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给交流营造活跃的氛围,让他人融入自己的话题中。
6.1 热情为你的人际关系加分
爱伯特·巴德曾说:“没有一件伟大的事情,不是由热心所促成的。”与人交流也是如此,热情一方面能让人感觉到你的亲切,很快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另一方面,还能为他人营造一个温馨活跃的氛围,消除对方的心理陌生感。
在美国西雅图有一家叫派克的渔铺,和梅林批发市场里所有的渔铺一样,虽然小店有自己的名字,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自从被老约翰接手后,它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盈利,而且出名。
老约翰首先改变了渔铺的整体视觉效果,他将工作围裙换为了明艳的大红色,又要求营业员改变卖鱼时闷不作声的呆板状态。他自己发明一套“呼叫”销售法,比如要求员工一边包装称好的鱼,一边清脆地叫道:
“这条大鲑鱼要和这位漂亮太太回家去啦!”
“这六只大螃蟹要装进这位先生的袋里啦!”
顾客多时,这样的语言此起彼伏,引诱路人也想进去看看,不少路人由好奇地“一看”变成了心动地“一买”。渔铺员工的心态也随着工作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脸上增添了不少笑容与活力,改变了维持15年之久的呆板容貌。
不少世界500强企业的CEO专程前往派克渔铺,以探求这小小渔铺是如何在30平方米大的地方,10年间将利润跃升了10多倍。
这家腥味四溢的渔铺,不仅顾客盈门,还吸引着世界500强企业的CEO和著名政要,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热情。
为什么热情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吸引如此多的客户和大人物前往呢?
6.2 热情的中心性品质原理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46年做了这样一个关于热情的实验。
阿希把实验的参加者分成两组,用人格特征词语向他们分别描述同一个人。在第一组中,阿希列出的人格特征词语为: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实干和谨慎。而在第二组中,除了“热情”一词被换成“冷酷”外,其他词语仍旧保留。
当这两组词被以问卷的形式分别发给两组被试时,阿希告诉他们:“这是一些我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词语,看过评价此人的词语后,你们对他的印象如何呢?请把你的答案写在纸上。”
十多分钟,被试陆续交上了他们的答案。虽然两份问卷中仅仅只有一个词语不同,但“热情”与“冷酷”的不同使得两组被试对阿希虚拟的人的评价完全不同。拿到写有“热情”的问卷的被试一致认为这个人同时具有幽默感等各种优秀品质,并表示愿意同其交往。而拿到写有“冷酷”的问卷的被试普遍认为这个人不值得交往,同时把自以为是、虚伪、脾气暴躁等各种恶劣品质全部罗列在其“冷酷”的品
质之下。
虽然预想过被试的评价会有所不同,但如此巨大的差异还是让阿希教授始料未及。在震惊之余,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热情是人的中心性品质,是一个人能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中心因素。换句话说,“热情”并非只是一个词,而是作为人的品质中最具“中心性”的好品质,它既具有中心位置,也具有光环效应。一个人只要具备热情这一品质,即可表现出更多的、让他人欣赏的品质,全面影响着他人对我们的综合判断和评价。
6.3 表达热情的心理法则
阿希的实验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热情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快速地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热情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中心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但这种品质如果只是隐藏在内心,没有表现出来,那么即使它拥有再大的魔力,也难以释放出力量。因此,要让他人清楚地感知到你的热情,就要求你掌握一定的热情传递法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自然流露
热情传递的是一种积极、自信的态度,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德国戏剧家莱辛说:“热情是尤其假装不来的。对于任何一种热情,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流畅语言,只能由自然所启发。”由此可见,无论在哪个地方,热情都具有不变的意义。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品质,是一个人独特的人格特征,这种魅力在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即不矫情也不做作,体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2)传递正面消息
正面信息远比负面信息更具有影响力。在交流的过程中,正面的信息更容易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表现出热情。
(3)传递“你喜欢别人”的信息
在与人交流之前,如果能先传达出“我很有兴趣与你讲话”,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也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更谈不上给别人留下热情的印象了。你对别人感兴趣,才能表现出对他的热情,进而激发你潜在的交际热情。
6.4 传递热情小学问
●热情能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为交谈减少阻碍。
●热情的人更容易打动他人,走入人心。
●充满热情的人,是自信、积极的人。
●热情不分年龄和国度,都具有打动人心的魔力。
●所有热情的表达,都需要自然流露。
●在表达热情中,多传递正向、积极的信息,主动表示你喜欢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