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你是真的内向,还是伪装

通常,一个人如果健谈、友善,朋友多,跟人“自来熟”,在人堆里比较引人注目,不吝当众发个言或者表演唱歌的话,我们就认为他“外向”,相反就是内向。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伪装自己的性格。沉默而安静的伪内向人,内心却澎湃着与人亲近的渴望,迫切想改变自己;而能说会笑的伪外向人,却需要用独处来“充电”。事实上,大多数内向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个性。他们在被定义的环境下长大,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对他们做出内向、孤僻、害羞、自闭等评价后,他们就迷失了自己。

有些人他们看起来是内向人,其实他们是假内向。他们真正的问题是心理素质较差、羞怯、紧张,不敢开口说话,只要给他们机会锻炼,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什么是假内向呢?可以说在内向人群中,假内向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好友等)能说会道、滔滔不绝,表现的很自如。但是到了一些特殊环境,特别是在自己的上司领导、优秀的异性面前、大众场合等,就哑口无言说不好话了。

一个伪装内向人的自白

年轻的时候,我曾被贴过一个“内向”的标签。那会儿兴毕业留言,不止一个人给我写道:“印象中你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很文静,不太说话,不太跟周围人接触,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静悄悄的。”

差点就连我自己也这样相信了,“啊对,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

后来当了杂志社记者,并在这个行业里饱受历练,脸皮越磨越厚,性格也越来越不“内向”。

其实,“不太说话”,不是因为“不爱”说,而是因为“不会”说,怕说不好被人嘲笑。“总是坐在角落里静悄悄的”,是出于害羞,而如果遇上我很有自信的事情,我其实挺享受那种成为注意力中心的感觉。“不太跟周围人接触”,也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会,因为不会所以不敢。我之前的“内向”,是因为欠缺交流的技巧和自信,骨子里我是极其乐意而且非常需要与人亲近的。在获得充分的自信和安全感之前,“内向”是我的一层保护色。

曾有一段时间独居并不用坐班,很快我发现,如果一个人从早到晚呆在家,不出两天就觉得四面墙壁仿佛有压力,胸口一股郁闷之气也越来越膨胀;而散心的方法其实简单之极,就是牺牲点交通时间,到办公室去,跟同事见见面,谈笑几句,心情会马上开朗起来;或者就是上街走走,在一个有人气的咖啡厅里坐坐,听听周围人声喧哗。

我认为,保证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每天要与足够数量的人讲话。

另一名“伪装”的外向者,在他的博客里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自述:“很多年来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对人友善,有着不错的交往技能,压根儿也不孤僻,也绝不会动不动就害羞。”

但是,他说自己每天需要至少一小时的独处。如果被拖到了一个派对上,他也能谈笑风生,但事后会觉得很疲倦,要自己待上几天才能缓过劲来。

在你我身边,到底有多少这样“伪装”的外向人和内向人?

你是外向,内向,或是伪装?

真正内向的人本身会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当别人主动接近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自动撤离。这样一来,别人也就不愿意接近他们。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他们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空间里,最终变成彻底的内向型性格。它具有以下特征:(1)不主动和外界接触,被动的情况下,可能也只是应付一下;(2)不想和别人接触,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3)没有迫切改变自己的愿望。

NancyAncowitz在《内向者的自我提升》中,对内向者有如下建议:

自我销售——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对内向的人来说是件很违反本性的事情,但Ancowitz认为,自我销售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找到听众需要,而你也能提供的东西。

书写——很多内向者的书写表达远远超过口头表达、邮件、博客、便条,能更好地表现你的爱、关怀与幽默感。

自己主持派对——当派对主人的时候,你很容易扩展自己的人际网络,而实际上,你并不需要一直费心地找话题与人交谈,大多数情况下,客人们自己跟自己聊就成了!

当众发言——听上去有点可怕,但对内向者来说,当众发言是一个神奇的工具。准备好演讲的内容,然后自信满满地上台,其实比跟很多人寒暄更容易。

扩展人际网络——在需要交际的场合,准备一些闲聊的话题,比如报纸头条啊,最近的热点话题啊什么的,谈话容易顺利起头。如果有人向你微笑,或者有人正一个人待着,主动与他讲第一句话。与人合作的时候,找外向的人跟你搭档。 Ty8g79S8m/sRL7oM6es1fBdNt2E6C7sg24N1WqoIP9APHeps41i+C35uYGFBjR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