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情绪,并且每时每刻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情绪:高兴的时候就会哈哈大笑;悲伤的时候就会唉声叹气;愤怒的时候就会捶胸顿足;恐惧的时候就会缩成一团……我们一直与情绪为伴,情绪就好比是一道影子,与我们形影不离。可是,当真正问到情绪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却哑口无言,因为即便情绪日日陪在身边,我们也不曾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情绪一词来源于拉丁词语“motere”,这个词是行动的意思,具体而言它是指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驱动力,也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同时可以表示身体根据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而在生理反应上做出的评价和体验。
在我国,“七情六欲”中的“情”指的就是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在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普拉切提出了八种情绪理论,即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情绪主要分为四种: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以主体感受为衡量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如果外界客观事物满足了主体的需求和愿望,主体就会相应产生积极的情绪;相反,如果外界客观事物无法满足主体的需求和愿望,主体就会相应产生消极的情绪。每当谈及人的内心世界,总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是一个情绪起伏很大的人”。或许人们会觉得这三句话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可是,如果仔细揣摩一下,就会发现其中大有文章。
情绪与情感是不同的。在行为过程中,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对行为目标、目的的反应,而情绪是对行为目标过程的反应。就好比爱情是情感的归宿,而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情绪则是对整个爱情过程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的产生源自于人的认知经验,认识对于情绪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们做了一项实验:选择两组大学生作为实验样本,并为他们注射肾上腺素,这种药物能引起人的情绪反应,但实验员只告诉学生给他们注射的是维生素。接着令其中的一组学生置身于快乐的情境当中,另一组学生则置身于愤怒的情境当中。结果发现,那些处于快乐情境中的人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快乐的,而处于愤怒情境中的人则认为自己的情绪是愤怒的。从生理上来说,这两组学生注射了相同的肾上腺素,应该产生相同的生理反应,结果却显示两组学生的情绪感受明显不同。由此可以证明,人的认识不同会导致情绪的不同。
情绪源自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当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发生改变时,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比如小时候,我们觉得过“六一儿童节”是一件快乐的事,于是我们就会感到高兴;长大后,我们觉得过“六一儿童节”是一件麻烦的事,于是我们就会感到烦恼。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当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发生认知改变时,这个人在面对该事物时的情绪也会表现得截然不同。
情绪是在某些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感受,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紧密联系。总的来说,无论心理学家对情绪有多少种不同的解读,情绪也不过是人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它是人有意识地通过身体的变化来诠释情感的一种手段,包含着人对外在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往往能够引发人们一系列的行为和活动。
|
智慧园 |
|
罗·伯顿说过:“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