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与过世的父亲“偶遇”

那天清晨,天刚微微亮,我系好鞋带,轻轻掩上门,就乘电梯下楼了。

化疗结束后,医生嘱咐我,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好好把身体调养起来。按照郑医生给我的养生建议,我每周至少需要运动两次,每次一小时以上,走路很好、爬山更佳,以微微出汗、气微喘为原则。

当初决定在天母赁屋居住,主要是考虑德亭上学方便,又考虑到这里位于阳明山下,空气清新,附近的公园、步行道又特别多,我要出门散步、爬山,极为方便。可是,谁也没料到,其实是冥冥之中一条看不见的线索,把我一路牵引过来。

从住处到我那天选定的登山步行道,只要绕过几个小公园就到了。这是也住在附近的郑医生推荐给我的步行道,他觉得坡度适中,树荫也很多,走起来不会太累,又能得到锻炼,对我是很合适的。照着谷歌地图的指引,我下了车,转过一个弯道,就开始爬坡上山。

这是沿着台北盆地边缘,从阳明山系的纱帽山鞍部迤逦而下的一条步行道。一大早,来爬山的人已经三两成群,一边走、一边聊,好不热闹。我一个人,虽然不急不赶,但为了走出一身汗,还是加快了脚步,尽量走得快些。

尝试了几种运动方式,我开始学着每周爬山两次,同时让自己放空。(陈之俊摄)

一路走来确实舒畅,绿荫如盖、清风送爽,堆满落叶的泥土路,踩在上面,心里是很踏实的。有位自然疗法医生说我之所以会得病,跟我长久不接地气有关。原来接地气的感觉是这样,好像人自然而然就平和了,心里没什么波澜起伏,就是一步接一步,持续向前。

才走没多久,我已经一身的汗。心想下回应该邀先铃一起来,她也该锻炼锻炼了,前段时间,我生死未卜,她默默扛起所有的责任,把自己都累坏了也不让我知道。

想到她,看看手机,她跟德亭应该都起床了,我这时候下山回去,说不定可以赶上跟她们一起吃早餐。

地图上显示,我不必走原路下山,这山道就有这点好处,在山上不管怎么绕,都可以找到下山的快捷方式。我按指示走到三岔路口,一路缓坡,顺势往下,在枝叶掩映中,山下的屋脊房舍越来越近,一栋黄色琉璃瓦的建筑映入眼帘,我怎么觉得它十分眼熟?

“啊!慧济寺!”我吓了一大跳!我怎么会走到这儿来了!

我想起来了。没错,就是这儿,慧济寺,这是父亲灵骨所归之处。我居然走到这儿来了!

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只要回台湾,我一定会抽时间过来看看,但每次都是从台北市区搭了车子过来,来去匆匆,加上我对台北的方位也不熟,根本没想到我现在住的地方会离父亲这么近,更没料到我病愈后运动保健的第一条登山步行道,就环绕在父亲左右。

我沿着长长的阶梯往上,进了山门,一只老狗站在阶梯上对我摇尾巴,还尾随我进了大殿,陪我去接圣水,再默默地陪我走到父亲牌位前,直到我离开。此后我每次来,它就像是寺院里的知客僧一样,殷勤而又沉默地接待我。

我的脚步很轻,心也放得很轻很轻,绕过大殿,径直来到安置灵位的后殿。才一小段路,却像是闪身进入一个时空隧道,来到一处分不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恍惚、迷离之境。

冥冥之中,我无意识地走到了父亲灵骨所归之处,想起这病中一切,或许其中真有深意 图片来源:纪录片《向死而生》

我先向主位的地藏王菩萨行礼,墙壁上贴着照片、写着姓名的牌位,像是神灵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从高处俯视我。我在父亲的灵位前合十默祷,霎时间,一股说不清楚的滋味从胸口翻涌上来,止不住的泪水奔涌而出,好像把我满肚子的辛酸、委屈、疑惑和忏悔,也一起宣泄出来了。

姐姐从父亲抽屉翻出的字条,原来父亲一生勤奋,以老牛自勉

我紧闭双眼,任泪水流淌。父亲始终默默无语,但我可以感觉到他就在我前面,宽和地看着我,就像我小时候偷了钱,后来自己害怕,把钱丢在墙缝里,他却什么也没说,只问:“你自己有什么感觉?”我没想到父亲会这么问,愣了一下就哭着说:“我对自己挺失望的。”他让我哭了一会儿,才拍拍我,轻轻地说:“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

父亲一生谦和,淡泊名利,印象中的他总是伏在案前奋笔疾书,像头老牛似的勤奋不辍。他过世后,姐姐在他的抽屉中找到他自己手书的:“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一想到这句话,就忍不住心酸!在那样的时代,他这样一个心怀万里的男人,一方面要无微不至地照顾与关爱妻儿子女和学生,一方面还有未竟的宏图远志,他是怎样寻求其中的平衡,又是怎样谨守个人的界限,清廉自持、乐而忘忧的呢?

如今我站在父亲灵前,除了惭愧,还是惭愧!

但冥冥之中似乎有某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我刚刚病愈、准备重新出发之际,把我带到父亲面前。让我一方面疗愈身体的疾病,一方面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做深切反省;让我虽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还有补过改善的机会。这未尝不是父亲在天之灵的庇荫! X16WpOj2tKYgX5M4HXXheeKGF7vsPOei+jvM8DdL+Bvu6G/85B5+awJfkpHHRf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