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被失败效应支配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数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青春舞台

人生如行船,有顺风顺水的时候,自然也有逆风大浪的时候。没有谁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尽管你事先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但失败仍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你能明白,失败只不过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所有的失败都是在为成功做准备,那么你一定不会被失败击倒。

在伦敦的一家科学档案馆里,陈列着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本日记本。这本日记本非常奇特:

第一页写着:“对!必须转磁为电。”

以后,每一天的日记除了写上日期之外,都写着同样的一个词:“No”(不)。从1822年直到1831年,整整10年,每篇日记都如此。

只是在这本日记的最后一页,才改写上了一个新词:“Yes”(是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研究发现:金属线通电后可以使附近的磁针转动。这一发现引起了法拉第的深思:既然电流能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流呢?于是,法拉第开始研究磁能否生电的课题,并做了大量的实验。

10年过去了,经过实验——失败——再实验……法拉第终于成功了。他用实验证实了磁也可以生电,这就是著名的电磁感应原理。正是这个著名的原理,为发电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爱迪生曾经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个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其实只有我们完全拒绝失败的时候,才是彻底失败的到来之日。

法拉第的那本日记,表面看来似乎单调、乏味,可是换个角度来看,给人的启发却是深刻的: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一无所获,而是表明你得到了宝贵的经验,表明你也许要变换方式、另辟蹊径。其实,所有的失败,都是在为成功做准备。

十年来,法拉第面对失败,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回击一次次失败。他用自己的行动给“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做了绝妙诠释。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失败时一个人斗志的消失。成功总是需要艰辛地付出的。想一想身边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们,他们为什么会取得一番成就?当然和他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获得成功,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为他们下次的成功积蓄力量。

因此,我们不能惧怕失败,失败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在一个人输得只剩下生命时,潜在心灵的力量还有多少呢?没有勇气,没有拼搏精神,自认失败的人,才是一个失败的人;那些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坚持不懈的人,他们会在失败中崛起,奏出人生的乐章。

生活中,有很多人,尽管他们失去了所有的资产,然而他们并不是失败者,他们依旧有着不屈服的意志,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凭借这种精神,他们依旧能成功。

真正的强者,无论遭遇怎样的失败,都不会失去斗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成长心路

为什么我们会“越做越好”

我们常常有这种感觉,当我们克服许多困难,努力做成一件事后,在做下一件事时就会更有动力,也更容易实现接下来的目标。当一件事几经努力都没有做成时,我们便不再努力,这是心理学中的“成败效应”引起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几套难度不等的习题分给一批学生。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在下一次便倾向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而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解不出题目,他们在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后便不再继续。这个过程中能力较强的同学受到“成功效应”的影响,能力较弱的同学则被“失败效应”支配。

“成功效应”影响下的同学,在解开难题后感到兴趣更浓,更想通过挑战难度较高的题目来探索新的解题方式。当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解开问题时,就会感到满足,内心愉悦。这种努力后的“成功效应”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将目标一步步的提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50m2Auf7bwYij95q30Oqa6cmHoTak9i+yS/8yCXzNiHpjhWzHNh7EtMjk7I3tk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