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公文的材料

公文材料的含义

材料是构成公文的要素之一。凡是在公文写作中用来提炼主题和表现主题的事实和观念,都是材料。没有材料的支撑,主题无法成立,更谈不上说服力。

提炼主题时使用的材料数量众多,它们未必都会被写入公文去表现主题。但是,它们在提炼主题时所起的作用也不应该被忽视。没有充分的材料,正确的主题就不可能产生,这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的道理。

公文材料的类型

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

1.事实性材料

事实性材料指客观存在的现实事物,主要包括人物、事件、事物、现象、统计数字等。事实性材料可以通过直接实践经验获得,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信息载体获得,如从总结、报告中得到。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讲道理”,可见在写作中,事实性材料有着重要的地位。

2.观念性材料

观念性材料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引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理性认识。这些理性认识一般都在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其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的公认。观念性材料主要包括科学原理、定义、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等。观念性材料由作者通过学习、阅读来获得。不论是事实性材料还是观念性材料,都可以因形态、性质、来源的不同,再区分出两两相对的类型来,主要有:

(1)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单独存在的事实或个人的观点,用作材料时都是个别性材料。综合起来加以认识的普遍现象或公众观点,用作材料时就是综合性材料。在公文写作中,个别性材料显示局部,综合性材料显示整体,一般需要结合起来使用。

(2)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与作者的写作行为共有一个时代背景的材料都是现实材料,在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发生和存在过的事实和观念,都是历史材料。不过,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对不同的文体而言,现实和历史的含义会有所变化。譬如总结类公文,当年的事实和数据是现实材料,往年的事实和数据就会被看作是历史材料。

(3)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相一致的材料是正面材料,相违背的是反面材料。不过,由于作者的观点在没有确定之前是不断深化和变动着的,有时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也会发生转化。即使可以确定是反面材料,也有占有的必要,因为论述时的对比和假设,都需要有反面材料参与。

(4)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来源于作者的直接生活经验的是直接材料,通过各种渠道间接得到的都是间接材料。真接材料最为真实、生动、可靠,但数量有限,仅靠直接材料写作,内容必定十分贫乏。公文写作,运用间接材料比直接材料还要多。需要提醒的是,运用间接材料时,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鉴别,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无法验证其真实性,不能写入公文。

公文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观点赖以产生的基础

前面我们提到,主题的提炼基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那是从主题的角度去看材料在提炼主题时的作用。现在转换为从材料自身的角度去看,不仅主题本身,主题所统帅的所有的观点,也都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鉴别、综合、归纳之后产生的。材料在多数情况下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样的感性认识积累得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所以,没有材料做基础,观点无从产生。

2.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

材料不仅是产生观点的基础,也是表现观点的支柱。已经形成的理性认识,固然可以进行抽象的、孤立的表述,不过,这样表述出来的观点,不能被读者所认可,因为它没有得到证明,它的正确性是可疑的。在具体的文章中,观点不能孤立地、赤裸裸地存在,它们必须由充分的材料来证明、来支持。

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在表达的过程中,思想又有进一步的深化,这种深化必然会造成文章内容的转移、改变,文章的质量在这种转移、改变中得以提高。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作者对材料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公文材料的来源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通过作者自身的观察、体验、感受、调查直接得到的材料。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关心国家大事,留心身边各种事物,掌握所在单位、部门、系统、地区的各种情况。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形式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调查的方法有现场勘察、个别谈话、开调查会、问卷调查等。

2.间接材料

间接材料是从各种简报、报告、文献资料、书籍报刊中得来的材料。因为它不是从实践中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叫做间接材料。获取间接材料要大量阅读,勤于查找。要学会利用各种索引(现在特别流行网上搜索)、工具书,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文件室、阅览室等。总之,不管是直接材料还是间接材料,都要靠我们去收集,去整理。任何一个公文写作者,都要牢固地、持久地树立材料收集意识,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实践表明,这种意识的有与无,甚至浓与淡,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公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材料的收集是从无到有,集于案头;鉴别是除却伪劣,保留当者;选择是平中选优,备钢于刃。鉴别和选择材料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公文材料要真实、确凿

在写作学中,材料的“真实”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这种真实叫做生活真实或者现象真实。另一种含义主要用于文学创作,这种真实并不要求在生活中真正发生过,而要求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们称其为本质真实。

一般而言,新闻偏重于第一种真实,文学偏重于第二种真实。那么公文呢?公文要的是哪一种真实?

公文的真实是上述两种真实的统一。也就是说,公文的材料,从生活真实角度看,都是真正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引用别人的观点,也算是曾经发生的事实,只不过观点是以主观的形态出现的罢了),从本质真实角度看,都是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只有两种真实都达到了,公文的真实性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确凿,也是属于真实范畴的一个概念。之所以专门提出来,无非是要强化一下真实的观念。确凿是要求公文中的事实、引文、数据,都要准确无误,经得起核实。再具体一些,时间、地点、统计数字,都要精确;引文中的字、词、句、标点符号,都要和原文相符。表述事实时的移花接木,引文时的断章取义,都要坚决防止。

2.公文材料要有典型性

公文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简单地说,典型材料就是同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进一步辨析,典型材料应该具有两个特点。

(1)典型材料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典型材料一般都是具体的、个别的,而且是新鲜的、奇特的,它容易被人所接受,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典型材料又有明显的共性特征。能够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普遍意义。

综上所述,对典型材料应有以下的认识:它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具体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因而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广泛的指导意义,并由此产生强大的说服力。

典型材料对主题的表现,能够起到“一以当十”的作用。如果所用的材料不典型,往往堆砌了很多,主题仍然没有得到透彻的表现,文章却已经很臃肿。

3.公文材料要新颖

有人说,音乐是靠多次重复不断加强审美表现力的,人们一听到熟悉的曲调就感到亲切,就会动情。而文章是靠新鲜来征服读者的,人们对熟悉的文章兴趣不大,很难去集中精力阅读领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公文也同样需要新鲜感,虽然它在形式上、意象上、语言上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讲究创造性,但它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材料,不能总是老生常谈,不能给人抄袭别人、重复自己的印象。

对于事实性材料而言,要选用新近发生或新近发现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每天都有新的事迹出现,公文作者只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勤观察、多思考,就能及时得到大量的新鲜的事实性材料,在选择材料时,自然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对于观念性材料而言,要选用那些跟现实的最新趋势密切相关的,或者跟新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能产生新鲜意义的。

公文的价值在于实用,在于处理新发生的事件和新出现的问题,因此公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在前文已有论述。时效性不仅体现在行文的迅速及时方面,也体现在内容的针对性和新鲜感上。可见,公文材料的新颖性,不只是个阅读效果的问题,它跟公文能否实现自身价值也有紧密联系,不能掉以轻心。 dLdWx2jxLJ476LHInxXxlZqYNsyAB+2sZkFDAWJvTFAq3ebRqPyL9gVaJU9MiN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