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启智学校已经走了30年的时间。而距离我们编写的上一本书《小糖的故事——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在自闭症、沟通障碍人士应用指南》已经5年了。当时正值启智学校成立25周年以及自闭症资源组成立3周年,我们以出版一本家长实用手册作为回馈,而这本书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让我们大受鼓舞。我们曾经想践行当年的承诺,把《小糖的故事》剩下的社交训练、视觉策略运用、行为管理等其他系列一鼓作气完成,但在这5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还需要作大量的个案研究来调整最佳的介入方案,因此续作一直“难产”,虽然目前《小糖的故事》后面的系列还未出版,但我们一直在研究和写作当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和读者见面。

而今年,是启智学校成立30周年,自闭症资源组也在前两年作出重大调整,改组成“情绪行为管理组”,我们不仅对学校的自闭症学生进行干预,还对全校有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介入,而且介入的范围扩展到班级以及家庭的支持。此刻我们借启智学校30周年运作成果发布的东风,着手整理这几年行为处理的个案资料,编写了这本《启智学校行为处理实用手册》,给特校或普通学校有需求的老师提供一些可以使用的策略和帮助,也让一直被孩子行为问题困扰的家长得到专业的支持。

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专业人员或家长对待孩子行为问题的观念能有所改变,不要主观地去看待小孩子的行为意图,也不要只以消除行为问题为介入目标,不要只以惩罚的方式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诚如我们书里这句“行为本无问题”,揭示了我们对待孩子行为问题的观点:对于孩子来说,他做出来的行为,就是最适合的行为。举个例子:一个孩子经常吐口水到老师头上,无论老师如何批评他,处罚他,这个行为的频率都没有下降。后来经过评估分析,原来孩子吐口水到老师头上,是想吸引老师关注。而这个孩子,口语能力很弱,也不会用举手、表情、手语等方式吸引老师注意,而当他吐口水到老师头上时,老师无论是批评他还是责骂他,都达到了他想让老师关注他的目的,因此这个行为一直没有减少。对于他来说,吐口水就是最有效的行为,因为他的其他能力不足,但是吐口水则是让老师关注他的最优方式。但对于老师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行为问题,因为她觉得学生不能用正确的沟通方式表达,也不会配合她,还会伤害到他人。

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行为问题,并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在于行为是否与现实的社会环境文化相违背,当孩子有强烈动机但能力有限时,行为问题往往就会出现。从这一角度说,孩子的行为问题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和能力有关,那么我们解决的,就不仅是单纯的消除行为问题,而是想办法让孩子有更适当的行为达到他的目的。

我们还希望专业人员和家长少用惩罚的方式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因为通过惩罚的方式,短时间可能会见到标的行为问题的频率降低,但从长期来看,孩子的其他行为问题会出现,并且会影响到孩子和介入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未来的介入会有不利的影响。而且惩罚的方式也不一定会短期见效果,曾经我们有一个学生经常尖叫,频率是一天30次。在还没有找到行为原因的时候,家长就贸然用“喷辣椒油”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学生尖叫,家长马上喷辣椒油,想不到此学生有味觉寻求的表现,喜欢浓味的食物,结果辣椒油成了他的强化物,到最后为了吃到辣椒油,尖叫的频率上升到一天50多次。惩罚是给予孩子行为的后果,但如果此行为后果和行为的原因没有关联,不但不会减少行为问题,还会增加行为问题的频率。

正是因为行为问题的原因非常多,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功能推导,处理、转介和追踪。因此我们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及美国专家赖铭次博士的长期指导下,形成了一套以正向行为支持方案为核心的行为处理机制。而这些年来我们应用这套机制处理了大量行为问题的个案,并总结经验编写这本《启智学校行为处理实用手册》,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专业人士和家长应对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加上时间关系,虽然我们已尽最大努力修改,但错误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本书作者:越秀区启智学校情绪行为管理组

(刘劲、刘美仪、周嘉萍、彭少健、黄绮玉、梁娟、钟利强、刘衍良、吴群娣、唐颖、刘子荃)

前言:刘劲

第一章:刘劲、刘美仪

第二章:彭少健、周嘉萍、刘美仪、梁娟、黄绮玉

第三章:刘劲、周嘉萍、刘美仪、彭少健、黄绮玉、梁娟、钟利强、刘衍良

第四章:刘劲、彭少健、周嘉萍、刘美仪、黄绮玉、梁娟

第五章:刘美仪、彭少健、唐颖、刘衍良、刘子荃、钟利强、吴群娣

附录:黄绮玉、彭少健、刘劲

特别鸣谢:谢立瑶 MSQtdQ8dBShBNC2Cw9lzH2EB5KPEd8eTtcWcG++PWPU0TkcPZ6+fLg/svSWDGg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