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荀子说学习,是说学习圣王之道。学圣王之道和我们一般学习万物的知识不同,万物的知识是人不能穷尽的,但圣王之道是人可以到达的,而且是人可以知道和可以实行的。人如果懂得对待自己和对待人的人伦关系,即是人在当下已到达这个圣王之道了,所以说人能自得自足。如果人时时能知道这个道,实行这个道,即是人随时能达到和能停止,步步能自得自足。所以这也是人能自得自足之道。但自得自足不是说人实行圣王之道有一个特定的休息地方,也不是说以实行某一个特定的言行法规而自足。荀子说学习,是要能够继续进行而不停止,所以求学的人要令今日所学的比以前所学的更进一步,有所增益,才是圣王之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1,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2,其曲中规,虽有槁暴3,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 蓝: 即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可提炼出深蓝色染料。
2 : 通“煣”,用火熏烤使木材弯曲。
3 有: 通“又”。槁暴:槁,通“熇”,烤。暴,古曝字,曝晒。
4 参: 检验。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色的颜料是取自蓝草的叶,而比蓝草更加青绿。冰是由水变成的,而比水更寒冷。原本木材经绳墨校正,便是直的木材。但如果用火烘弯木材,作为轮子,弯曲度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木材再曝晒枯干,也不再变回挺直,这就是因为用火烘过木材而令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绳墨校正便会挺直,刀剑用磨刀石磨过就会锋利,而君子多方面学习,每日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高明而没有过失了。
所谓蓝草和水,不一定专指人性,也不一定专指人所跟从学习的老师,而只是指总有人先已知道,先已做过,先已学习。而青色颜料和冰,是比喻人继承先人所知道,所实行,所学习的,进而再要求有所进益的学问。要求由学习而比先人进一步,这个要求自然包括跟从老师学习而知道古代先圣王的言行,再加以效法。再根据圣王言行,反省自己,变化自己原有的性,令自己有智慧和行为无过。这些比喻都是要求学的人令自己的生命和所知,变化到和圣王之道相同的意思。
学恶乎始1?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2,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3。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5,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1 恶(wū): “恶乎”表疑问,如何,怎样。
2 数: 指学习的具体项目。
3 没: 通“殁”,死亡。
4 中声: 中和的声音。
5 微: 微言大义。
学习应怎样开始?怎样终结?答:学习的具体项目就是由读六经开始,最后是读《礼经》。学习的意义就是由做读书人开始,最后是做圣人。真正累积工夫长久,才能进入其中,学习直到死才停止。所以学习的项目会学尽,但学习的意义就不可以有片刻离开。做学习的工夫,是人,放弃学习就是禽兽。所以要学习《尚书》,是政治事情的记录。《诗经》,是中和声音的保存。《礼经》,是法制的重要成分,各类别项目的纲纪。所以学习要到《礼经》为止,这才是道德修为的极致。《礼经》尊敬文制,《乐经》中正和谐,《诗经》、《尚书》内容博大,《春秋》微言大义,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在六经之中了。
荀子所说的圣王之道,其实就是成就各类文化的人文世界之道。故而《劝学篇》说要做“真积力久”的工夫,直至死为止。因此求学的工夫,是人在生之时无时无刻不在做的,没有所谓停止。六经代表的就是人文世界中各个类别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经》。所以说荀子是最能肯定人文世界各类文化的思想家,而他所注重的也不只是经济和政治,与现代文化潮流有所不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1,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2,蠕而动3,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4,问一而告二谓之囋5。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6。
1 箸: 通“著”,附着。
2 端: 通“喘”,微言。
3 蠕: 微动。
4 傲: 通“躁”,急躁。
5 囋(zá): 唠叨。
6 向: 回声。
君子的学习,要让道理进入耳中,存在心中,散布于手脚身体,表现成为动静行为。君子微言一句,稍微一动,都可以成为效法的准则。小人的学习,把道理听入耳中,就由口中出来,而口和耳之间,只不过四寸而已,怎能够令七尺的身躯美善呢!古代的求学者,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求学者,学习是做给他人看。君子的学习是要令自己美善,小人的学习则把学问视为如禽畜的外在财物。所以那些别人没有问就告诉自己晓得什么的人,就是急躁。那些别人问一件事,就告诉别人两件事的人,就是唠叨。急躁是错的,唠叨也是错的,君子应该好像回声应答别人才对。
荀子提出了学习的目的有为人和为己的分别,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还是为了让人看呢?现代人学习学问,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让人看见自己懂得什么知识,有什么才能,以便谋得一份好工作。所以一定要有学位、文凭、证书等证明自己已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不就是“求学为人”吗?没有证书,只为修养自己的学问,便无人问津了。荀子说的分别,不是当头棒喝吗?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1,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1 方: 通“仿”,仿效。
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更方便的方法。《礼经》、《乐经》记载法制法度而没有详细说明,《诗经》、《尚书》记载往事而不切近现在,《春秋》文辞简约而不容易迅速明白。仿效良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就能做到德行尊崇和认识广博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更方便的方法。
荀子固然重视经典的知识,但他更重视老师的教导。圣人之道,是人格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所以具体的言传身教,才是最直接真实的教导,这是由孔子而来的教学方法。荀子重视的各类人文世界的知识,也是要由老师来传授,不是由政治、经济来改变。所以文化是由师道传承,而非由政治经济推动。由文化传承而言,师道传统远比政治经济因素重要得多。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1,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2,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1 经: 通“径”。
2 诎: 通“屈”,弯曲。顿:上下抖动。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慕悦良师更快速的,其次才是尊崇礼法。如果向上不能慕悦良师,向下不能尊崇礼法,只不过是学懂了杂学知识,读顺了《诗经》、《尚书》而已。这样直至年老将死,也不免只是一个浅陋的读书人而已。如果要追寻古代圣王和仁义的本源,学习礼法正是必要经过的大小道路。学习礼法就好像提起皮裘的衣领,只要屈起五只手指,抖动衣服,不可胜数的皮毛就能理顺。不说礼法,只跟《诗经》、《尚书》而做,就好像比喻为用手指测量河流,用长戈来舂捣黍子,用锥子在饭壶中吃饭,都是不可以成功的。所以能够尊崇礼法,虽然未必完全明白礼法的意义,但最少是一个尊崇礼法的读书人。如果不尊崇礼法,即使明察善辩,也只是一个散乱的书生而已。
荀子重视礼,认为人要学习礼,礼能统贯起各类人伦关系,所以礼就是所有学问的纲领,即读书不只是学知识,而是学做人。如果失去了读书的原本意义,即使是熟读经典、知识丰富的学者,仍只不过是浅陋的读书人。现代的读书人如果只追求专门实用的知识丰富,便是失去了纲领,未找到荀子说的读书最重要的意义。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1,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2;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3;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1 跬步: 跬,行走时的步幅,即一步。步,左右脚各走一次,即两步。
2 涂: 通“途”。
3 桀、纣、盗跖 :桀,夏朝的暴君。纣,商朝的暴君。盗跖,春秋时传说中的大盗。
射一百支箭,有一支不中,就不足以叫作善于射箭。驾车千里,有一两步未到达,也不足以叫作善于驾御。人伦类别不能贯通,仁义不能贯通为一,就不能叫作善于学习。学习,就是要学贯通为一。学习时,一时离开,一时进入,是一般途人的学习而已。由此而学到善的行为少,不善的行为多,就成为桀纣或盗跖了。如果能够完全尽善,才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1,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2。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3,君子贵其全也。
1 非是: 不正确的。
2 利: 贪。
3 光: 通“广”。
君子知道,学习不完全不纯粹,就不足以叫作美善。所以要由诵读多个经典而贯通,由思索而贯通,效法良师的为人而相处,除去有害的习惯,保持培养良好的德性。令眼睛,不正确的不想看见;令耳朵,不正确的不想听见;令嘴巴,不正确的不想说出;令人心,不正确的不想思虑。到了自己已经极为爱好礼义时,就好像眼睛爱好五色色彩,耳朵爱好五声音乐,嘴巴爱好五味味道,人心拥有天下一样。这时,权利不能令人倾倒,群众也不能令人心意移动,整个天下也不能令人动摇。生存时由礼义而行,死亡也是因为礼义,这就叫作道德情操。有道德情操,人才能够安定,能安定,人才能响应不同际遇。能够安定和响应,就叫作成人。天可见到光明,地可见到广阔,君子的可贵在于完全的德性。
可见荀子说学习,是要学习六经,六经中特别重视礼,最后又归于跟从老师。学习向外贯通人伦类别,向内自备德性,是要完成学习完全的德性,即是圣人之学。礼是各种人伦关系的统贯,要合乎人情的仁,又要有分别事情的义。所以学礼可以统一仁义。学习又要接近有仁义的人,作为老师,才能成为真正君子。学习到最后为成人,那时就不是外力能动摇的,好像孔子的“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荀子的纯粹的学习,非今天只求职业知识的学习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