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世界这么忙,柔弱给谁看

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还想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曾任北京大学讲师)

青春舞台

1946年,已经在文坛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汪曾祺从昆明离开,独自一人来到大上海,准备大干一番。不过,现实总是与梦想有很大的差距,来到这儿,他才发现生活没那么简单。工作找了一个又一个,但都没有成功。为了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他还托朋友帮忙,但也没有结果。

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沈从文老师是他最为信任和敬重的老师,于是,汪曾祺把这些凄苦的遭遇写信告诉老师。沈从文很快就回了一封信,拿到信的这天,汪曾祺正喝得烂醉如泥,手握安眠药准备自杀。老师的一句“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还想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像一个大棒打在他的头上,把他从颓废和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从此,汪曾祺发愤写作,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中国著名的作家。

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人理所当然平庸。孟德斯鸠说:“人生而平等,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没有理由为后天的际遇而自怨自艾。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审视和求证,你把自己放得多高,你就有多高,与你的起点无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也都有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哪怕一个小螺母、一个小贝壳,放在正确的地方也是无价之宝。永远都不要自暴自弃,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把自己放到合适的地方,就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价值,你便可以看见世界的美好和阳光的灿烂。

一个青年,穷困潦倒,独自流浪到巴黎。他找到父亲的一个旧友,希望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脚步因为兴奋而变得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将之忽略了,更不要说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天生我材必有用,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重用自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优点,也要试着将它挖掘到极致。要相信自己是一块可塑之材,并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即使自己的条件并不比常人优越,也要勇敢地追逐,把每一次点点滴滴的收获都变成对“我能行”的暗示,鼓励自己。如此锲而不舍地努力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有所收获。

成长心路

拉瓦赫效应

曾有一个叫奥托·瓦拉赫的人,中学时,父母为他选了文学之路,可一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竟为:“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无奈,他又改学油画,但这次得到的评语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多数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觉得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谁料,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并最终成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这就是人们广为传颂的“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指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nYqAb5A752CvWH5Z23GyVsW59Ip81EBgqtcTVkS6XixNhoFJR81y99X+dyx09P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