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是指在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的关系。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在音律中,每个音级都被称为“一律”。
“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属于音律中的一种。
将纯八度分成12个均等部分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其中每一个部分是一个半音,每个半音的距离是相等的。在十二平均律中,半音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是全音。八度内包括有12个半音,也就是6个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由于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是相同的,所因此出现了等音。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风琴等键盘乐器中常用会到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又叫“三分损益律”,它是按纯五度的关系向上或向下推算的办法,来找出整个各个音级的精确高度。半音的任何一个音当做某调的主音来看,他们之间可以构成高度不同的12个音调。如果按五度关系进行排列,便会形成一个循环圈。这种音的关系,既有音的差异性,又具有音的协调性,是音乐中一切音关系的基础。
音可以由许多单个的音组合而成的,复合音就是由许多音组合成的音。
复合音是由物体振动时,引起不同部位的振动而产生的。如一根琴弦,当它在振动时就同时包含了琴弦的不同部位的振动。这些部分振动产生了不同音高的音,这些音又同时发出声音,于是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复合音。
将构成复合音中的各个音排列起来就构成了“分音列”。
下面以C音为例来展示一下它的分音列。
音高: C c g c 1 e 1 g 1 b b 1 c 2 d 2 e 2 ...
分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在唱谱子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唱音级的唱名,即do,re,mi,fa,sol,la,si这七个唱名。但在使用五线谱时要考虑到所唱谱子的调号的问题,这就要用到唱名法。常用的唱名法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两种。
首调唱名法是指:将该调的主音唱作“do”,其余各音按照相应的音高关系来唱,就是以相对的音高为基础的唱名方法。当调有所变化时,只需找到该调的主音即可,而不用加入临时升降记号。如F调,F音就唱作“do”,G音就唱作“re”,A音就唱作“mi”,
音就唱作“fa”,C音就唱作“sol”,D音就唱作“la”,E音就唱作“si”。
固定调唱名法是指:无论乐谱是什么调,均将C唱作“do”,即以绝对音高为基础的唱名方法。当调有变化时,音级要相应地唱高或唱低半音,但唱名却始终不变。如:不论是F调,还是
#
F调、
调,或者是其他任何调,只要遇到C音,也不管它是
#
C、
,还是
、
,一律都唱作“do”。
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是两种不同的唱谱方法,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用什么样的唱名法。一般来说,固定唱名法更适合于器乐演奏者(特别是西洋乐器)使用,而首调唱名法多用于声乐和民族乐器使用,在视唱练习中最好是两种唱名法都加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