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FOMC(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这就有点像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那么美联储里面这些人是怎么来决定利率政策的呢?
美联储采取大规模政策有其理由,但最终拥有决定权的,是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有投票权的12位成员。
FOMC是美联储的决策性机构。其固定成员包括主席耶伦、副主席、5位美联储董事和纽约地区储备银行行长,另外4位成员轮流从其余11家地区储备银行行长中挑选,任期一年。
根据这些决策层官员的政策立场,可以大致上把他们划分为鹰派和鸽派。
3.2.2 鹰派和鸽派的区别
鹰派和鸽派是指什么呢?
所谓鹰派和鸽派,指的是FOMC委员们在控制通胀和刺激就业这对矛盾体上的倾向。这些决策加息减息的委员们,一般都会对控制通胀或者刺激就业中的一项更偏重。更看重控制通胀,倾向于加息的,就会被称为鹰派;更看重刺激就业的,就被视为鸽派。
在美联储抗通胀和保就业两大核心任务上,鹰派反对通胀,要求紧缩。而鸽派成员更担心就业疲弱,更担忧经济增长,主张量化宽松。通常来说,鹰派比鸽派的态度更激烈。
通俗地说,鹰派占主导,那么就利多美元,利空黄金。反之鸽派占主导,就利空美元,利多黄金。
案例:鹰派人物
人物1:里士满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拉克是不折不扣的鹰派。他不仅反对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而且反对美联储明确超低利率政策的期限指引,并多次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声明投出反对票,但其观点难获多数支持。
人物2:圣路易斯联储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接受访问说,在决定是否采取“大动作”来提振经济之前,政策制定者们应等待更多数据。
人物3:著名鹰派人物达拉斯联储银行行长查德·费舍尔也表示,无论目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货币政策都应该收紧,因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带来的好处远远无法抵消长期的成本。
3.2.3 经济阴晴与势力转换
鹰派和鸽派是一成不变的吗?
事实上,美国经济的阴晴决定着鸽派和鹰派势力的起伏。当失业率等关键数据转好时,美联储内部的鹰派势力就会渐趋壮大;反之鸽派则会更有市场。
案例:2013年鹰鸽两派人物的变化
2013年2月时,美国失业率、核心零售销售数据等关键指标均显示改善迹象,GDP等数据也显示了增长态势。
当时,美联储内部的货币政策鹰派渐趋壮大。最明显的例子是,此前一直中立的圣路易斯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彻底转向鹰派立场,甚至要求美联储从2013年开始就应考虑加息举措。
自2013年5月开始,美国经济数据明显开始“不给力”,这给美联储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鹰派所持的货币政策见解形成了压力。从此,鹰、鸽两派在货币政策问题上的立场分歧趋于弱化。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纽约储备银行行长达德利甚至在美联储货币政策问题上走上了“中间路线”。
进入2013下半年,美国经济在低速增长的轨道上继续运行,而2014年开始的增税和减支,即所谓“财政悬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在2013年重陷衰退。因此市场对新一轮宽松政策望穿秋水,分析人士也认为美联储采取宽松政策有恰当理由。
所以纵观2013年,年初上任的FOMC委员由原来1位鸽派和3位鹰派的投票成员构成,到了年底变为1位鹰派、2位中立派和1位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