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导语
《孝经》共18章,逐章叙述了“孝”的诸多内涵。孝是立德的根本,也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资源。《孝经》明确提出“移孝作忠”的思想,不是要人“愚忠愚孝”,而是将小我扩充为大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孝。
同时,《孝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孝的作用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阐述。虽然仅有短短1800字,却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入门经典。
现在通行的《孝经》是唐玄宗李隆基作御注时所采用的《今文孝经》。
重点提示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天地之性 人为贵 人之行 莫大于孝
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 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谓之悖礼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
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令 又焉得为孝乎
生事爱敬 死事哀戚 生民之本尽矣 死生之义备矣
《孝经》导读
《孝经》是儒家经典中最早的一部以经命名的作品。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在为《孝经序》作注时解释了《孝经》书名的由来:“《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孝为百行之首;经者,不易之称。”
《孝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汉代《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云:“(仲尼)乃作《春秋》,复演《孝经》。”《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也有“孔子作《春秋》,制《孝经》”的说法。郑康成《六艺论》云:“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这几说都认为《孝经》为孔子所作。而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却记载《孝经》为曾子所作:“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汉人重视孝道,除了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外,汉代每位皇帝的谥号前都冠以“孝”字,其用心不可谓不深远。东汉经学家赵岐在其《孟子题辞》中也记载:“汉兴,除秦虐禁,开延道德,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孝经》在汉孝文帝时期便被提到与《论语》、《孟子》同等高度并列为官学,汉代皇室对孝道的推尊可见一斑。
《孝经》作为全面阐述孝道的儒家经典,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从战国时期起就受到高度重视,得到从魏文侯开始多位最高统治者以及历代学者共计约500人的注疏解说,并且成为历代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重要经典,也是历代儒生修身立德、为人处世的必读书。足见此书对后世影响之巨。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就是说,《孝经》之“经”,意为天下的大经大法。
《孝经》有《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两个版本。
《今文孝经》据称出自汉初,为河间人颜芝原藏,因为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书写,所以称“今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一篇,十八章。”郑玄为之作注。
《古文孝经》相传出自孔子故居壁中,因为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所以称为“古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孔安国为之作注。
当下通行的《孝经注疏》是以《今文孝经》为底本,由唐玄宗李隆基作注,宋代邢昺(bǐng)作疏。并被收录入“十三经注疏”中,成为最流行和最权威的《孝经》注本。
开宗明义章第一
孔子圣迹图·孝经传曾
仲尼居
,
曾子侍
。
子曰
:“
先王有至德要道
,
以顺天下
,
民用和睦
,
上下无怨
。
汝知之乎
?”
曾子避席
[1]
曰
:“
参不敏
,
何足以知之
?”
子曰
:“
夫孝
,
德之本也
,
教之所由生也
。
复坐
,
吾语汝
。
身体发
[2]
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孝之始也
。
立身行道
,
扬名于后世
,
以显父母
,
孝之终也
。
夫孝
,
始于事亲
,
中于事君
,
终于立身
。《
大雅
》
云
,‘
无念尔祖
,
聿修厥德
。’
[3]
”
天子章第二
子曰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
爱敬尽于事亲
,
而德教加于百姓
,
刑于四海
[4]
。
盖天子之孝也
。《
甫刑
》
云
,‘
一人有庆
,
兆民赖之
。’
[5]
”
诸侯章第三
“
在上不骄
,
高而不危
;
制节谨度
[6]
,
满而不溢
。
高而不危
,
所以长守贵也
;
满而不溢
,
所以长守富也
。
富贵不离其身
,
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
盖诸侯之孝也
。《
诗
》
云
,‘
战战兢兢
,
如临深渊
,
如履薄冰
。’”
卿大夫章第四
“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7]
,
非先王之法言
[8]
不敢道
,
非先王之德行
[9]
不敢行
。
是故非法不言
,
非道不行
。
口无择言
,
身无择行
,
言满天下无口过
,
行满天下无怨恶
。
三者备矣
,
然后能守其宗庙
。
盖卿大夫之孝也
。《
诗
》
云
,‘
夙夜匪懈
,
以事一人
。’
[10]
”
士章第五
孔子圣迹图·赦父子讼
“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
,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
[11]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
,
兼之者父也
。
故以孝事君则忠
[12]
,
以敬事长则顺
[13]
。
忠顺不失
,
以事其上
,
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
盖士之孝也
。《
诗
》
云
,‘
夙兴夜寐
,
无忝
[14]
尔所生
[15]
。’”
庶人章第六
“
用天之道
,
分地之利
,
谨身节用
,
以养
[16]
父母
。
此庶人之孝也
。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
,
孝无终始
,
而患不及者
,
未之有也
。”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
:“
甚哉
!
孝之大也
。”
子曰
:“
夫孝
,
天之经也
,
地之义也
,
民之行也
。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
[17]
之
,
则天之明
,
因地之利
,
以顺天下
。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
,
其政不严而治
。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
,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
陈之于
[18]
德义而民兴行
,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
诗
》
云
,‘
赫赫师尹
,
民具尔瞻
。’
[19]
”
孝治章第八
子曰
:“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
,
不敢遗小国之臣
,
而況于公
、
侯
、
伯
、
子
、
男乎
?
故得万国之欢心
,
以事其先王
。
治国者
,
不敢侮于鳏寡
[20]
,
而況于士民乎
?
故得百姓之欢心
,
以事其先君
。
治家者
,
不敢失于臣妾
[21]
,
而況于妻子
[22]
乎
?
故得人之欢心
,
以事其亲
。
夫然
,
故生则亲安之
,
祭则鬼享之
。
是以天下和平
,
災害不生
,
祸乱不作
。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
诗
》
云
,‘
有觉
[23]
德行
,
四国顺之
。’”
孔子圣迹图·化行中都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
:“
敢问圣人之德
,
无以加于孝乎
?”
子曰
:“
天地之性
,
人为贵
。
人之行
,
莫大于孝
。
孝莫大于严父
[24]
,
严父莫大于配天
,
则周公其人也
。
昔者
,
周公郊祀
[25]
后稷以配天
;
宗祀文王于明堂
[26]
,
以配上帝
。
是以四海之内
,
各以其职来祭
。
夫圣人之德
,
又何以加于孝乎
?
故亲生之膝下
,
以养父母日严
。
圣人因严以教敬
,
因亲以教爱
。
圣人之教
,
不肃而成
,
其政不严而治
,
其所因者本也
。
父子之道
,
天性也
,
君臣之义也
。
父母生之
,
续
[27]
莫大焉
。
君亲临之
,
厚莫重焉
。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
,
谓之悖德
;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
谓之悖礼
。
以顺则逆
,
民无则焉
。
不在于善
[28]
,
而皆在于凶
[29]
德
,
虽得之
,
君子不贵也
。
君子则不然
,
言思可道
,
行思可乐
,
德义可尊
,
作事可法
,
容止可观
,
进退可度
,
以临其民
。
是以其民畏而爱之
,
则而象
[30]
之
。
故能成其德教
,
而行其政令
。《
诗
》
云
,‘
淑
[31]
人君子
,
其仪不忒
[32]
。’”
孔子圣迹图·梦奠两楹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
:“
孝子之事亲也
,
居则致其敬
,
养则致其乐
,
病则致其忧
,
丧则致其哀
,
祭则致其严
。
五者备矣
,
然后能事亲
。
事亲者
,
居上不骄
,
为下不乱
,
在丑
[33]
不争
。
居上而骄则亡
,
为下而乱则刑
,
在丑而争则兵
。
三者不除
,
虽日用三牲
[34]
之养
,
犹为不孝也
。”
孔子圣迹图·孔子延医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
:“
五刑之属三千
,
而罪莫大于不孝
。
要
[35]
君者无上
,
非圣人者无法
,
非孝者无亲
。
此大乱之道也
。”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
:“
教民亲爱
,
莫善于孝
。
教民礼顺
,
莫善于悌
。
移风易俗
,
莫善于乐
。
安上治民
,
莫善于礼
。
礼者
,
敬而已矣
。
故敬其父
,
则子悦
;
敬其兄
,
则弟悦
;
敬其君
,
则臣悦
;
敬一人
,
而千万人悦
。
所敬者寡
,
而悦者众
。
此之谓要道也
。”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
:“
君子之教以孝也
,
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
教以孝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
教以悌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
教以臣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
诗
》
云
,‘
恺悌君子
,
民之父母
。’
[36]
非至德
,
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
:“
君子之事亲孝
,
故忠可移于君
;
事兄悌
,
故顺可移于长
;
居家理
,
故治可移于官
。
是以行成于内
,
而名立于后世矣
。”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
:“
若夫慈爱
、
恭敬
、
安亲
、
扬名
,
则闻命矣
。
敢问子从父之令
,
可谓孝乎
?”
子曰
:“
是何言与
[37]
!
是何言与
!
昔者
,
天子有争
诤
[38]
臣七人
,
虽无道
,
不失其天下
;
诸侯有争诤臣五人
,
虽无道
,
不失其国
;
大夫有争诤臣三人
,
虽无道
,
不失其家
;
士有争诤友
,
则身不离于令
[39]
名
;
父有争诤子
,
则身不陷于不义
。
故当不义
,
则子不可以不争诤于父
;
臣不可以不争诤于君
。
故当不义则争诤之
。
从父之令
,
又焉得为孝乎
!”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
:“
昔者明王事父孝
,
故事天明
;
事母孝
,
故事地察
;
长幼顺
,
故上下治
。
天地明察
,
神明彰矣
。
故虽天子
,
必有尊也
,
言有父也
;
必有先也
,
言有兄也
。
宗庙致敬
,
不忘亲也
。
修身慎行
,
恐辱
[40]
先也
。
宗庙致敬
,
鬼神著矣
。
孝悌之至
,
通于神明
,
光于四海
,
无所不通
。《
诗
》
云
,‘
自西自东
,
自南自北
,
无思
[41]
不服
[42]
。’”
孔子圣迹图·二龙五老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
:“
君子之事上也
,
进思尽忠
,
退思补过
,
将顺其美
,
匡救其恶
。
故上下能相亲也
。《
诗
》
云
,‘
心乎爱矣
,
遐
[43]
不谓矣
。
中心藏之
,
何日忘之
?’”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
:“
孝子之丧亲也
,
哭不偯
[44]
,
礼无容
,
言不文
,
服美不安
,
闻乐不乐
,
食旨不甘
,
此哀戚之情也
。
三日而食
,
教民无以死伤生
。
毁不灭性
[45]
,
此圣人之政也
。
丧不过三年
[46]
,
示民有终也
。
为
[47]
之棺椁
、
衣衾而举之
;
陈其簠簋
[48]
而哀戚之
;
擗踊
[49]
哭泣
,
哀以送之
;
卜其宅兆
[50]
,
而安措之
;
为之宗庙
,
以鬼享之
;
春秋祭祀
,
以时思之
。
生事爱敬
,
死事哀戚
,
生民之本尽矣
,
死生之义备矣
,
孝子之事亲终矣
。”
孔子圣迹图·尼山致祷
LPuxz4pcO+I86+4960rwDMdEoxxsfQXxkmCe1VfLr47brqHSbmb4O1UbkBsTAZ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