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跑量再精选,人脉方能从量变到质变

发掘人脉,经营交情,出现贵人——卡耐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如此概括完整的人际关系。由此可知,经营人脉的第一要务是先发掘人脉,然后才有可能打造精华人脉、找到可襄助自己成功的贵人。所以,先跑量,即尽可能认识更多人,再从中精选值得维持的人脉关系好好经营,我们的人脉网络自然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朋友多,路好走

常言道,朋友多了路好走,这道理尽人皆知。日常生活里,朋友多,办起事来也相对顺利,小到吃饭埋单时打个折扣,大到去外地旅游时有人引路陪同,处处展现着朋友的力量。

从发展事业、拓展人脉这方面看,这句话同样是金科玉律。朋友多的人,获取信息、获得机会的可能性,总是会比那些性格孤僻、惯于独来独往的人大得多。

在中国台湾,有一个叫杨舜仁的人,是著名的名片管理大师。据说,他拥有多达1.6万张名片,还特意为之建立了一套名片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管理系统,他可以只用几秒钟时间,便找出自己想要的任何一个人的资料。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我们需要这么多个人信息吗?要寻找机遇,我们只要抓住圈内的一些人脉不就可以了吗?

当然了,人的时间和精力的确有限,与其四处认识人不如好好经营现有的人脉关系。但在精力许可的情况下,人脉自然是多多益善的。而杨舜仁之所以会想到积累数目庞大的名片并创建名片系统去管理它们,是源于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

2001年,杨舜仁从一家公司辞职时,他临时起意,发出了共计3000多封电子邮件,一方面告知亲友、熟人们自己辞职的原因,一方面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照顾。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时间,他陆续收到的回信竟有300多封,其中更为他提供了全职或兼职的工作机会16个!

人脉多多益善

人脉是如此的重要,杨舜仁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也都对此做出了验证。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的鼎盛时期也还在感慨: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

纵观那些成功人士对待人脉的态度,有许多人和洛克菲勒一样,无论自己有多成功,都时刻不忘经营、保养人脉关系。而在他们的故事中,人脉关系于关键时刻展现的强大力量简直是令人惊叹的。

1993年,吴榳华刚刚从香港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时,在一家珠宝公司担任总经理。经过多年打拼,现在他的名片上已印满了各种头衔——上海香港商会理事兼公共事务副会长、香港体育会会长、上海市侨商会会员工作部顾问、沪港经济杂志高级顾问、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上海利苑金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等等。

这许多头衔意味着吴榳华事业的成功,而这份成功,与吴榳华广阔的人脉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几乎每一个头衔的背后,都有一位朋友。

1993年他初来上海便担任总经理,是通过一位香港朋友的介绍;1999年,因为朋友的推荐,他开始投资房地产,并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内部购买了十几套房产,后来陆续变现,收益可观;2000年,因为朋友的介绍,他在一家外资咨询公司出任高级副总裁;2004年年底,又是因为朋友的推荐,他负责管理一家餐馆,仅一个月时间就使得餐馆的营业额明显增长,其中由朋友介绍而产生的营业额就有20万元之多;他成为香港商会的副会长是因为朋友推荐;他每年过生日,都有上百位朋友为他庆祝;他突发心肌梗死住院,一个多小时内就有近两百人前来探望,许多朋友还担心得流眼泪……

所有成功人士对待人脉关系,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动寻找人脉、不断拓展人脉,一旦结识后,都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去相处。正因为此,他们才拥有庞大的人脉资源,并且利用这些资源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先跑量,再精选

的确,认识上万个人,不如认识一个李嘉诚。可问题是,到哪里去找“李嘉诚”,又如何让“李嘉诚”高抬贵手帮助自己呢?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量与质的问题。经营人脉,仅有数量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人脉名单里的人和自己的交情局限于只能点头打招呼、吃喝玩乐的程度,那么这样的人脉只能算是中空人脉,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全无裨益,再庞大也没有实际效用。

可是,要建立高品质的精华人脉,恰恰就要从拓展人脉数量开始。这是符合概率论的做法,当我们的人脉基数越来越大,我们遇见“贵人”的可能性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反之,假若一个人一共没有几个朋友,要从中找出“贵人”、找出机遇的概率就会更低。

尤其是人脉资源不够丰富的人,在刚刚开始拓展人脉的时候,只能是先跑量,尽量认识更多的人,然后再从中找到可以重点发展的对象悉心经营。即使是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心人脉,在可以兼顾的情况下,尽可能多而广地拓展人脉也绝非坏事。 wvcDgtJpcRjYEp861Z0m/MRUG/KrcY/lhhyy/78FOxKtv6S1+jVgL3XWQXobNL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