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人的底层架构:人品

一以诚成,一以不诚败,而事实昭然。

事出于诚,即无不成,偶败亦必有恢复之日。

我所望与诸君牢记而守之终身焉者无它,“诚”之一字而已。

做事没至诚,不恳挚,是不成的。

——张伯苓(现代教育家,参与清华大学的创立)

青春底色

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他是张学良的朋友,周恩来的老师。从哥伦比亚留学回国后,张伯苓一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南开大学。第二年,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一起成为最早招收女学生的大学。

张伯苓不但是清华大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还在抗战期间带领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联合大学,联合大学的各种事务由他和北京大学蒋梦麟校长、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共同主持。

在如何做事这个问题上,张伯苓教育青年学生:“做事没至诚,不恳挚,是不成的。事出于诚,即无不成,偶败亦必有恢复之日。”也就是说,做事要以“诚”字为标准,没有诚恳的态度,事就很难办成;如果抱着一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事情做不成、失败了,将来也一定能有机会再成功。

张伯苓所说的“诚”就是“诚实守信”。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本,“以诚为本,以信为用”是一种最基本的修养。

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则是诚实的外现。诚实守信,不论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度,都是一种最受重视和最值得珍视的品德。诚实的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以真实的一面示人,也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一个抛弃了诚信,靠撒谎和欺骗他人生活的人为社会不齿,也不可能在学业或者事业上取得真正的成绩。

有这样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一年夏天,沃夫的父亲叫他去为自己的农场买些铁丝和修栅栏用的木材。当时沃夫16岁,特别喜欢驾驶自家那辆“追猎”牌小货车,但是这一次他的情绪可不是那么高,因为父亲要他去一家商店赊货。

16岁是满怀傲气的年龄,一个年轻人想要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怜悯。当时是1976年,美国人的生活中到处笼罩着种族主义的阴影。沃夫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朋友在向店老板赊账时屈辱地低头站着,而商店的老板则趾高气扬地盘问他是否有偿还能力。沃夫知道,像他这样的黑人青年一走进商店,售货员就会像看贼一样地盯着他。沃夫的父亲是个非常守本分的人,从来没有欠账不还的情况,但谁知道别人会不会相信他们?

沃夫来到里维斯百货商店,只见老板巴克·里维斯站在出纳机后面,正在与一位中年人谈话。老板是位高个子男人,看上去饱经风霜。沃夫走向五金柜台时,慌张地对老板点了点头,他花了很长时间选好了所需要的商品,然后有点胆怯地拿到出纳机前,他小心地对老板说:“对不起,里维斯先生,这次我们得赊账。”

那个先前和里维斯谈话的中年人向沃夫投来轻蔑的一瞥,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色。然而里维斯先生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他很随和地说:“行,没问题。你父亲是一位讲信用的人。”

可见一个守信的人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感情基础,与人交往,真诚才是根本。中国古语也有“人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的说法,就是说,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以真示人,真诚待人是赢得人心、产生吸引力的必要前提。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教育家张伯苓曾说:“一以诚成,一以不诚败,而事实昭然。我所望与诸君牢记而守之终身焉者无它,‘诚’之一字而已。”把“诚”作为做事的标准,就能取得做人和做事的成功,而没有诚信则必然失败。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将“诚”牢记在心中,并且作为一辈子信奉的做人标准!

成长心路

诚信的小节

心理学家将“诚信”中的“诚”解释为一种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品质,“信”则与个人外在的言行和他人关系相关。所谓诚信,也就是内外的表里如一,想要赢得他人的信任,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小节

许多人不注意在小事上守信用,比如借东西不还,与人约会却迟到甚至失约,答应替人办某事却迟迟不见动静……这样的小事多了,别人怎么看你且不说,自己就会养成不守信用的习惯,以后遇到大事也会失信于人,给自己事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2.不要轻易许诺

真做不到,就真诚地说“不”,这才是诚信的态度。这不是说我们不要帮助别人,而是说在做出承诺之前要量力而行。

3.注意自我修养

与人交易时必须诚实无欺——这是获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条件。要善于自我克制,做事必须诚恳认真,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应该随时设法纠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踏实可靠,做到言出必行。 1Xq4mODraiqHexrNLXwHFA3KzxfwbN/0jdmnYOVTtolHeP99ewLGeshgSS6eZM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