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苦恼的爱情

在承受肉体上的苦痛的同时,贝多芬还在另外一种情绪中煎熬。心中的清教徒情结使他十分厌恶粗野的谈吐和思想。对于爱情,他抱着圣洁、纯粹的理念。据说,他不能理解莫扎特,认为莫扎特侮辱了自己的天分,去写了《唐·璜》,唐·璜是西方传说中有名的花花公子。这样的信念注定了他生来就会受爱情的欺骗,成为爱情的牺牲品。事实的确如此。他不断地爱,如痴如醉,不断地梦想幸福,然后立刻幻灭,最后留下的都是悲苦的煎熬。

1801年,他将他热烈的爱情给了朱丽埃塔·圭恰迪妮,作品第27号之二的《月光奏鸣曲》就是为她而作的。一般传说中关于《月光奏鸣曲》的故事是毫无根据的。贝多芬写信给韦格勒说:“现在我的生活很甜美,和别人的交往也多了一些……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一个可爱的姑娘。她爱我,我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幸运。”然而,为了这段爱情,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首先,这段爱情让贝多芬更加深刻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残疾,境况艰难,让他无法娶所爱的人为妻。其次,朱丽埃塔很幼稚,也非常自私,这让贝多芬非常苦恼。

1803年11月,她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随后她还利用贝多芬帮助自己的丈夫,贝多芬立刻答应了。他的心灵已经因为疾病变得虚弱,狂乱的情绪更把他推向了毁灭的边缘。他在遗嘱中对于这段感情有感而发:“把美德传递给你们的孩子。让人幸福的是美德,而不是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苦闷的时候,抚慰我的是道德,而我没有自杀,除了艺术,还有道德在拯救我。”

在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的信中,贝多芬这样写:“假如不是我知道,一个人在有能力行善时就不该结束生命的话,我早已不在人世了,而且是由我自己处决的。”这时,他对自己疾病的痊愈已经不抱希望了,他说:“连一向支持我的卓越勇气也消失了。噢,神!给我一天真正的欢乐吧,就是一天也好!我已经太久没有听到欢乐的深远的声音了!什么时候,噢!我的上帝,什么时候我再能和它相遇?永远不?不,这太残酷了!”

这是一个临终之人的悲哀诉求,可是贝多芬还是继续活了25年。他的毅力不允许他遇到磨难就屈服。在寄给韦格勒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的体力和智力正突飞猛进……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它才刚刚开始。我看见曾经无法企及的目标每天都在向我逼近……哦,如果我摆脱了疾病,我会拥抱世界!不,我不能只是忍受,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不能让我完全屈服!……哦,能活上千百次,真是美丽啊!”

爱情、痛苦和不屈的意志,时而颓丧时而骄傲的情绪转换,这些内心的悲哀,都反映在1802年的大作品里——包括附有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26号)、被称为《月光曲》的《幻想奏鸣曲》(作品第27号之二)、作品第31号之二的奏鸣曲等。 WenD/xARmprZJm/gWWgtjPLQG+IacwxrtQheKAYnCMEipcXd+QZOHgECp9U59l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