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容提要

本书以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之《孝经注疏》、《礼记正义·大学第四十二》及“知不足斋丛书”本《古文孝经》与朱子(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作为底本,对难读难认字的注音重点标记,标出通假字,强调易错读音,标注古今音(读为今音,注释体现古音)。同时,精选先儒的经典注释作为脚注,并将《孔子圣迹图》作为插图,把与本书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及人名、地名、朝代表作为附录,以便读者品味玩习。

此外,本书还附有《孝经》、《古文孝经》、《大学》、《古本大学》、《中庸》全文诵读音频的二维码。

曾子 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生于公元前505年,与其父曾点(字子皙)同为孔子著名弟子,少孔子46岁。卒于公元前435年。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是孔子去世后儒家思想的主要传承者,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子思子 孔氏,名伋,字子思,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为孔子的嫡孙、孔鲤之子,受业于曾子,出仕于鲁繆公时期。子思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他从孔子及曾子处得儒学真传,乃“述其师之意,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作《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收入《礼记》中),奠定了“思孟学派”的基础,被后世尊奉为“述圣”。 oTmjMqqnUy8Ys9Fy9HLSlWm9Isw6bl83r8RhyY8Ip8pQX42D051dWMz60RIWz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