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错了”不能轻易出口

在犯了错误后,人们并不是意识不到自己犯了错误,只是顽固地不愿意承认罢了。所以,当你直接对某人说“你错了”的时候,十有八九会撞在他固执的墙上。

具有逻辑性思考能力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存在武断、固执、忌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等缺点,所以人们一般不会向别人承认自己错了。而且,一个人说错话或者做错事,不可能没有原因,所以就算明知自己错了,对方也会强调客观原因,认为自己错得情有可原。

在《下决心的过程》中,罗宾森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时,我们会在毫无抗拒或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假如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自己的想法。很明显,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我的”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词,但却是为人处世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慧之源。不管说“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或“我的”上帝,具备的力量都一样。我们不仅讨厌说我的表不准,或我的车太破旧,也不喜欢别人纠正我们对火车的知识……我们愿意继续相信以往一贯相信的事,而一旦我们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我们就会找借口为自己的信念辩护。结果呢,多数我们所谓的推理,变成找借口来继续相信我们早已相信的事物。

有一位女士,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她的居所布置一些窗帘。等账单送来后,她大吃一惊,发现在价钱上吃了很大的亏。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做客,聊起那些窗帘时,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你让人家占了大便宜。”

这位女士却不肯承认自己做了一桩错误的交易,她辩解道:“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价值,谁也不能用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位的东西……”

结果,她们为此事争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不欢而散。

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承认自己错了都是情绪作用,跟事情本身几乎没有关系。当犯错之后,我们也许会对自己承认。假如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态度友好,我们也可能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为荣。但是,要是对方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那我们是绝不会同意的。

既然我们自己有这种想法,那么就可以理解别人也跟我们一样,因此,最好不要将所谓“正确”硬塞给对方。

有一位汽车代理商,在处理顾客的投诉时,总是冷酷无情,绝不肯承认是自己这一方的错误,并老想证明问题的根源是顾客在什么地方犯了错误。结果,他经常陷于争吵和官司纠纷中,心情一天比一天坏,生意也越来越差。

后来,他改变了处理客户抱怨的态度,有顾客投诉时,他会先说:“我们的确犯了不少错误,真是不好意思。关于你的车子,我们有哪里做得不合理,请你一定告诉我。”没想到,顾客很快就解除了武装,由情绪对抗变成理智协商,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后来,这位代理商的办事效率越来越高,生意也越来越好。

当我们说“你错了”的时候,对方的反应常让我们头疼,而当我们承认自己也有错时,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了。这样做,不仅能避免所有的争执,还能使对方跟你一样的宽宏大度,承认他也有一些错。

在一次宴会中,古埃及阿克图国王曾对他的儿子说:“圆滑一点。它可使你予求予取。”不要对别人的错误太敏感,不要执著于自己所谓的正确,更不要随便刺激任何人,这样你的对话就会轻松很多。假如你想使别人同意你,那就别说“你错了”。 N601qj2zw0Kyedrwf5DltJB6KkkEeOSM7uyMx0B7LVKvZbUnOfRT+yzRzTprrL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