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经营企业,要处理好与两类人群的关系:一是企业员工,即企业的内部客户;二是真正的客户,即企业的外部客户。
针对内部员工,老板需要激发员工的动力,让员工按照企业希望的方向做事,完成设定的目标。因此,老板需要研究内部员工需要什么,如何思考,如何激发他们,如何提升他们的能力顺利完成预定的任务,达成目标。为此,老板需要设计相应的薪酬体系、绩效体系、人员培训体系、文化体系、股权激励等方案。
老板经营企业,要处理好与两类人群的关系:一是企业员工,即企业的内部客户;二是真正的客户,即企业的外部客户。
针对外部客户,老板需要分析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如何设计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让他们在企业的平台上持续消费企业的产品。因此,老板需要设计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销售技巧体系、经销商管理体系、终端销售体系等方案。
回到原点,老板经营企业始终是在与人打交道,老板关注的核心点在于人们是如何进行思考的。那么人们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呢?
会卖的卖感觉,不会卖的卖功能!商场上,同样是一块手表,为什么有的只能卖几百元,有的能卖几千元,而有的能卖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呢?能卖到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手表,显然已经脱离了卖功能的级别。很显然,商家为这块表注入了时尚感、前卫感、尊贵感等。当商家将感觉卖给客户的时候,它就无价了,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运作规律,顺利实现产品的高价销售。
俗语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比起商家绘声绘色的描绘,客户更习惯于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当商家滔滔不绝地向客户介绍产品,描绘了一些性能后,如果始终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让客户看到,那么遭到客户的拒绝就是必然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把好的一面让客户看到、感觉到。这就像卖房子一样,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堆,还不如带客户去亲眼看房感受一下,这样客户更愿意掏钱购买。
一句广告语反复出现在面前,我们就很容易把它记住了。一位美女从面前走过,很多人的眼光就会被她吸引。人是有注意力的动物,注意到什么,就会比较关注什么,从而折射出人的所思所想。
一名工人将手划破了,他并没有注意到,还是继续工作,也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休息的时候,他看到了血迹,发现自己手被划破了,迅速体会到了疼痛。可见,人的感觉会被注意力影响。
在国外,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创意:夕阳刚刚沉入地平线,城市的广场上就聚集了很多休闲的人。广场中间摆放了十几辆脚踏发电车,非常显眼。一名游客上去踩了几下,一束白光迅速向前窜出,犹如闪电。很快,第二名游客也上去踩,也同样发出一束白光……不一会儿,脚踏发电车迅速被游客占领,十几束白光将前面20米远墙壁上的投影屏幕(LED)照亮。
这时候,LED上竟然出现一名身材苗条的美女。她随着游客踩动脚踏发电车的节奏而不断跳出各种各样的舞蹈。美女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广场上所有人的目光。当大家围观时,LED上的美女还出现脱衣的环节,引爆全场一阵阵惊呼声。就在LED上的美女将要脱下最后一件衣服时,屏幕上打出一家公司的内衣广告,停留在那里。
这竟然是个内衣广告!这个广告做得非常成功,其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在于,充分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调动全场气氛,并在最后将观众注意力引导到内衣广告上,迅速“秒杀”全场。
可见,注意力可以成为商家追求的一种经济方式,它是实现产品购买的重要一环。
人们喜欢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生活,而不喜欢改变。尽管人们喜欢追求新奇的东西,但是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很容易左右现在的行为方式。乔丹之所以篮球打得好,并不是因为他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投篮技巧,而是因为训练了自己投篮的习惯性动作,并让这种习惯性动作扎根到潜意识里。为什么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速度那么快?因为他们长年累月都在训练这一个动作。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还是对此心存怀疑,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比如,一个人想学篮球,把姚明请过来当教练。姚明非常认真地向这个人传授了自己的篮球打法,这个人也认认真真记录了好几个笔记本。几天之后,姚明走了,这个学篮球的人去篮球场实践他教的打法,结果发现自己一直在场边徘徊。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没有好好训练自己打篮球的习惯性动作,即使自己脑袋中有再多的篮球知识,也是没办法打好篮球的。
同样,企业经营也要顺应人的行为习惯。例如,中国人驾驶,习惯了方向盘在左边,欧美汽车企业要进军中国汽车市场,就必须把方向盘设计在左边。中国人喜欢中秋吃月饼,那么商家就得在中秋节前提前准备。假如我们用电脑用了十来年,一直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这时突然换一部iOS操作系统的苹果电脑,很多人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使用了。因此,产品营销要顺应人的习惯,满足人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占便宜,而不喜欢被占便宜。比如,商家想把一件产品以800元的价格卖给客户,最后双方以400元的价格成交。这时,客户会觉得占到了便宜。基于这种方式,商家会设计各种各样让顾客感觉占了便宜的方式,如赠送、打折、抽奖、促销等。
当然,上述方式用得频繁了,人们就可能体会不到占便宜的感觉了。这时候,商家需要思考更多新的方式,而且这些方式最好能超出客户的期望。在这方面,海底捞做得比较到位。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流传甚广的“送西瓜”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顾客去海底捞吃饭,用餐完毕,还剩下一小块西瓜没有吃完。因为西瓜比较美味,深得顾客喜欢,又本着不浪费的原则,顾客要求服务员打包。服务员回答,切开的西瓜不能打包,会影响品质。于是,顾客就准备结账离开。没想到,等顾客结完账后,服务员抱着一个完整的西瓜送过来,并告知没切开的西瓜可以免费带走。顾客大感意外,当场“中风”。
当然,这里说的“中风”并不是真的发病,而是指商家服务大大超越了客户的期望值,让客户体会到自己是真正占到了便宜。这样到位的服务会不会吸引客户再次光临?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