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我住的酒店的窗子,可以看到竣工不久的鄂尔多斯大剧院。
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源于蒙古族男女的头饰造型,两组之间以连续曲墙相连接,既具有强烈的动感,又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歌舞特色。剧院中包括1420座的大剧场、730座的音乐厅、128座及169座数字电影厅各一个,并安装了最先进的英国哈克尼斯超巨型背投高清屏幕。
傍晚时分,有着沙漠颜色的外立面、镶嵌着宝蓝色玻璃的大剧院,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妩媚的蒙古新娘。
康巴什,蒙语的意思就是康师傅。5年多前,这里还是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小村子,人口只有1400人。而现在,一座面积超过32平方公里的新城,如魔法般从沙漠中生长出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城市中心广场的主题,那座造型独特的大剧院不过是周边7座现代建筑之一。
广场北侧是一组名为《闻名世界》的青铜雕像,用铜480多吨,共分为5个部分,反映了成吉思汗从出生到征战四方的历程。其中一座名为《海纳百川》的雕塑,反映了成吉思汗招贤纳士重用各民族人才的故事,道士造型的人物应该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丘处机。
广场的南侧排列着大剧院、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博物馆的设计造型取材于鄂尔多斯地方特有的红砂岩的结构造型,像一块不规则的蜂窝岩石。紫红的外立面与对面大剧院的黄沙色遥相呼应。
图书馆的外形就像三本立着的书,分别代表着蒙古族三大历史典籍:《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会展中心在造型设计中融入了多种体现蒙元文化的符号和元素,入口会堂是个蒙古包造型,后面的一个大会堂和三个大展厅是马鞍造型。
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城市和建筑往往与其互为表里。凝重悲壮的成吉思汗雕塑群代表着鄂尔多斯的历史;而广场另一端,锋芒毕露的现代派建筑群则象征着一段毫无规则的新历程。强劲的西北风掠过鄂尔多斯高原,粗粝的沙子扑打在绮丽而庞大的建筑上,那种感受异常奇妙——历史的变迁似乎全无过渡,无从缓冲,铁马金戈的大汗时代与现代文明只隔了一条几十米宽的马路。所谓崛起,就如同当年的蒙古铁骑,扑面而来,只争朝夕。
康巴什新城的建造源于2004年,它与附近伊金霍洛旗的阿勒腾席热镇、东胜老区互为掎角,共同构成鄂尔多斯的核心城区,控制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经济的跳跃式发展,需要更多的工业园区、更大的城市、更宽的道路、更充裕的水源。在这种背景下,老城区东胜不堪重负。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涵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作。“那时候东胜很小,只有4万人口,有句顺口溜说东胜是‘两条街、一条狗、一个警察、一只猴’。”曾涵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在当时,缺水问题就已非常严重,“每天只能一早一晚放点水”。
东胜区已经从4万人膨胀到80万人,水资源更加紧张。这里周边多为丘陵沟壑地形,扩展开发成本较高,难以承载全市今后的经济增长。这时候,距离东胜20多公里的康巴什就进入了新城区的选址方案中。这里邻近乌兰木伦河,是一片平整的荒地,开发成本低。同时与老城东胜保持了较大的距离,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按照规划,东胜、康巴什与阿勒腾席热镇将成为鄂尔多斯的中心城区,未来总共容纳130万左右的人口。
2006年大部分政府机关搬到了康巴什的办公楼中,市委书记杜梓已经把家搬了过来,春节就是在康巴什度过的,而非呼和浩特。中午公务员餐厅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装修,随着公务员小区落成,更多的政府人员也将搬家。
目前康巴什人口约2.8万人。按照规划,到202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30万。随着康巴什华泰汽车生产线的逐步完工,20多个配套企业也将陆续入驻,仅这个项目就可带来2.2万个就业岗位,约10万定居人口。在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中,约50%为生态保护区,禁止开发,每年都有10万左右的农牧民迁入城镇。未来,鄂尔多斯的总城市人口将达到130万左右,城市化率将超过80%。
空间的拓展反映了城市的变迁,只不过这种变化以“突进”的形态展开,而非人们所习以为常的“渐进”。十几个工业园区分布在沙漠绿洲上,已经形成规模,在某些村镇甚至出现了四星级的酒店,享受五星级的服务。
乌兰木伦河畔正在兴建鄂尔多斯的金融CBD。“我们的GDP已经超过了西安市,为什么不能争取成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呢?”鄂尔多斯市金融办公室主任孙建平接受本刊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