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志要趁早

每一个人都应该立定一个志向,要做一个大人物。

——冯友兰(著名哲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大学)

青春舞台

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早年是清华大学的学子,在他成名归国后选择了任教清华。2001年4月26日下午,杨振宁被清华大学数百位学子用掌声“催”了出来。

杨振宁教授这天要在清华大学演讲,面对热情的学生们,杨振宁教授愉快地在演讲前与大家唠起了家常。这位诺贝尔物理奖华人获得者讲起了他与母校清华半个多世纪前的不解之缘。

杨振宁是在清华校园中长大的。他说:“我上的小学现在还在,它的建筑就在二校门的附近。当时我家住在清华西院的十一号。”不过,那时的物理大师还只是个调皮而淘气的孩子,“我爬过清华园里的每一棵树,甚至研究过里面的每一棵草。那时的清华比现在小多了。”

当有人问他在获诺贝尔奖之前是否想到过自己能获奖的时候,杨教授回答说:“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里看到一本书叫《神秘的宇宙》,讲的都是当时物理学的最新发现和理论。回到家以后,我便对我的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拿诺贝尔奖,那一年我12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青少年,如果你的志向仅仅是成为一名普通工人或职员,那么你就几乎很难取得惊人的成就。就像杨振宁一样,因为他梦想过拿诺贝尔奖,所以,他才有朝一日终于真的拿到了诺贝尔奖。将自己的理想和长远目标订得高一点,才能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成为佼佼者。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王恩哥常常教育现在的青年要树立宏大的目标,他认为生命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对于天下道义的担当。要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

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我们必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前行方向,这一点至关重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冯友兰先生也有同感,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立定一个志向,要做一个大人物。”所谓大人物,冯老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并不是一定非做主席不可。无论做一个什么角色都是没关系的,只要所做的事,对于社会有益就成。”再简单一些说,就是只要是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即可。冯友兰先生立志之时,想来他只是想要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哲学领域中人而已。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成为了一个大人物。这便是立志所创造的成就。

其实,目标对于人生而言就像一盏指路灯。没有目标,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成长心路

在12岁时就应该有志向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提到:当孩子长到12~14岁时都应该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有大致的方向。如果他还不清楚,那真是件令人悲哀的事情。一个在表面上没有雄心壮志的孩子并不是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他可能只是缺乏将他的雄心表达出来的勇气。此时,我们就必须耐心地找到他的主要兴趣并对他加以训练。

有些孩子在16岁结束高中学业之时还不清楚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尽管他们品学兼优,但却对未来的生活拿不定主意。如果我们细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其实充满了雄心壮志,只是不愿与人合作。他们在分工制度中迷了路,也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早一些询问孩子们的职业志愿。 a0gbd9kms1amsQpYOu7W2IGymHPSiDh74+mk8dfIujCU59gQqxJ3oPKD/2cGaa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