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72年的中国,天灾民变,内忧外患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大明帝国已传八帝,国祚一百零三年。这一百年间,人才辈出,风起云涌,力挽狂澜的有、盖世无双的有、英明操蛋的也有,总之不断变化,推陈出新,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岁月里,王氏祖坟上的庄稼割了一茬又一茬,直到成化八年,终于冒了青烟。

大明一代,最犀利的人物登场了!

没错,他就是王阳明,一个凶猛的圣贤。

成化八年是龙年,这一年虽未发生江山易主的重大事件,但要说流年不利,一点也不过分。中华大地如大海汪洋,时时刻刻,波涛汹涌。

正月,兵部尚书白圭给宪宗朱见深提交了一份军事计划,集结十万兵力,对直接威胁帝国北疆国防安全的鞑靼进行主动出击,朱见深同意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国家的一次军事行动,牵涉甚广。当时河南、山西等地在闹饥荒,百姓饿死的挺多,但该交粮交粮,该交税交税,无条件支持国家军事行动。五月份,兵力集结完毕,总督王越率兵出征。王越算一号人物,日后他的坟墓正是由王阳明督造的。很明显,这次军事行动雷声大雨点小,得不偿失,仗一直打到次年九月份才算结束。战果是重创鞑靼,使其向北迁徙,不敢进犯,得数岁之安。

王阳明头像

还是在这一年正月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兵部准备对外族用兵的同一时间,四川荣县爆发了农民起义。这场起义规模不大也不小,持续时间短,又很快镇压平定,所以也容易被人们忘却。

五月,安南(今越南)越界。宪宗时黎灏为安南国王,过了两天消停日子,自负国富兵强,出兵进犯广西、广州,以图云南。兵部以军事外交手段力阻进犯。后来这厮也没消停,成化十五年又来了,守臣力阻,出来晃悠一圈,又回去了。

七月,天灾频临,东南沿海地区遭遇特大洪水袭击,看规模应该是百年一遇。波及杭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五府,淹没禾田、冲毁房屋、农畜牧业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直接死亡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余人,失踪无算。

北击鞑靼、川蜀起义、南阻安南、东南洪水,民变、天灾、内忧、外患……国祚一百零三年的大明帝国,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王阳明就在这样的年头里诞生了!

故事要从一个神奇的梦说起。

王阳明出生在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明属绍兴府,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前贤虞世南、谢迁,后辈钱德洪、黄宗羲、叶宪祖等均出于此。

余姚恰在此次洪水袭击范围之内。老王家幸运地躲过了水患,可爱的洪水猛兽并没有冲毁这个家庭的希望,只是略有些焦急和担忧。因为王阳明母亲郑氏的预产期大约在五月份,结果没生。等到了七月,洪水来了,带走了两万多人的生命,留下无数不完整的家庭,残破的、狼藉的、痛苦的。王阳明父亲王华痛苦,祖父母更痛苦,爷爷奶奶想见孙子的殷切期望远远大于王华盼为人父的愿望。

眼瞅要过了九月,儿媳妇那儿还没动静。王阳明的奶奶岑氏相当着急,儿媳妇郑氏怀孕十四个月,孩子还没生,太不正常了。早产儿常见,晚产儿不多见,疏于正常的即是病态。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晚产对胎儿坏处颇多,体重大、成活率低、寿命短、易患肺疾——最后王阳明恰恰死在了肺病上,与他晚产四个月不无关系。

老太太受不了煎熬,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终于她做了个梦,很玄乎很浪漫。她梦见衣着华丽的神仙敲锣打鼓,踏云而来,给她送来一个孙子。老太太高兴,一乐乐醒了,忽闻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王阳明就这样神奇地诞生了!时间为成化八年九月丁亥日,公历纪年1472年10月31日,龙年。

王阳明的出生无疑给这个灾区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精神之慰藉,全家沉浸在一片喜悦中。岑氏又将自己做的梦告诉了大家。爷爷王天叙老先生,在当地非常有名气,算是民间特级教师,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的号——竹轩翁。他听后,觉得妙不可言,既是从云中来,那么小孙子干脆叫王云吧!故事迅速传遍乡里阡陌,乡亲们尤感神奇,王云出生的那座房子也被称之为“瑞云楼”,成就了“瑞云送子”的美丽传说。瑞云楼今在余姚市,原址焚毁于清乾隆年间,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四年后,王阳明的重要弟子钱德洪也出生在此。

王阳明的第一个名字“王云”,叫了五年,后来改了,因为不改说不出话。

王家是出过“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新建伯”的官宦家庭,这些都是荣誉头衔,没什么实惠的东西。在本朝,老王家并未出现响当当的牛人,顺着族谱往上数几代,那叫一个震撼。王阳明的家族是有着“中华第一望族”之称的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对政治、文化的影响以及辉煌程度,灿若星河,其他任何一个家族难及其项背,没法子相比。

琅琊王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姬晋天性聪颖,直言不讳,因直谏被贬为庶人,三年后去世。姬晋之子宗敬后官至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辞官致仕了,时人称呼他为王家,于是以王为姓,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祖先。九世孙王翦,以及子王贲、孙王离俱为秦国名将。尤其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立下了盖世功勋。到了秦末,王离长子王元为避战祸,迁徙到琅琊郡(今山东省胶南市境),是为琅琊王氏开基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达到了顶峰。

魏朝时,王祥(官至太尉)、王览进入帝国政治中心,家族也兴盛起来。再经过东晋实际建立者王导(王览之孙)等子孙的努力,王氏家族一跃成为东晋的主要政治力量,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说……门阀士族,辉煌至极,文臣武将,名人辈出。

从汉至唐,王氏家族光宰相就出了九十二人。其他世家出名人都论“个”,几百年出那么几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琅琊王氏则论“批”,名人一批一批出现并涵盖各个方面,随便叫出一个,均在历史上文化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孝子王祥,《二十四孝图》第十八篇“卧冰求鲤”讲的就是他的故事,载于《搜神记》;名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其故事载于《世说新语》;书圣王羲之(王览一脉)最能代表琅琊王氏的家族文化,族人其他书法家有王导、王献之、王珣、僧智永(唐朝时期,出家人)。

王羲之少时随父王旷先后徙居建康、山阴(今天的南京、绍兴)等地,从此琅琊王氏在江浙地区扎下根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赞叹的便是琅琊王氏和东晋谢氏两大文化家族。盛极必衰,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家族的辉煌唯憧憬敬仰。在历史的长河中,琅琊王氏从帝国中心走向平民阶层,从世家沦为百姓。王氏在朝代更迭兴亡中,辗转迁徙,颠沛流离。

琅琊王氏家庭文化代言人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

元末明初,一个算卦的打破了老王家平静的生活。

王阳明六世祖王纲对易学研究甚深,苦于天下大乱,报国无门,只好捡《易经》最常用的那门手艺——卜卦算命,以此养家糊口。王纲的忽悠水平放在今天也是大师级别水平,出去招摇撞骗,完全不在话下。王纲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诡异,喜欢往深山老林渺无人烟的地方钻,碰到他一次就像白日见鬼似的,相当不容易。这也算一种营销手段吧。人云亦云,王纲的事迹口口相传,以讹传讹,名声愈来愈大,俨然半仙也。

某次,王纲遇到了“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的刘基,今天我们习惯叫他刘伯温,也是个算卦的。两个神汉相见恨晚,彼此捧臭脚,说将来皆能名垂青史永垂不朽云云。刘伯温见王纲长得风神俊美,谈吐儒雅不俗,当即与之结交,并提议天下大乱,男儿志在四方,吾辈当闯荡江湖,立不朽之宏业。王纲没吱声,好酒好菜招待了他,然后把他送下山。王纲表示名利于我如浮云,希冀老死山林,品尝“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精神食粮,日后兄弟飞黄腾达了,千万别回来找我。

刘伯温以为他说的是客套话,并未在意。没想到多年之后,刘伯温果然发达,成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席智囊。刘伯温想起当年算卦的王纲,于是向朱元璋举荐。此时,王纲已年逾古稀。朱元璋见到王纲时大为惊诧,七十多岁的人,驻颜有术,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遂让王纲担任大明帝国兵部郎中,官阶正五品,相当于国防部司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王纲愿意不愿意,生拉硬拽到朝廷当官,老死山林的夙愿被刘伯温那个嘴欠的给打破了。

王纲“晚节不保”,霉运自从他被强行拉到朝廷当官便如影随形。时逢广东民变,王纲负责平叛部队的后勤补给。王纲与儿子王彦达一同上了前线,在运粮的路上王纲被叛军强盗杀害。强盗还威胁王彦达,要求他入伙。王彦达正气凛然,哭了一通,请求速死。叛军首领被王彦达这种精神所感动,把他放了回去。

王彦达用羊皮裹着父亲的尸体回到了京城,朝廷见此大为赞叹,正好可以树立典型,以振军心。王彦达拒绝了,他心里不是滋味。强盗尚且被他的精神感动,朝廷竟然无动于衷,简直比强盗还强盗。他们本在余姚老家过着平静的生活,朝廷一纸任命书,改变了王氏家族的命运。王彦达对皇权极度痛恨,反正死的不是他们的老子,没人能体会他凄惶的心情。王彦达自此默然一生,心灰意冷,临死前对儿子王与准说了三个字:“勿做官!”哀莫大于心死,这三个字包含了他对朝廷对政治对仕途的各种鄙视与反感。

此时,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王与准一方面秉承父命,一方面避乱政治,隐居在老家余姚,不复出焉。王与准不是吸风饮露的神仙,他还得吃饭,于是重操爷爷卜卦相面旧业,混口饭吃。

王与准天性聪敏,时间一长,名气逐渐大了,绍兴府内孺妇皆知。朱棣践祚,一手炮制方孝孺案寒了天下文士的心。为挽回这一局面,朝廷在全国范围内搜索饱学之士,补充国家公务员队伍。但凡会诵个“床前明月光”的主儿,只要是活的,全部挖出来做官。名震绍兴府的王与准自然在名册之内。王与准坚决不出山,地方政府二话没说,直接抓人。去不去不是你说了算,名额有限,国家强制,即便你不能出仕,家里总要有个人去做官,比拉壮丁还邪乎。抓人去做官,好神奇的世道。

王与准不辱父命,逃跑了,在跑路过程中摔断了腿,成了伤残人士,朝廷因此放他一马。王与准非常感激摔断他腿的那块石头,自号遁石翁,自此隐居,一心一意地研究起学问来。王与准又一想,识时务者为俊杰,个人的力量终究弱小,不能与庞大的国家机器对抗。另外,王家祖孙三代经历坎坷,中国命运也跟着天翻地覆,元亡了,明成立了,朱元璋恐怖统治结束了,朱棣践祚消停了,于情于理,也到了出仕做官的年代。就这样,王与准之子王世杰代替父亲出仕做官。

王世杰就一书呆子,除了吟诗作对之外,不会干别的,在朝廷里面没干几年,被人踢出了群,灰溜溜地回老家种地为生。母亲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痛心疾首,临死前对他说,你也没个谋生手段,若是不做官,后代子孙都得活活饿死。王世杰点点头,收拾心情重新上路。可惜,这次任命状还没有下来,王世杰也去世了。

现在轮到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登场,到了他那辈儿,祖上给他留下了一本伤痛故事集,还有一堆书。时逢天下承平,河清海晏,可是王天叙依旧隐居余姚,终身未仕。王天叙的生活十分惬意,读读书、教教学、种点竹子、编个筐什么的。隐居者未必是高人,但高人通常喜欢隐居,现在或可叫潜水。潜水时间长了容易被踢出群,隐居时间长了能够隐成名。老王家从高祖父那时开始,渐渐地隐出了名气,再经过竹轩翁王天叙继续归隐,著书立传,名气更大了。朝廷也有所表示,两世赠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

王氏家族的荣耀,即将要在王华、王阳明父子这里,绽放光彩。

2010年,波斯顿咨询公司人员表示三年之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富人从财富上和人数上都增加不少,但相对于西方延续百年的上流贵族制,所谓的中国上流社会也只是一种形容,还不是一种社会形态,一个阶层。法国媒体评论称:外国上流社会是看不见的阶层,中国“上流社会”把地位穿在身上、顶在头上,远远不具备“上流社会”的属性。

王阳明的家族是完完全全的上流社会,纵然家族衰微,但他们身上依旧流动着贵族的血液与品格。

贵族必要有钱,但有钱未必是贵族。 LG9KEuYRLOtri+PxZjT3+dXCkBTS+K3whxQP1BhoeSHPx9a3yRyHtpCqq3cIOkc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