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社交恐惧症”,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互动的时候会产生极度的焦虑感和不自在感,会想办法逃避或远离这样的情景的状态,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势必会造成和他人的接触障碍。而攻克这一症状最有力的办法就是战胜自己,勇敢踏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社交恐惧”表面上看来是排斥他人,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它实际上是朝内的,是对自己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
很多人在和人交往时,常常顾虑太多。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而惹人耻笑,又怕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给别人留下话柄,因而患得患失,不能放开自己去交际。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很多时候别人并没有那样在意我们,而是我们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
好莱坞喜剧大师梅尔·布鲁克,在他那个年代曾经红极一时,想结识他的人数不胜数,甚至有的人站在他的面前会紧张得浑身发抖。有一次他在一家餐厅门口等人,一位矮小秃顶的男人走近他,对他说:“很抱歉打扰您,但能不能请您……”梅尔·布鲁克以为又是一个想向他要签名并且想结识他的人,于是他立即就打断了对方的话:“好,没问题,快拿纸和笔来。”那人犹豫一下,拿出了一张纸。布鲁克又说:“笔呢?”对方狼狈地摸遍口袋也没找到,只好跑进餐厅借了一支笔。这时布鲁克已不耐烦地叫着:“好了,你叫什么名字?”对方有点傻乎乎地待了一会儿,然后脱口而出:“唐,我叫唐!”
布鲁克边说边迅速地写道:“给唐。万事如意,梅尔·布鲁克。”他写完后,将纸递给了那个叫唐的人。但唐拿着纸笔仍未离去,吞吞吐吐地对布鲁克说:“您是位明星?对不起,我实在不知道,我只是想向您借几枚硬币,好去打个电话。”从此,布鲁克再也没有了架子,他终于领悟到,在陌生人的眼里,其实人和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普通人。
心理学家也曾做过一个试验,他们安排一个人穿着印了搞笑文字的T恤出席一个大型聚会,想看看众人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件T恤而对试验者指指点点,而是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几乎没有注意到那些搞笑的文字。可见,在社交场合中,不必太在意自己会给他人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大家可能都在忙着注意自己呢!
“E化”即电子化(Electronic)。现在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虽然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但也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形,原本陌生的两个人能在短信和网络聊天工具中出口成章,妙语如珠,而一旦在现实生活中相遇,马上判若两人。这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交流的习惯,也是形成“社交恐惧症”最主要的成因之一。
“温暖中国”栏目里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件实例,一个普通的药品营业员,她一个人的营业额居然是十个人的总和,而且每个她接触过的顾客对她的评价都非常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她的客户,那些客户不约而同地掏出了一封她亲笔写的信,虽然字迹不算漂亮,但是言辞恳切,信里详尽地说明了药物的使用方法与各种禁忌。洋洋洒洒数千字,都是她下班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当记者问她:“难道你不会使用电子邮件吗?”她说:“我会啊,但是我怕万一顾客不小心删掉了,或是年纪大了,不太会使用电脑那该怎么办?”原来,只要是有可能,对于对药品有疑虑的用户,她都采用登门拜访的方法来消除客户的顾虑,临走时,再把自己亲手写的“注意事项”交给对方。
所以说,在社交场合中一定要切记,既然想拓展人脉,就不要怕麻烦,凡事亲力亲为,能面对面接触的,就绝不使用电子产品沟通。有时候,消除“社交恐惧”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直面恐惧。只有战胜了自身的恐惧心理,你才会发现,面对面的接触比起使用电子产品的效果要好得多。
想要克服社交恐惧,首先要从接受自我、坦然面对自我开始。所谓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太担心自己的缺点会影响和他人的交往,或是会被他人嘲笑,要知道人和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坦率。
另外,下面几个方法也可以试一试:
1.深呼吸,或是打一个哈欠,让身体得到舒展,也可以让紧张感得以减轻或消失。
2.散散步,放松心情,并提醒自己焦虑状态只是暂时的,一定会消失的。
3.可以先试着一对一的交流,等自己游刃有余了再增加交流人数。
4.事先准备一些话题,可以是特定对象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般人都能接受的话题,以便和人交流时不至于冷场。如果自己不善于言谈,可以多征询对方的意见,将话语权交给对方,而自己扮演一个微笑的倾听者。
当我们通过各种技巧做好准备,并冲破社交恐惧症的藩篱后,一定会发现,我们的人脉会像淡定的心情一样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