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莱茵河畔的天才

他的身材矮小结实,拥有一副运动员般的骨架。年轻而宽大的脸上,皮肤呈土红色,直到晚年,肤色才因为生病变黄。他的额角凸起,额头宽广无比。乌黑而浓密的头发,好像从来没用梳子梳理过,一直竖立着,仿佛传说中“美杜莎头上的乱蛇”。贝多芬的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火焰,让所有看到的人都为之震撼,但是很多人不能分辨其中微妙的差别: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芒,大家总以为那光芒是黑色的,其实是灰蓝色的。

他常常用忧郁的眼神凝视天空,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好像狮子的样貌。他的嘴巴长得非常秀气,但是下唇比上唇向前突出。他的牙床结实得似乎可以咬破核桃。下巴的左边有一个深陷的小窝,让他的脸看起来有些古怪的不对称。一位英国钢琴家曾经说:“他的微笑很美,与人谈话的时候,也是一副可爱的、令人高兴的样子。然而,他的笑却不是愉快的,甚至可以说,那笑容很粗野、很难看。而且,笑容很短。”——这是一个不习惯欢笑的人。

他的表情一贯的忧郁,显示出“不能被治愈的哀伤”。他的神情常常变化,有时是在钢琴旁被人撞见的时候,有时是在有灵感的时候,有时甚至是在街上,让路人大为吃惊。他脸上的肌肉会忽然凸起,血管膨胀,狂野的眼神会变得更加可怕,嘴巴发抖,好像一个术士不小心招来了妖魔,却被妖魔控制了一样。这是莎士比亚式的样貌。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这是“李尔王”的面目。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一个酗酒、脾气暴躁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厨子的女儿,做过女仆,曾经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了之后,才嫁给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他不像莫扎特那样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从一开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喜欢炫耀他的音乐天分,常常当着亲友的面夸耀自己的儿子是个音乐天才。

4岁时,贝多芬就被父亲逼迫整天练琴,有时父亲把他和一架钢琴或者是小提琴关在家里,他被繁重的练习折磨得痛苦不堪。父亲用这样的暴行来逼迫贝多芬,却没有令他厌恶音乐,这的确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然而,少年贝多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练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家里的生计。11岁时,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时,他做了大风琴手。1787年,他的母亲去世,“她是那么慈祥,那么值得爱戴,她是最好的朋友!哦!当我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字眼,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贝多芬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母亲死于肺病,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同样的病症,这常常令他感到痛苦。况且还有比肺病更残酷的忧郁症在折磨他,他在1816年时说:“不知道死神将至的人真是可怜虫!我15岁时就已经知道了。”年仅17岁,他就成了一家之主,要负担两个兄弟的教育问题。他不得不羞愧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父亲长期酗酒,不能供养家庭——人家恐怕他浪费钱,把养老金交给了他儿子。这些悲惨的遭遇,给贝多芬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他在波恩遇到了让他终生珍视的布勒宁一家。可爱的埃莱奥诺雷·特·布勒宁比他小2岁,他教她音乐,并引领她走上了创作诗歌的道路。她是他的童年伙伴,也许在他们之间曾经有过温柔的情愫。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为了贝多芬的知己。直到最后,他们都保持着君子之交,这从韦格勒、埃莱奥诺雷和贝多芬来往的书信中可以感受到。当三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彼此之间感情的交流格外动人,而心灵依旧如当年一样年轻。

虽然童年生活如此悲惨,但是贝多芬对故乡始终保留着一份温柔的回忆。他不得不离开波恩,几乎终生都住在维也纳的郊区,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莱茵河畔的故乡。那庄严的、充满父性的长河,被他称为“我们的父亲莱茵”。的确,它是那样的生动,仿佛一个被赋予了人性的巨大灵魂,无数的思想和力量从中间流过。莱茵流域中也没有一个地方比波恩更美、更雄壮、更温柔了,河岸绿荫密布、满地鲜花,享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在这里,贝多芬度过了他人生最初的20年。在这里,有他少年时的梦境——拂着水面的草原上,雾气笼罩的白杨、茂密的矮树丛、细柳和果树,把根部浸在静寂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那些美丽的村庄、教堂、墓园,都睁着好奇的眼睛俯视两岸。远处的蓝色的山峰,在天空中画出严峻的侧影,上面矗立着的古堡,显示出一副瘦削而古怪的轮廓。贝多芬的心中,对故乡保持着永久的忠诚,直到生命终了,他想要再回故乡一次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在给韦格勒的信中他这样写:“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里始终那么美,那样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

大革命爆发之后,战火烧遍欧洲,也烧过了贝多芬的心头。波恩大学是新思潮的聚集地,1785年5月14日,贝多芬报名进入大学学习,听著名的厄洛热·施奈德讲德国文学。当巴士底狱被攻陷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奈德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鼓起了学生们如醉如狂的热情。诗的开头是:“专制的铁链斩断了……幸福的民族!”这首诗广为流传,但是刊印数量不多,想要买到必须提前预约。在预约者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和布勒宁的名字。

1792年11月,战事蔓延到波恩,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搬到了维也纳。1787年春,他曾经到维也纳进行过一次短期旅行,见到了莫扎特,但是莫扎特对他并没有太在意。他在1790年结识了海顿,海顿教过贝多芬一些功课。

这次来到维也纳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贝多芬继续跟着海顿学习,大概有6个月的时间。海顿整日忙碌,只是教了贝多芬多声部音乐的初级知识。当贝多芬第一次演奏自己的三部三重奏作品时,海顿劝他放弃发表这些曲子。这引起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并导致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施泰因豪泽替贝多芬画了一幅肖像画,把他当时的面貌表现得相当准确。画作中的贝多芬显得很年轻,似乎比他当时的年纪看起来要年轻很多,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的样子,又显得有些紧张。他了解自己的意志,也相信自己的力量所在。

1796年,贝多芬在笔记本上写:“勇敢啊!虽然身体不行,但我的天才终究会赢得胜利……就在这一年,我一定要大显身手。”那时他刚刚崭露头角,首场钢琴演奏会于1795年3月30日在维也纳举行。特·伯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说他态度高傲,举止粗野,神情抑郁,带着非常浓重的口音。但是藏在这骄傲的笨拙中的慈悲之心,只有他的几个亲密的朋友才了解。当他成功时,他写信给韦格勒,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当我看见一个朋友生活困窘,如果我的钱财不能够帮助他,我只要坐在书桌前,片刻就可以解决他的困惑……你看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1801年左右,他给另外一位朋友写信说:“只要我有办法,我的任何朋友都不该有任何匮乏。”随后他又说:“我的艺术应该让可怜人受益。” AwSzNgwqYhOHxd1DRruNhE87tbRpf30xegoMXG9ZlMB+hxL9IA6vrUIOKVNkQ6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