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这本小书,选了我这十几年来学术工作之余的涂抹之作。有些曾刊于一些不入时下学术检索系统的杂志,更多则发表于自己的博客,用于友朋间的互相吹捧,或寂寥时的孤芳自赏,基本可以说是学院外的书写。编纂成集时,定名颇费周折,不得已从目录中摘下一词,其含义相关篇章已有解释,此处不赘。副标题“秋水散人随笔”,倒是有点来历,须说明一下。

“秋水”者,敝人寓居的小区秋水苑之简称也。本书的篇章大多是在此构思写就的。当初选择这小区,主要是看中它的地理位置,介于中心和市郊之间,离我工作的浙江大学不远,三个校区均能在二十分钟内骑车抵达。环境也不错,闹中取静,适于隐居。数了一下,前后阳台共有十三棵树,春来开窗皆绿,秋来桂香扑鼻。夏天随便在小区走走,就能在一些老树干上发现一只只蝉蜕,如一堆堆微型的火箭助推器。若虫已经化为知了发射升空了,蝉蜕还忠实地趴在树上,指示着矢量和方向,令人感觉造化之智慧及其设计之诡异。读书读累了,抬头看看窗外,观察自然界的生灭变化,经常会触发灵感,生出一些胡思乱想来。

我斗胆猜测,这个小区的开发商还是很有些文化的,应该背过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读过庄子的《秋水篇》,知道河伯与北海的对话吧?住在安静的秋水苑里,胡乱读一些古今中外之书,渐渐悟通了“安吾命,尽吾性”的道理,灵魂中多了一份敬畏、一种谦卑,于是就不再满足于做一架学术论文机器,时不时地要翻过学院的围墙,出来透口气,读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看几本经典的或流行的电影,写些稍稍轻松一点的文字,发些自以为深刻的高级牢骚,算是在学术体制之外的江湖上逍遥了一番。于是,人就慢慢地懒散起来了,写文章也随意起来了。聪明的读者自会鉴别,收入本集中的文字,无论是读书心得,还是影评、讲演,基本是随心所欲,无系统、无章法的,称之为“散人随笔”,不亦宜乎?

西谚有云,书有书的命运。写作的本性在于转化,将可见世界中的人、事、物转化为文字,指示思考的踪迹和理解的方向。文集的本性则在于保存,将已发之文归拢在一起,便于记忆、传播和扩散。但这两者都不只是纯个人的智力活动,而是世界与大地、个人与体制间争执和磨合的产物。本文集从构思、写作、编集、定名到付梓均印证了这一点。这是先前没想到的,也算是耳顺之后的我新获得的一种精神感悟吧?

北大出版社博雅诸君,尤其是张雅秋副编审和本书责编延城城,为本文集的出版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借此机会表示感谢!友人任平兄乃当代书法名家,欣然命笔为拙著题写书名,尽管最后因书名更改而未能用上,本人还是要借此机会向他表示特别感谢!

2015年7月7日于杭州秋水苑寓所 3EGYkRnO/bgjhMMikIDfO6Unb+5BEPJuvcnpG+1eFC16cDS1URVuPH6J1/FTnu/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