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好孩子、好学生,根正苗红,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这是雷军对自己少年时的评价。
1969年12月16日,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的一个教师家庭。仙桃也叫作沔阳县,沔阳县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排湖北岸,虽然是穷乡僻壤,但胜在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在这种环境的滋养下,雷军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时光。
雷军从小就思维活跃,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发明。有一次,他看到母亲晚上忙到很晚才摸黑点火做饭,这时候雷军就突发奇想:自己为什么不做一盏可以移动的照明灯来帮母亲照明呢?想到这里,雷军就开始动手实践了。他买来了两节干电池和一只灯泡,然后把这些装在自制的小木匣子里,再接上电线,于是,一盏简易的可移动的照明灯就做成了。作为湖区的第一盏电灯,制作者雷军自然是无比高兴。他每天晚上都提着电灯跟着母亲在灶台边转,内心满满的成就感。街坊邻居对于雷军的这份灵动自然也很喜欢,他们都夸赞雷军聪慧,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发明家。
如今的雷军虽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发明家”,但他也确实发明了很多东西,譬如小米手机就是雷军发明的所有物之一。常言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幼时聪明伶俐的雷军,在长大之后也着实打破了“大未必佳”的定式结局。
正如雷军说的那样,他从小就是“三好学生”,根正苗红。雷军9岁那年,全家都迁到了县城居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雷军插班到了附近的建设街小学读书。五年级的时候,雷军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学校为了表扬他的好学精神,给他戴上了“三好学生”的大红花。雷军母亲为了记录下他这种勤奋好学的过往,还特地收藏了他佩戴红花的那张照片,以此鼓励雷军在学习的路上继续努力前进。
雷军自然不会辜负母亲的这番厚望,1984年,雷军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学校——沔阳中学,也就是如今的仙桃中学。仙桃中学每年都为全国高校输送近千名优秀学子,学习氛围也特别浓厚。中学时候的雷军喜欢下围棋,也喜欢文学,特别是对古诗词十分钟爱。他的成绩一直排在学校的前几名,不玩物丧志是雷军发展其他兴趣的前提。
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说,仙桃中学是他向成功迈进的一个平台。“我们仙桃中学还是很厉害的。6个班的学生中,有17个人考上了清华或北大。我高二的同桌考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考上了清华。”而学习成绩一直位居前几名的雷军,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有人说,雷军当时的高考成绩远在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上,但是他因为朋友的原因选择了报考武汉大学。也有人说,雷军当时报考的是清华大学,之后也是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去武汉大学的。关于雷军与武汉大学之间的渊源,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雷军凭借优秀的高考成绩进入了武汉大学。
梦想的实现,需要知识来做铺垫。雷军小时候的梦想是希望登上灯光灿烂的舞台,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他也知道,仅凭着一时的书生意气是绝对不会成为永久的焦点的。元代戏曲家高明曾在《琵琶记》中说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想要成为瞩目的焦点,就要找到一个平台,而学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雷军看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虽然在实现理想方面有不同的方式,但他们都是想要通过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8岁的雷军在进入武汉大学之后,对自己的学习也丝毫没有放松。为了不落后于人,雷军戒掉了午睡的习惯,甚至为了方便学习,还把时间进行了以半小时为单位的分割,制订出了每半个小时的学习计划。这种严谨而勤奋的学习态度,不得不说是成就少年雷军的重要因素。雷军曾说,诸如闻一多等许多名人都是在大学中有所成就的,他也想借着大学的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
诚如所说,雷军自小便是一名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不懂知识的人是没有办法成为强者的,更不要说实现梦想了。也是在这个道理的指引下,雷军从未轻视过学习,放弃过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