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6 声明书

2.6.1 什么是“声明书”

先给出一个最简单的管理当局声明书给大家一点儿感性认识吧。

鉴于贵所审计本企业20×5年度财务报表的需要,尽我们所知,并在做出了必要的查询和了解后,我们确认:

1.我们已履行某年某月某日签署的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提及的责任,即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公允反映;

2.在做出会计估计时使用的重大假设(包括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假设)是合理的;

3.本企业已提供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有关的所有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4.本企业已全部提供有关重要决议、合同、章程、纳税申报表等;

5.本企业委托的审计期间发生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6.本企业不存在也没有隐瞒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

7.本企业没有隐瞒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8.本企业已如实说明影响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及分类的计划和意图。

管理当局声明书是审计师工作中一定会用到的一个东西,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声明书是审计师万般无奈之后的终极武器。在任何一个审计中,审计师都会对于有些科目和有些事项无法取得完全放心和满意的证据。这时,就会将这件事写在声明书里。声明书是审计师拟好了内容的一封信,这封信以客户管理层的口气向审计师赌咒发誓说这些事项都是真实、准确无误的。你看没看过美国电影里证人在法庭上作证之前宣誓说自己要讲出“truth,the whole truth,nothing but the truth”(中文大概可以翻译为“讲出事实,完整的事实,绝不说假话”),声明书跟那个是差不多的意思。

2.6.2 驳“声明书无用论”

我们要杜绝“声明书无用论”和“声明书万能论”两种错误倾向。声明书不是一点用处没有的,我就遇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把所有我们不太放心的事项放在声明书中要求客户签声明书时,客户的管理层一改先前对我们的审计敷衍了事的态度,将声明书的措词认真研究了半天,然后死活不签,一定要求将某些说法改掉才行。我们追问客户的管理层为什么这样改,管理层才开始告诉我们一些新的事情。所以,下次对于不太熟悉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方法的客户,我们可以先把管理层声明书这件事向客户的管理层讲清楚。君不见,美国警察在抓人时,都会先来句著名的美年达法则“子可缄言,言则为供”。

2.6.3 驳“声明书万能论”

反过来说,声明书也不是万能的。我见过一个经理,他一旦发现什么不好解决的问题,比如客户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是320万元,这个减值准备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个经理的解决之道便是把这件事写到声明书中——“我们(即客户管理层)认为,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是合理足够的。”一般客户都会同意写这句话。有了这句话,这个经理就觉得工作做到家了。在我看来,他就是受了“声明书万能论”的毒害。我曾经讽刺他说,可以把我们的审计意见也写进声明书里,只要客户管理层在声明书中说“我们认为,财务报表是真实公允的”,我们就不要做别的审计工作,可以收队回家了,审计原来这么简单啊!

可是,如果半年后,这个客户的存货跌价准备真的有问题,审计师因此上了法庭,控方律师会质问审计师:“你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做了什么工作?”这位经理会拿出声明书说:“看,我拿到了管理层的声明。”你猜律师会怎么说?“啊哈,我上小学的女儿也会做这件事。我想问你,你做了什么‘审计’工作?”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的民间故事——一个财迷拿着所谓的“隐身草”去偷东西,被人逮着了,他还拿着“隐身草”向逮他的人说:“我拿着隐身草呢,你看不见我。”

事实上,有时声明书上还真有这么一句话:“尽我们所知,我们确认,财务报表是真实公允的。”可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审计师可以什么都不做,这句话仅仅是用来明确管理层的会计责任的(见2.5.4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困惑了:声明书的内容与审计师做多少审计工作到底有什么互动关系呢?

2.6.4 不容易审计的内容才放进声明书里

我想,可以将所有审计事项大致分为“容易审计的”和“不容易审计的”。所谓“不容易审计”,是说取得恰当足够的审计证据较为困难。

哪些是“容易审计”的呢?一般来说,各类会计科目的存在性(existence)是“容易审计”的。因为,测试存在性是检查已经记在账上的东西,这个范围是已经划定的。审计师总可以通过发确认书、抽查凭证和合同、现场盘点等工作来验证会计科目的存在性。

哪些是“不容易审计”的呢?负债类科目的完整性(completeness)是“不容易审计”的。因为,测试完整性是要找到没有记在账上的东西,这个范围几乎是个无穷大。

对于“不容易审计”的项目,例如或有负债的完整性,审计师眼睛仅仅盯着账内那点东西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的目标是找出该记在账内但现在在账外的东西。有一个笑话不是说吗,酒瓶里有酒谁不会喝,酒瓶里没有酒还能喝出酒来,这才叫本事呢!同样,账里记的或有负债谁不会审啊,账里没有记的或有负债你能找出来,才叫本事呢。

审计师要与企业各个方面的关键人员面谈,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要阅读企业的有关资料和新闻,要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翻阅报告日期后发生的事情等。做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尽量扩大搜索范围,以期发现账上没有记的或有负债。当然,扩大搜索范围要注意成本效益原则,要在与这个企业最相关的方面来扩大。比如,天天晚上看新闻就不是很好的扩大搜索范围的方式,但也不能说完全无效,但天天晚上看电视剧就几乎只是在扩大无效的搜索范围了。

事实上,对于任何科目的完整性,其审计方法都是要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尽量扩大搜索范围。做这件事,是既要有经验,还要有足够的敏感性,不能对已经出现的东西视而不见。

扯了这么远,还是要回到声明书上来。对于那些“不容易审计”的项目,可能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其效果总是不能让人非常放心。这时怎么办?我们的选择有:

·在审计意见中保留意见或不发表意见,原因是审计范围受限。例如,如果企业有重大未决诉讼,审计师也许可以说,我无法验证诉讼赔偿可能有多少。

·在声明书中加上一段话,让管理层做出一个保证。

·给审计助理出Q,“你如何保证×××的完整性”,逼着他选择瞎编、哭或辞职。

通常,我会做第二种选择。

所以,如果你读一下一般的声明书模板的文字,你会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是“不容易审计”的项目。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对于“不容易审计”和“容易审计”的项目,做多少工作是足够的,做多少是不足的,做多少又是多余的、无效率的?如何判断?

2.6.5 审计师要勤勉尽责到什么程度

审计师做多少工作合适呢?要是一个一般的职业,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呗!可是审计师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它有“风险”。审计师做工作,第一位考虑的不是能拿多少钱,而是考虑风险能否被控制。

审计师的作用,主要就是资本市场的“看门狗”(英文叫watch dog)。风险呢,就是被别人起诉,说你没做好“看门狗”的工作。

我们来设想一下,审计师一旦被人起诉,上了法庭,怎么样为自己辩护才能脱身呢?

既然被起诉了,肯定是人家认为,审计师该发现一些问题而没有发现。这时候,从逻辑上说,审计师可以做如下申辩:

一是贬低自己,说自己智障,所以没发现问题。这就好像很多犯罪嫌疑人都说自己是精神病一样。但这一手大概过不去,法官也好,陪审团也好,社会公众也好,很难相信能考取注册会计师执照的人是智障。

二是抬高对手,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不是我们不小心,实在是敌人太狡猾”。这样的说法,有点儿丢面子。不过,如果社会公众能接受这样的说法,这一个坎儿也算过去了。

怎么样才能让社会公众承认“不是审计师不小心,实在是敌人太狡猾”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师的期望。要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师的期望是审计师个个都像007一样神通广大,像包拯一样铁面无私,那还真就麻烦了,“抬高对手”这一招就不灵了——你想啊,人家都把你当007了,还有谁比你牛啊?

所以,在美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给自己设定的职能之一就是多与公众交流,调整公众对审计师的期望。得不断地告诉公众:审计师也是人,不是神。按照审计准则不成文的假设前提,审计师也就是一些智商略高于社会一般水平的人,天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在财务会计和审计领域上,因此成为了专家。在执行审计项目的时候,审计师每天工作8~10个小时,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一般老百姓看了会觉得,一个孝子给爹妈干活,也不过如此了。

要是已经这样做了,仍然被人家骗,没发现问题,这也真不能怪审计师了。要是还怪审计师,他就该急了:“我给亲爹妈干活,也没这么尽心过呀!还起诉我?!你不看一看,这个骗局设计得多棒啊,都赶得上《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水平了。再有名的医生治病,也有治不了的啊。有本事你来做一遍这审计,我就不信你比我强!”

我估计,审计师要真那样嚷嚷出来的话,要起诉审计师的人也应该扪心自问了:“这个骗局设计得确实不错,让人大开眼界,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审计师确实也做了一个正常智商和正常责任心的审计师该做的事情。我去做这个审计,估计也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如这个可怜的审计师呢。看样子,不是审计师不小心,实在是敌人太狡猾。”

不过,要是控方律师能够轻易地拆穿企业的骗术,让社会大众觉得“不过瘾,不过如此”,而审计师还能被企业蒙在鼓里的话,社会大众就会觉得:“这个审计师,不是笨就是懒。天生笨或懒不是你的错,但这样子还出来混审计师这碗饭就是你的错了。那么简单的问题都发现不了,不起诉你太对不起社会了。” 6B17aA39otiJLnYFxuLOEG/0QYU79hPJJPmbLAPXP3876uQgudM/JOR+vp4g9S8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