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崛起威胁到周王室。周平王让虢公担任卿士,目的是为了削弱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有怨言。因此提出周、郑交换人质。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1 。王贰于虢 2 ,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3 。王子狐为质于郑 4 ,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5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6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7 。秋,又取成周之禾 8 。周、郑交恶 9

【注释】

1 卿士:执政大臣。

2 贰于虢:不专任郑伯,又同时信任虢公。虢,西虢公。

3 质:作抵押的人或物。此指人质。

4 王子狐:周平王之子。

5 公子忽:郑庄公太子,后即位为郑昭公。

6 畀(bì):给予。此句指周平王一死,周人准备将政权交给虢公。

7 祭足:郑大夫祭仲。温:周王畿内的小国,在今河南温县。

8 成周:周的东都,遗址在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禾:稷类谷物。

9 周、郑交恶:指郑国用武力强取了王室温地的麦子和成周的禾,以示对周王重用虢君的抗议。这样一来,周王室和郑国结下了怨仇。

【译文】

郑武公、郑庄公先后担任周平王的卿士,平王暗中又将朝政分托给虢公,郑庄公埋怨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所以周、郑交换人质。周王子狐在郑国作为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在周朝作为人质。平王死后,周王室的人想把政权交给虢公。四月,郑国的祭足带兵割取了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的谷子。周朝和郑国彼此怀恨。

君子曰:“信不由中 1 ,质无益也。明恕而行 2 ,要之以礼 3 ,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4 ?苟有明信 5 ,涧、溪、沼、沚之毛 6 ,蘋、蘩、蕰藻之菜 7 ,筐、筥、锜、釜之器 8 ,潢汙、行潦之水 9 ,可荐于鬼神 10 ,可羞于王公 11 ,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蘋》 12 ,《雅》有《行苇》、《泂酌》 13 ,昭忠信也 14 。”

【注释】

1 信不由中:诺言不发自内心。信,指人的言语。中,同“衷”。

2 明恕:即对于自己是发自诚心,对于别人则能谅解。

3 要(yāo):约束。

4 间(jiàn):离间。

5 苟:假如。明信,明显的诚信。

6 涧、溪:山沟。沼(zhǎo)、沚(zhǐ):池塘。毛:凡地上所生植物都叫毛,此指野草。

7 蘋(píng):浅水中所长的植物。蘩(fán):白篙,草本植物。蕰(wēn)藻:聚集的水草。以上在此均指野菜。

8 筐、筥(jǔ):均为竹木编的盛器,方的为筐,圆的为筥。锜(qí)、釜(fǔ):均为烹饪用的器具,有脚的叫锜,无脚的叫釜。

9 潢汙(huáng wū):此指不流动的死水。潢,积水池。汙,池塘。行潦(hǎng lǎo):道路上的流水。

10 荐(jiàn):进献。

11 羞(xiū):进献食品。

12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采繁》、《采蘋》:《诗经·召南》中的两篇,均写妇女采集野菜以供祭祀。

13 《雅》:指《诗经》中的《大雅》。《行苇(háng wěi)》、《泂酌(jiǒng zhuó)》:《诗经·大雅》中的两篇,内容均有关宴享。

14 昭:显示,表明。

【译文】

君子说:“诚意不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益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来办事,又用礼仪加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假如确有诚意,即使是山沟、池塘里生长的野草,蘋、蘩、蕴、藻这一类的野菜,筐、筥一般的竹器和锜、釜一类的器皿,大小池塘的积水乃至道路上的流水,都可以献给鬼神,进给王公,何况君子建立了两国的信约,按照礼仪办事,又哪里还用得着人质?《国风》有《采繁》、《采蘋》,《大雅》有《行苇》、《泂酌》这些诗篇,就是为了表明忠信。” 4X/PlsFNSjI0ntPlhSF6ep/aSkQnIGW92ztHuBQ/ljvyNZHaVYwgfPc45HttJK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