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1998年盛夏来到周刊编辑部找点事做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正处在转折的前夜。
当时编辑部在北京安定门附近的净土胡同,租的是原来雪花冰箱配件厂的车间。已经运作了两年多的半月刊,在社会上有了不错的口碑,但经营规模和收益相当有限。刊物坚持的文化立场、思考角度和资讯处理方式,已经初步聚拢起一批青年俊秀,却也让经营者对前景满腹狐疑。因为几万份销量和不足百万元的年广告收入,实在不足以支付刊物在人力资源、采访成本、办公费用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刊物嗷嗷待哺,却囊中羞涩。
2000年7月正式入职的李伟,赶上了刊物正式以周刊运行的转变。虽然这种转变引起了经营结构的震荡,把周刊拖入一场官司,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跨出这一步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李伟他们这群年轻人,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又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正是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成就了周刊今天的面貌。
记得当年与主编朱伟谈论编辑部的人员时,他常常会用“费劲”和“不费劲”来区别。“不费劲”是一个含糊的说法,大致是指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稿子,立意、结构和叙述不但不走样,还每每能够出新。李伟很快就成了“不费劲”的记者。不过到了2004年,李伟离开了。原因一是当时三联的领导对刊物的管理方式有短暂的改变,二是外面刊物的力邀。对他的离开,大家感到惋惜。周刊立志要做中国巨变的忠实记录者,而如今这个年头,愿意认真思考和写字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李伟思维敏锐,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做事扎实,很有责任感,有着从事这份工作的优势。好在周刊有个好风气,不管何种原因离开的同事,彼此并无隔阂和成见,每年的新年聚会,大家仍在一起把酒言欢。酒酣之际,李伟应该会感受到大家的惋惜。
2008年李伟回到了周刊,重新承担起重大题材的报道,结果我们就见到了收入本集的这批文章。我绝大多数陆续看过,但将其中精品集中在一起,其数量之多,观察之深入,内容之厚重,还是令人惊喜。我很少在编辑部看到他的身影,只知道他为采访写作风尘仆仆地奔走四方。李伟成熟了,他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周刊的中坚。
我与李伟相识10年。在我的印象里,已过而立之年的李伟还是一个单纯质朴的人,不善言辞,有一丝腼腆。面对周围纷扰的世界,我想,单纯的灵魂,是否可以更加真切地感知复杂社会的本质,直指人心,而不为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迷惑?在李伟的文章结集付印前夕,拉拉杂杂地写下这些,希望能提供一点阅读背景。内心深处,我真正地为他高兴。
201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