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行人辞令有的是当时随机应变,冲口而出,大多数则是事先众人拟定好的,此篇即是如此。这篇辞令虽有强词夺理、歪曲事实之处,但结构严整,步步进逼,句法错综,雄辩壮阔,开战国纵横家之先河,对后代的檄文也有很大影响。
晋侯使吕相绝秦 1 ,曰:
【注释】
1晋侯:晋厉公。吕相:魏相,晋大夫魏锜(q í)之子。“魏锜”又称“吕锜”,故“魏相”又称“吕相”。
【译文】
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宣布绝交,说: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 1 ,戮力同心 2 ,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 3 ,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 4 ,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5 。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 6 。亦悔于厥心 7 ,用集我文公 8 ,是穆之成也 9 。
【注释】
1逮(dài):自从。献公:晋献公。穆公:秦穆公。
2戮(lù )力:并力,合力。
3天祸晋国:指公元前655年骊姬之乱。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迫使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流亡于齐、楚等国,公子夷吾流亡至秦。
4即世:去世。
5奉祀于晋:主持晋国的祭祀,指为晋国君主。
6韩之师:指僖公十五年(前645)秦、晋“韩原之战”。晋惠公依靠秦穆公的力量回国立为国君,曾答应回国后割让给秦国城池,但随即负约;晋饥,秦接济粮食,秦饥,晋却不接济;于是有秦、晋“韩原之战”。
7厥(jué):其,指秦穆公。
8集:成就。
9成:成就,成全。
【译文】
“过去自从我们献公和穆公互相友好,合力同心,用盟誓表明它,又用婚姻巩固它。上天降祸晋国,文公到了齐国,惠公到了秦国。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记过去的恩德,使我们惠公能够在晋国主持祭祀,但又没有能完成这一重大功业,反而发动了韩原之战。穆公心里后悔,因此扶助我们文公回国做了国君。这是穆公安定晋国的功绩。
“文公躬擐甲胄 1 ,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2 ,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 3 ,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 4 。文公恐惧,绥靖诸侯 5 ,秦师克还无害 6 ,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7 。
【注释】
1躬:亲自。擐(huàn):穿。胄(zhòu):头盔。
2胤(yìn):后代。按,“晋帅诸侯朝秦事”《春秋》 三传皆不载。
3怒:侵犯。疆埸(yì):疆界,边境。
4致命:拼死决战。
5绥靖:安抚。
6克:能够。害:损害。
7造:功劳。西:指秦国,在晋国之西。此指僖公三十年(前630)秦、晋围郑之事。此役本是晋文公因郑依附楚国且为报过郑时郑文公对他无礼的私仇而发起。
【译文】
“文公亲自披甲胄,跋涉山川,逾越艰难险阻,征讨东方的诸侯,让虞、夏、商、周的后裔都来朝见秦国,这也就已经报答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犯君主的边境,我们文公率领诸侯和秦国一起包围郑国。可是秦国的大夫没有征询我们国君的意见,擅自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为此愤恨,准备和秦国拼命。文公忧惧,安抚诸侯,秦军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么说来我们对秦国是有极大贡献的。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 1 ,蔑死我君 2 。寡我襄公 3 ,迭我殽地 4 ,奸绝我好 5 ,伐我保城 6 ,殄灭我费滑 7 ,散离我兄弟,扰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 8 。犹愿赦罪于穆公 9 。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 10 ,成王陨命 11 ,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12 。
【注释】
1吊:吊唁。
2蔑死我君:或谓当作“蔑我死君”与下句“寡我襄公”对。
3寡:欺凌。
4迭(yì):通“轶”,突然进犯。殽(xiáo):同“崤”,地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5奸绝:断绝。
6保:同“堡”,小城。
7殄(tiǎn)灭:灭绝。费滑:滑国,姬姓,都于费。
8殽之师:指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秦、晋“崤之战”。
9赦(shè)罪:赦免罪过,寻求和解。
10天诱其衷:意思是上天的心向着我们。诱,奖,劝勉,鼓励。衷,心。
11成王:楚成王。
12逞:满足。事见文公十四年(前613)。秦、楚合谋不成,由于楚国有人作梗且有内乱。吕相所言不过是外交辞令。
【译文】
“不幸,文公去世,穆公不来吊唁,反而蔑视我们已故的国君,欺凌我们襄公,侵犯我们的崤地,断绝我们的友好关系,攻打我们的城池,灭亡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的兄弟之邦,扰乱我们的同盟之国,颠覆我们的社稷家园。我们襄公没有忘记君主过去的恩德,而又害怕国家的倾覆,所以才有崤之战。但我们还是希望穆公能赦免晋国的罪过。穆公不答应,反而靠拢楚国打我们的主意。上天有眼,楚成王丧命,穆公因此对我国的谋划没能得逞。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 1 ,我之自出 2 ,又欲阙翦我公室 3 ,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 4 ,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5 。康犹不悛 6 ,入我河曲 7 ,伐我涑川 8 ,俘我王官 9 ,翦我羁马 10 ,我是以有河曲之战 11 。东道之不通 12 ,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注释】
1康公:秦康公。
2我之自出:指康公为晋献公女伯姬所生,是晋国的外甥。
3阙(jué)翦:损害。
4蟊(máo)贼:食苗害虫,用来比喻内奸。这里指晋文公之子公子雍。
5令狐之役:指鲁文公七年(前620)秦、晋“令狐之战”。令狐,在今山西临猗西南。当时晋襄公死后继承人没有确定,晋人想迎公子雍回国即位,并派人去秦国接他,秦康公以兵送之,后晋立灵公,反而出兵攻击秦人及公子雍。
6悛(quān):悔改。
7河曲:晋地名。在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一带黄河曲流处。
8涑(sù)川:水名。即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支流涑水河。
9王官:晋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南。
10羁(jī)马:晋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11河曲之战:指发生在鲁文公十二年(前615)的秦、晋之战。此战是秦为报“令狐之役”而发动的。
12东道之不通:指两国不相往来。晋国在秦国东面。
【译文】
“穆公、襄公去世,康公、灵公即位。康公,是我国伯姬所生,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社稷,领着我国的奸贼,前来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国才有令狐这次战役。康公还是不肯悔改,进入我国的河曲,攻打我国的涑川,侵占我国的王官,切断我国的羁马,于是我国才有河曲这次战役。东边道路的不通,就是由于康公跟我们断绝友好关系的缘故。
“及君之嗣也 1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 2 ,利吾有狄难 3 ,入我河县 4 ,焚我箕、郜 5 ,芟夷我农功 6 ,虔刘我边陲 7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8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 9 ,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 10 :‘吾与女同好弃恶 11 ,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 12 ,君又不祥 13 ,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 14 ,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 15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 16 。君有二心于狄 17 ,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 18 ,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 19 :“余虽与晋出入 20 ,余唯利是视。”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 21 ,以惩不一 22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23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 24 ,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 25 ,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 26 ,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27 。”
【注释】
1君:秦桓公。
2称盟:举行盟会。
3利:利用,乘机。狄难:指鲁宣公十五年(前594)秦国趁着晋军剿灭赤狄潞氏而讨伐晋国事。
4河县:晋地名。在今山西蒲县。
5箕:晋地名。在今山西蒲县箕城。郜(ɡào):晋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
6芟(shā n)夷我农功:指秦人抢劫收割晋国的庄稼。
7虔(qián)刘:屠杀。
8辅氏之聚:指鲁宣公十五年(前594)晋在辅氏聚众抗秦一事。辅氏,晋地名。在今陕西大荔。
9徼(yāo):通“邀”,招致,求取。
10伯车:秦桓公的儿子。
11女(rǔ):通“汝”,你。
12令狐之会:指鲁成公十一年(前580)的秦、晋之盟。
13不祥:不善。
14白狄:狄族的一支,与秦君同在雍州。同州:同在一个州。州,雍州,今陕西、甘肃全部及青海部分地区。
15我之昏姻:白狄女子曾嫁晋文公。
16受:同“授”,付与。
17有(yòu):通“又”。
18二三其德:主意不确定,反复无常。
19昭:明。昊天:皇天。秦三公:穆、康、共。楚三王:成、穆、庄。
20出入:往来。
21宣:公布。
22不一:言行不一致。
23昵就:亲昵。
24矜哀:怜悯,同情。
25承宁:止息,安静。
26不佞:不才,不敏。
27俾(bǐ):使,让。此处有“请”的意思。图:考虑。
【译文】
“等到您继位以后,我们的国君景公伸着脖子遥望西边说:‘大概应该安抚我们了吧!’然而您不肯加恩结盟,反而乘我有狄人骚扰之难的机会,进入我国的河县,焚烧我国的箕地、郜地,抢割我国的庄稼,杀戮我国的边民,我国因此而有辅氏的战役。您也后悔灾祸蔓延,而想求福于先君献公和穆公,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跟你同心同德,抛弃怨恨,重新恢复以往的恩惠,以追念前人的勋劳。’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世了,我们国君因此而有令狐的会见,您又不怀善意,背弃了盟誓。白狄跟您同在雍州,是您的仇人,却是我们的姻亲。您派人来命令说:‘我跟你去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惜婚姻关系,害怕您的威严,就向官吏下达这一命令。您又勾结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口头上答应,而心里憎恶你们,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讨厌您的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令狐的盟约,却来向我国请求结盟。明告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说:“我虽然和晋国有来往,我不过是图谋利益而已。”我讨厌他缺乏固有的道德,因此把真相公布出来,用来惩诫言行不一。’诸侯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痛心疾首,来亲近我们。我们率领诸侯来听取您的命令,只是为了请求友好。您如果加恩于诸侯、怜悯寡人,而赐给我们盟约,那就是我们的愿望,就会让诸侯安定而退走,哪里还敢希求动乱?您如果不施大恩,我们没有本事,就不能率领诸侯退走了。谨把详情全部报告给您的左右,请您的左右把利害估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