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诚实就是内心和表面一致

诚,是从内心外发的,是内心的真实无妄,也是主观性原则。——牟宗三(现代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青春底色

牟宗三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和哲学家。他对“诚”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即外面看起来的诚信要“由心而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里如一,忠诚老实。这表示,我们要从心里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在长大和成熟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演员的角色之中,为了获得别人的接纳与认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是为了让自己像个完人,不断地为自己涂上油彩,以掩饰真实的自己。有时甚至需要如戏剧中的“变脸”一般,根据不同的场合随时更换面具,时间长了,人们便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样子。如此一来,真实的自己和人前的自己有了差别,不免进入了表里不一的人生境地,过了一段时间,即便想要回到曾经表里如一的时候也回不去了。从表里如一到表里不一,在冯友兰先生看来是由“诚敬”到“不诚不敬”的蜕变。

冯友兰先生曾经在北京大学接受过系统的哲学思想的培训,他将“诚敬”作为一种立身处世的方法。冯友兰先生在自己的书中对其解释说:“有真至精神是诚,常提起精神是敬。”所谓真至,是指为人做事不欺人,不自欺,也就是《论语》中说的“执事敬”,意思就是在处理事情时要当心去做,认真去做,不存欺人的侥幸,不入自欺的陷阱,强调为人处世要不违内心诚敬。

对此冯友兰先生特别强调说:“真正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指不但在别人看来他是言行一致的,而且他也确信自己是表里如一的。”一个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和他外在的行为是一致的,“里”和“表”是不是完全相应,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并不为人们所关注,更多的时候我们只需向自己交代。或许外人看来并非真的表里如一,但自己心知是便已足够。

与人相处时表里如一,能让对方觉得受到尊重和信任,它本身有一种近乎本能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同时还拥有让人生充满宁静与幸福的魅力,所以人们常说:“说话多凭诚心,做事多用敬心,不求别人赞叹、不求处事成功,单求一个表里相应。”

成长心路

说谎并不容易

心理学家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进行研究时发现,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有预谋地说谎。根据统计,人类平均每天说谎的次数是1.5次。可以说,人类天生爱说谎,诚实是我们后天习得的良好品质。我们为什么总是说谎?绝大部分原因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当然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避免对方尴尬或受伤害,也会说谎。

说谎并不是一件“张口就来”的事。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在说谎时,需要强大的社交能力、情绪和认知能力配合。对于一个十分擅长说谎的人而言,他必须在说谎的同时比听众多往前考虑好几步。而且,他们必须记住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以保证自己在多次重复谎言时不自相矛盾,很多时候,那些骗子自己都相信了自己的谎言。 GjYSArLQ5ndB2GXj63Y+pHcEI7XznMqN/lq8BV013yue9i9V5byNp8K43Com8Y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