一只虫豸蚂蚁那样的微小生灵都不忍加以伤害,对一根蚕丝线缕那样的微小利益都不允许自己贪图,能够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为造福万物而修身养性,以奉天命,就可以为天地树立准则。

【点评】

“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前圣继绝学”,这是古代士人的崇高理想。个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理想呢?就是仁和义。具有仁民爱物之心,就能时时关心民生疾苦,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信守廉洁自律之义,就能坚持抑制私利贪欲,坚持不懈地追求公理和正义。

东晋宰相谢安小时候,跟在剡县做县令的大哥谢奕一起生活。谢奕性情粗豪,放诞不羁,喜好饮酒。县里有位老人犯了法,罪行倒也不重,谢奕就罚他喝酒,直喝得酩酊大醉,狼狈不堪,谢奕却还要他继续喝。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子,坐在大哥膝边,说:“哥哥,这位老伯实在可怜,哪能这么做呀!”谢奕见三弟小小年纪便心怀悲悯,很受触动,收起那副滑稽胡来的模样,一脸严肃地对他说:“小家伙儿打算放了他吗?”于是把老人放了。谢安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对弱者的悲悯情怀,最终成为东晋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拨开世上尘氛 1 ,胸中自无火炎冰兢 2 ;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注释】

1尘氛:犹言灰尘烟雾。亦指尘俗的气氛。

2火炎:亦作“火焰”,本指物体燃烧时所发的炽热的光华,比喻严酷的斗争环境。冰兢:《诗经·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以“冰兢”表示恐惧、谨慎之意。

【译文】

拨开世上那些尘俗气氛,胸中自然就没有如蹈烈火的严酷斗争、没有如履薄冰的戒惧谨慎;消除心中那些狭隘鄙俗的念头,眼前就常有朗月清风、不求自来的美景。

【点评】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曾让多少人感慨喟叹!挣扎在滚滚红尘中的人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在烈火寒冰中煎熬,怎样才能怡然自得地欣赏天高云淡、风清月朗的美景?其实解脱的钥匙只在一念之间,只有消除那些鄙俗的欲念,才能在心中为“美”留下空间,才能以旷达的心胸拥抱大自然,以审美的眼光欣赏大自然。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煅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 1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 2 ;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3

【注释】

1操存:执持心志,不使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涵养:修身养性。

2鸢(yuān)飞鱼跃:《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鸢,鸷鸟,属猛禽类。俗称鹞鹰、老鹰。

3处一化齐:意思是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行为举止都不发生变化。

【译文】

修学之人,如果因为情势或动荡或宁静,行为操守就有所不同;环境或喧嚣或寂寥,宗旨意趣就发生变化,仍是因为所受的磨炼还不够精熟、心志精神还存在混杂错乱的缘故。必须要执持心志、修身养性,有一种仿佛凝定的云端雄鹰飞翔、静止的水中鱼龙潜跃的景象;或有一种烈风狂吹、骤雨急泻之处波澜恬淡、浪影沉静的风光,才能显现外界万般变化、我心始终如一的妙境。

【点评】

人的行为举止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的思想情绪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起伏波动,这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但是致力于修身养性的人却要力戒此弊,内心要始终如一地保持平稳的节奏,保持动中有静、恬淡安然的风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和第七子王献之皆为一时名士,两人曾经同处一室,屋中忽然着火,王徽之慌忙奔避,王献之神色恬然,不慌不忙叫来仆人,搀扶他走出屋子,与平时那种从容徐缓的举止没什么两样。二人平时难分高下,临事则见差别,舆论以此评定弟弟的气量优于哥哥。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 1 ,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 2 ,而畏理障之难除 3

【注释】

1情识:感觉与知识,或指情欲,或指才情与识见。

2事障:佛教语,指贪、嗔、慢、无明、见、疑等之烦恼。

3理障:佛教语,谓由邪见等理惑障碍真知、真见。

【译文】

人心像是一颗明珠。用物质享受的欲望遮蔽心灵,犹如将明珠混在泥沙之中,要洗涤干净,还比较容易;用才情识见遮蔽心灵,犹如用白银和黄金装饰明珠,要洗涤干净,那就最困难了。故而修学之人不担心泥垢污染之病,而担心洁净无尘的毛病难于医治;不害怕具体的物件障蔽心灵,而害怕邪见理惑障碍真知的毛病最难消除。

【点评】

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由心生”,还自心以本来清净,即为悟道,北宗禅创始人神秀说“心如明镜台”,需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不让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至于“障蔽”,佛教中分为事障和理障,事障使人在生死中轮转不已,理障阻碍人们觉悟正知正见。所谓“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破除理障比破除事障更为艰难。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洪应明把心比作明珠,源于物欲的事障像附着在明珠上的泥沙,容易洗涤干净,人们也愿意主动实施洗涤过程;至于那些源于知识的歪理妄见,就像镶嵌在明珠上的金银装饰,不仅难以清除,而且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昂贵漂亮的装饰是更大的危害。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文】

作为躯壳的自我要能够看得十分透彻,这样才能看空世间万物,使自己的心灵经常处于虚空状态,心灵虚空,为人处世的正确道理才能进驻;作为本性的自我要体认得十分真切,这样诸般道理才能齐备,使自己的心灵经常处于充实状态,心灵充实,物质享受的欲望就不会侵入。

【点评】

追求义理、摒除物欲,是修身的两个重要方面,若想在任何一个方面有所成就,都要认认真真地修炼心本体。心学认为心体本空,不可添加一物,对任何东西都应该过而化之;若不能过而化之,就叫“有执”,就是被缠蔽遮障住了。去除缠蔽遮障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自己看成一个空空的躯壳,从而看空万物,让心体处于虚空状态,为义理留出空间。但是,一空百了也会流于“蹈虚病”,对治之法就是牢牢把握作为生命实体的自我,体悟到心体中本来就有天理,从而突破空虚,变得充实,以此阻挡物欲的入侵。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译文】

脸面上清扫开十层甲壳,眉毛眼睛才不会让人觉得可厌可恨;心胸中洗涤去数斗灰尘,言辞谈吐才让人觉得充满趣味。

【点评】

与人相处,如果缺乏应有的真诚,脸上就会罩着令人憎恶的虚伪假面,仿佛利箭穿不透的层层铠甲;与人交谈,如果没有高尚的境界,言辞就会庸俗鄙陋,让人感觉乏味不堪。只有尽力剥除虚伪的假面,彻底清除覆盖在心中的尘垢,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诚而有品位的人。不过说来容易,行来何其难也!东晋高士刘惔任丹阳尹,著名隐士许询离开都城,跟他住在一起,住处床帷华丽,饮食丰盛,许询说:“若能保全此地,实在远胜我所隐居的东山啊。”刘惔说:“你若知道吉凶由人,我怎会不能保全此地呢?”刘惔的意思是说,自己崇尚清虚,对世俗功名毫不在意,绝不会自己招来祸患。王羲之当时恰好在座,认为他们的言谈或在意自身的安危享受,或标榜自己的道德节操,都是世俗之语,因此讥讽他们说:“如果巢父、许由见了稷、契,应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刘、许二人听了都有愧色。

我果为洪炉大冶 1 ,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2

【注释】

1大冶:古称技术精湛的铸造金属器的工匠。

2渎(dú):沟渠。

【译文】

如果我果真是规模宏大的熔炉、技术精湛的工匠,怎会担心不能陶铸熔炼坚硬的金属、粗劣的铁矿;如果我果真是巨大的海洋、浩瀚的长江,怎会担心不能包容收纳横溢的河流、污浊的沟渠。

【点评】

以洪炉大冶的热度熔铸任何顽金钝铁,以巨海长江的胸怀容纳所有横流污渎,这是作者希望展现给世界和世人的形象,也是作者为人处世的法则。《尚书·君陈》中说:“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社会上到处都有形形色色不完美的人,现实中随处可见污浊丑恶的现象,一味地鄙弃和拒绝,只能永远像个“愤怒的青年”;包容他们,影响和改变他们,才是成熟者应有的风度和心态。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 1 ,而超凡入圣 2 ,人品且判星渊矣 3 。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注释】

1念虑:思虑。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

2超凡入圣:谓脱离凡尘,修道成仙。此指达到登峰造极、超越凡庸的境界。

3星渊:天渊,比喻差别大。

【译文】

以积累货物钱财的心思积累学问,以追求功业名声的意念追求道德,以疼爱妻子儿女的心思疼爱父母,以保全爵号官位的策略保全国家,出离此念,进入彼念,两种思虑只差毫末,却可脱离凡尘、超越凡庸,人品也会天差地别。人们为什么不猛然醒悟、转变念头呢?

【点评】

学问广博、道德高尚、孝敬父母、保卫国家,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儒家士子。可是这高远的目标从何实现呢?洪应明认为关键在于人肯不肯去做,肯用何种心思去做。以积攒财物之心积累学问,必能持之以恒;以追求功名之念追慕道德,必能孜孜不倦;以爱恋妻子儿女之心敬爱父母,必能无微不至;以保全爵位之策保卫国家,必能深谋远虑。如此看来,做个凡夫俗子,或者成贤成圣,真的只在一念之间,可恨世人为何转不过这个念头呢?其实,《红楼梦》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说得最好:“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唯有金银忘不了”、“唯有娇妻忘不了”、“唯有儿孙忘不了”,即使忘了这几样东西就可成为长生不老、逍遥自在的神仙,世人也总是念念不忘,又怎能指望大家“猛然转念”、去做圣贤呢?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1

【注释】

1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

挹(yì)损:减少,缩小。

【译文】

要建立多福的基础,只需要一念之间的慈爱和善;要打开万善的大门,还不如稍稍压抑内心的私情杂念。

【点评】

许多人都想行善积福,那么,福基由何建?善门如何开?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在自己的心念之间。北宋名相韩琦历仕三朝,道德崇高,功勋卓著,名垂青史。他任大名府知府时,有位下属呈上公文,最后忘记署名。韩琦看完后,顺手用袖子盖住公文,抬头和他谈话,讲完后又从容地把公文交还给他。这位下属回去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个不小的错误,一面惭愧,一面感叹地说:“韩公真是天下的盛德之人哪!”韩琦一生行善无数,可是每当听到别人有一样小善,他必定说:“韩琦不如!”为善不欲人知,见善则如不及,这就是仁者与人为善之意。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文】

事理因为别人谈起才能领悟的,虽然有所领悟,但是还有迷惑,总不如自己领悟来得明白清楚;兴致因为外在事物才能获得的,虽然能够得到,但是仍会失去,总不如自己得到的悠闲安乐。

【点评】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75岁时写给小儿子的一首诗,题目叫《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人冬夜读书,有所感悟,对其子说:知识的获取,一是要肯花气力,二是要躬行实践。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间接的,即使牢牢记住了,却终归浅薄;要想真正深刻理解知识的真谛,必须亲自去躬行实践。做学问是这样,理解人世间的一切事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不例外,自己了悟才是真了悟,自己获得才是真获得。真悟、真得的途径就是实践。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 1 ;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注释】

1平情:公允而不偏于感情。

【译文】

众人意愿的相同之处,反映的就是人之本性,舍弃意愿,人的本性就不能显见;众人欲望的公共部分就是永恒伦理,舍弃欲望,天理道义就无法申明。故而君子不能消灭人的欲望,只能追求公允无私,不偏不倚;不能期望灭绝人性欲望,只能希望节制欲望、敛性收心而已。

【点评】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他认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明代中期,出现质疑理学、肯定情欲、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心学即为其中典型。受心学影响的《菜根谭》认为,情与性不可分割,众人皆有的情感就是与生俱来的人性;欲与理并不对立,众人共有的欲望就是伦理的范围。由此可见,从根本上灭情绝欲,是违背人性、违反天理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君子修身养性,应以公允无私、淡泊寡欲为目标,不能抛弃一切情感意趣,变得枯燥乏味、不近人情。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译文】

要想遭遇变故却无仓皇忙乱,必须在平常时候牢牢守住每一个心念;要想面临死亡而不贪恋生命,必须在活着时看轻每一件事情。

【点评】

生命由无数常规、琐碎的小事堆砌而成,却也难免突发意外事件。若想在遭遇突然变故时不至于仓皇忙乱,就要在平日里做每件事情时都认认真真;若想在临死时心无挂念,就要在平时生活中把关乎利益或得失的事情看轻看淡。这里强调的是平时工夫和积累效应,要求人们通过平时的持重,培养出变故时的镇定;通过平时的淡泊,来换取临死时的从容。《儒林外史》提供了一个反面例子: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众人乱猜乱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严监生却只管摇头。最后还是小妾走上前说:“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完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可真算得生时看不轻、临死有贪恋的典型了。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 1 ,气未动 2 ,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 3 ,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注释】

1心体:指思想。

2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主观唯心主义者用以指主观精神,宋代及以后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气”是一种在“理”(即精神)之后的物质。

3三时:早、午、晚。谙(ān)练:熟习,熟练。

【译文】

躺在五更的枕席之上,审视参省自己的内心,此时精神上没有产生任何动荡,情绪上没有萌生任何杂念,才能洞见自己本来的面目;在三餐饮食中谙习人世滋味,浓郁时不欣喜,淡泊时也不厌倦,才是切切实实的修养工夫。

【点评】

五更枕席上进行自我省察,这是返回本心的工夫;三餐饮食中体验人世滋味,这是面向社会的演练。夜晚和黎明,被认为是反观内心的最佳时间,王阳明《传习录》中曾说夜幕降临,天地混濛一片,形体颜色全都消泯,人耳无所闻、目无所睹,身体上的所有孔窍全都关闭,这正是良知收敛的时刻;黎明时分,天地混沌初开,万物逐渐显露,人的耳朵开始有所闻、眼睛有所睹,身体上的所有孔窍全都张开,这就是良知妙用发生之时。五更时分,人从睡梦中刚刚醒来,气息最为平静,很少有杂念浮上心头,最能独对内心。遗憾的是,很多现代人总在催魂铃似的闹钟声中醒来,迷迷糊糊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久而久之,几乎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w/W5UhCvhCdz7KIGtTIgh+KwwA45OPzpFFzJ/vY2UIwl5eGrqy3f15Bvi/M9zAq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