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楼梦》第一回曾声明其非“伤时骂世”之作,当然隔壁阿二都知道这是“此地无银”。不过,真见到这“银”的,其实寥寥,近世更乏其人。现今有些学问家发掘“淫”字最有一套,谈到银子更是两眼放光,书中的真“银”却未必识得。红楼的地下之“银”历经岁月泥土侵蚀,早已锈迹斑驳,如今愈发埋得深,正所谓“红学愈昌,红楼愈隐”。要把《红楼梦》中的“银”发掘出来,是急不得的,所谓欲速则不达,上策乃是从微入宏,循序渐进——先对“此地之银”一点点地剥光锈迹,拿最浅显处给人鉴赏,然后再大家一起慢慢把整块“银”抬出来,才是正道。倘若性急失措,学术不成,岂不枉费一番笔墨,又误了老曹之谆谆教诲?那么从何剥起呢?想到世人最喜骂人,红楼骂人最甚,于是便有了这篇作文。

骂人也是一种艺术。红楼文字精巧细腻,即便骂人也骂得曲折迂回,别致新颖,非一般粗鄙文人能做到。《红楼梦》恨意通篇,刀凿斧刻,睚眦尽裂,不仅伤时,而且骂世,骂得极其恶毒,极其悲愤,只是骂得够巧,骂得够妙,藏得也够深,以至于有些人被狗血淋头还拍手叫好,称功颂德。足见作者文字之高明,骂功之深厚。

《红楼梦》骂人,有笑骂,有怒骂,有人前骂,有背后骂,有真骂(如骂薛蟠野蛮),有假骂(如骂“醉金刚”倪二泼皮),有虚赞而实骂(如第六回写王熙凤穿着一身珍奇鼠皮及第十一回王熙凤“探望”秦可卿归来路上赏景一段),有似骂而实夸(如第九回骂茗烟“第一个爱惹事”),林林种种,分析起来也是十分劳神的事。如今就另辟一类,简单一些,以其藏得深浅分成四种:全明骂、半明骂、半隐骂、全隐骂,并在最浅显处拣出三两故事,翻译解释,供大家赏玩。至于更多更深的骂及至骂中所涉更深意味,放在日后的《红楼梦》解读工作中予以逐步详明未为晚也——因其牵扯《红楼梦》解读方法乃至学术立场、观点之类,一句半句说不清楚,在此反而不如就骂论骂,大家图个热闹痛快。

其一,全明骂。 贾政骂宝玉“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物”“作孽的畜生”,贾母骂宝玉“孽障”,王夫人骂宝玉“扯你娘的臊”、“放屁”,还有文中常见的什么“小妇养的”“老货”“蠢才”“猴儿崽子”之类,都可算是全明骂。据统计,《红楼梦》明骂之语超过140余处。但这些真正的全明骂,虽然花样百出,其实没什么深意,也没什么可讨论的。我看其他小说,《三国》《水浒》《西游》等等也经常骂人,骂得也很精彩得体。

其二,半明骂。 这个就有点意思了,虽然也是明骂,但很多人都能读出一些指桑骂槐的味道。事实上,指桑骂槐倒在其次,最有意思的是这种骂必须通过索隐,找到隐去的真事,才能知道他骂谁,骂的是什么。如果光看正面故事,依着他的骂去推想,必会想出好多淫艳故事来——但却是个歧途,弄不好读者自己还会惹骂上身。

典型的半明骂是焦大之骂: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杂种王八羔子们!”“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此骂精彩绝伦!引得后人颇多遐想,颇多猜测,颇多讨论。好多人从“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出发,浮想联翩什么帐帷之中贾珍秦可卿翻云覆雨,还捕风捉影什么“更衣”“遗簪”情节,坚决要把贾珍、秦可卿通奸等事落到实处。不过这类所谓学问真的想歪了,猜错了,搞出来的东西实在是自误误人,——又教坏多少良家子弟!

事实上,焦大这段骂是必须要索隐出“真事”后才能明白的。在中国士人传统观念中,家国天下,家国一体。在此意义上我们来理解《红楼梦》作者,其实可以看到:荣国府谐音“戎国府”,指清(金,史称后金,源自东胡肃慎,古代为“夷狄蛮戎”之属),所谓贾代善,谐音“假代膻”,乃寓“夷狄腥膻”之意——明清易代,“夷狄”入主,明遗民指其“腥膻中原”;宁国府谐音“明国府”,指大明,贾代化谐音“假代华”,代指“中华”而已。荣国府王熙凤带大堆人来宁国府串门,就是象征清军大队人马入侵,在宁国府吃喝玩乐、打“骨”牌,就是掠夺、杀人,发动战争。最后派焦大去送人,就是象征奸臣要明朝廷边关将领承担败战罪责,背黑锅。至于那些骂,就是忠臣将领对奸臣贼子的骂了。奸臣们为了封住骂声,派奴才拿马粪驴屎塞嘴,象征奸臣罗织罪名,陷害忠良,愚蒙民众。

采用象征手法实现“真事”之隐去,乃是《红楼梦》基本也是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以家事写国事,寓国事于家事,以家庭琐碎、吃喝玩乐隐喻国事变迁,便是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在一些坚决不肯承认《红楼梦》隐去“真事”,或无法理解《红楼梦》是怎样隐去“真事”的人来说,这种认识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但理解了原著者的艺术手法和“真事隐去”的苦衷,就觉得《红楼梦》真是精妙啊,作者真是高明啊!

进行索隐后,回看这段故事,就会知道焦大作为忠诚的老仆人,乃指国家忠臣良将,他骂的正是那些作奸使佞、欺君误国的乱臣贼子。具体来说,此骂约略指熊廷弼之骂。如果当初老曹把“焦大”直接写成“熊大”,也许今天我们进行索隐还会比较浅显容易些。

(历史真事)熊廷弼,少时家贫,放牛为生,刻苦读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后以才能擢为监察御史。《明史》称其“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惨败,在辽东失去优势。战后,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前辽东经略杨镐也被熊廷弼逮解进京下狱。熊廷弼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督造军器,修缮城堡,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卓有成效。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沈阳,熊廷弼亲自督阵,击退后金,辽东局势逐步稳固。明熹宗初立,杨镐的叔父杨渊怪熊廷弼不肯保奏杨镐,联合御史冯三元、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疏弹劾熊廷弼,诬陷熊廷弼在边地假名增税,勒索小民,误国欺君。明熹宗逮熊廷弼入狱。左辅杨涟上疏挽救,熊廷弼才得以免死。朝廷以袁应泰取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但不到一年时间,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明熹宗再度起用熊廷弼,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二度经略辽东。朝廷同时擢王化贞为巡抚。王化贞拥重兵守广宁,而熊廷弼则徒拥经略虚名,仅有数千军士。王化贞虽有胆略,但他对后金的军事力量估计不足,主张主动出击。朝廷上争论的结果是支持王化贞而放弃熊廷弼的以守为攻策略。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五万人马,分三路向河西进攻。王化贞调出广宁、闾阳守兵去攻打后金军队,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同时后金方面派入广宁的间谍孙得功挑起了兵变,打开城门迎接后金军队,王化贞狼狈逃出广宁。熊廷弼认为事已不可为,遂撤回山海关,山海关以外的整个辽东遂完全被努尔哈赤占领。消息传至北京,上下大震,“京师戒严,士大夫日夜潜发其币南还,首鼠观望”。丢失辽东成为熊廷弼一大罪状,但熊廷弼被杀主要还是由于魏忠贤等奸党陷害。天启初年,东林党人和魏忠贤阉党斗争激烈。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大兴党狱,并乘机诬陷东林党人接受熊廷弼贿赂,还编造伪书《辽东传》陷害熊廷弼,说“此书为熊廷弼所作,流传市上,希图为自己开脱”。阁臣黄立极建议“夜半片纸了当之”,意图通过杀害熊廷弼来打击东林党。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被冤杀,传首九边,死前写的守战策疏也被毁弃不报。御史梁梦环诬告熊廷弼侵盗军资十七万余两,追抄其家产。然而事实上熊家十分清贫。熊廷弼长子熊兆圭不堪受辱而自杀,其女熊瑚愤激过度,吐血身亡。 K2OiDFwAcINmQFwLFcqG5Mg7b3oNbn0D5x++qqy+UhWRsbM9Np9KHbvupaJ0Zd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