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
[1]
:有孚
,光亨
。贞吉,利涉大川
。
《彖》曰:“需”,须也
。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
,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
,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
《象》曰:云上于天
,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
[1]
需:卦名,下乾
上坎
,按《说卦》,坎为水,乾为天。水在天上,故有下雨之情。《京房易传》曰:“需,云上于天,凝于阴而待于阳,故曰需者待也。” 在六十四卦中,凡言有“利涉大川”的卦,多有进取之象。《需》卦就是这样的一个卦。但是,进取需要耐心、稳步、有序地进行,而不是轻举妄动。所以《彖传》以“需,须也”阐明卦德。需以时,待于地,利在恒。人,作为行为的主体,有时坚持就是胜利,而胜利往往青睐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就某种意义讲,等待本身不仅是一种坚持,而且是一种行为。因为,既然动而有险,不如知难而退,保持正道,静观其变。初九动而应于六四,就是等待时机、远害避祸。《需》中六爻皆无凶象。这表明以诚实、耐心、慎重的态度进取,就会吉祥有利。
《需》卦象征着等待:心怀诚信,光明的品德就能亨通于事物。占测要做的事,结果是吉利的,有利于涉越大的河流。
《彖传》说:“需”,就是等待。因为有险象于前,等待就不会使乾之刚健之行陷入困境,适宜的时候再前行就不会导致困穷之苦。“等待,心怀诚信,光明亨通,坚持正直之德”,这是因为九五居天君之位,保持正中之德行的缘故。“利于涉过大河”,建立功业。
《象传》说:云浮动在天空的情景,就是《需》卦。在这个时候,君子应该在家饮食作乐等待天晴。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
,无咎
。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
,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
九三,需于泥
,致寇至
。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
,敬慎不败也
。
六四,需于血
,出自穴
。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
,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敬之终吉
。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初九,在郊外等待,有利于保持恒心,如此则没有过失。
《象传》说“等待于郊野之处”,不冒险前行。“用恒心等待就没有过失和灾难”,远离灾害未失常理。
九二,等待于沙滩之中,虽有口舌言语之事,最终还是吉利的。
《象传》说:“在沙滩中等待”,水流于其中。即使是稍有言语口舌之事,但是,最终还是吉利的。
九三,等待于泥潭之中,不能进,也不能退,结果招致强寇来侵。
《象传》说:“等待于泥潭之中”,这时灾难尚存在于自身之外。是我的前行招致了强寇,虽然如此,只要谨慎就不会失败。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从洞穴中爬出。
《象传》说:“在血泊中等待”,要顺从地听命于九五。
九五,在危险面前,不犯险前行,却需待于酒食之前,这是吉利的。
《象传》说:“需待于酒食之前是吉利的”,这是因为九五居于中正之尊位。
上六,返入于地穴之中,有三位不速之客来到,恭敬相待,最终是吉利的。
《象传》说:“不经邀请的客人来到,恭敬地接待他们,最终是吉利的。”即使是位置有不当之处,也不会有大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