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不再只是横扫信息市场的孤狼,变身为带领中间页网站和开发者的头狼,李彦宏想做的不只有自己的事情,还想搭建一个大的生态圈。”
——李彦宏
继小米一口气发布了五款新品几个小时后,三星也举行了Galaxy S6 /S6 edge的中国区发布会。之后,2015年4月乐视手机千呼万唤终于露面。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手机厂商已经变换商业模式,从所谓的硬件产品销售商转向搭建平台生态圈,构建生态链。
其实,这正反映了未来商业的竞争趋势——最高阶段的竞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早在2010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就说过,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开放和共赢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个企业都不再是以个体为单位单独生长,而是应该共同携手,去打造一个基于开放平台的良性的生态体系。
百度从2010年开始就在践行自己对开放和共赢的诺言。当时,百度在构建大开放平台的同时,在其垂直分类产品线上构建了若干小开放平台,比如百度知道开放平台和百度地图开放API平台的上线。以百度知道为例,该平台的启动,连接起一个个知识孤岛,构成了知识共享的生态圈,从而推动一个和谐的知识社会。除此之外,好大夫在线、精品学习网、新东方在线、游久网等一大批专业网站已经加入。从运行效果来看,百度强势的技术、品牌、资源注入开始激活这些专业知识平台。
而百度地图通过开放API,除了提供领先的交通规则、路线导航等基础功能,还集合了美食、酒店、银行、商城、电影院、打车等丰富的生活服务信息。
事实上,到2015年,它与百度直达号、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钱包等产品的融合,俨然成为了连接人与服务的新桥梁。据百度15周年庆的数据统计,接入百度地图API的应用和网站超过50万个,覆盖23个行业,形成了独特的百度地图生态圈。同时,百度地图也成为百度O2O大战略的最大筹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没有着急推销产品,而是去搭生态系统,建造生态系统圈,目的是让优秀的创意在这个系统生态圈里获得更快的成长。
目前,百度的开放平台战略已经形成了一张“蜘蛛网”,这个“网”有一系列关键的节点,并随之发散到整个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用户受益的同时,也让参与到“织网”的各利益方汲取营养,共同壮大。李彦宏把这一过程比作“过河”,即在一个生态之下,百度和依赖百度流量的中间页网站、围绕百度生态的开发者们互相搀扶着过河。去哪儿、58同城、汽车之家的成功上市,已经让外界看到了这个生态圈的巨大能量。多年来,百度始终站在流量和应用的入口,俯视整个产业,为产业链上的每个利益者输送源源不断的流量和平台支持。
今天的企业如果要构建平台生态圈,一定要认清一点:“平台生态圈”不单是构建起一个平台,而是以某个平台为基础,营造出“为支撑平台活动而提供众多服务”的大系统,而关键是吸引用户并增强黏性。百度在向外界介绍其“开放平台”体系时,一直强调“一切从用户出发,以用户体验为最高宗旨”,让参与者共赢。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化,这种前提变得越来越重要。
具体来说,一家互联网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来建构生态圈:首先,找到价值点,实现立足。企业应该把持住诸多价值链中有共性的一个环节,做到相对高效,为一个或多个价值链提供更多价值,之后便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平台。
其次,在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起如技术、品牌、管理系统、数据、用户习惯等自己容易复制别人很难超越的无形资产,这样才能增加平台的可扩展性。《平台模式》的作者陈威如认为,“只有当品牌与使用者身份之间产生了某种天然的连接意识时,只有能够让用户对产品深深产生共鸣,甚至认为该品牌是自己人格特质的映射时,生态圈的第一步才算搭建完毕”。
最后,在这一平台上,为价值链上的更多环节,构建更多高效的服务,以增强平台的黏性和竞争壁垒,最终可形成平台生态圈。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米忽然发布体重秤和插线板了。
海尔是家电品牌的领头羊,多年来利用自身的所有资源为“U+系统”内的合作伙伴提供帮助:一是给予雄厚的技术支持;二是利用3万多家自有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宣传“U+系统”的最新成果;三是海尔“云贷”设立专项基金为生态圈内的合作厂商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一智慧生态圈的原则就是强调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发展。
注意,生态圈建立之后,企业也要时时关注产业趋势,关心用户需求变化,时时优化生态圈,做到未雨绸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手机游戏产业的发展,百度面临着将自身平台生态圈进行战略转型和升级的挑战。尤其是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让百度这样的巨头都没有空暇时间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开发新业务。所以,它只能通过借力国际巨头,或靠并购其他公司的形式来完成自身的战略布局。
构建平台是一种战略选择,而建设平台生态圈则是更大的战略布局。当一家企业打造出相当独特的生态圈,可以达到“1+1=10”的效果时,企业便要在“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的多方需求”的基础上,下力气去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