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梦想,爱拼才会赢

深信事在人为,人生之路在于不断探索,而不是祈求于迷信。

——李嘉诚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个梦想组成的,但有些人将梦想带进了坟墓,而有些人就在今天去为那些梦想打拼。珍惜每一分钟,这便是平庸者和杰出者最大的区别。

拼搏应是每一个想成功的人所具有的精神。

面对迎面而来的每一个困难,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退缩吗?不,我们需要的是拼搏。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往前走。拼搏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是空喊口号。拼搏是长期的,需要用坚韧的毅力来维持,需要让坚定的信心来导航。

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创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追求的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完美都来自于克服困难的拼搏。

姚明用他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NBA比赛中他也曾被人嘲笑,可他没有因此而倒下,他愈挫愈勇,并且在NBA球场上证明了自己。他向全世界证明着自己,也向全世界发扬着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拼搏是一种过程,历经拼搏,便不会再因结果的好坏而欣喜若狂或心情沮丧;拼搏是一种资本,它帮助我们在主动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让我们像海燕一样在惊涛骇浪中体会搏击长空的快感;拼搏是一种境界,它既没有风花雪月的浅唱低吟,也没有初入社会的感世伤怀,它有的是冲击终点的挑战自我,是直面人生的引吭高歌。

李嘉诚说:“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李嘉诚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时,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李嘉诚经过几年的生活磨砺,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5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李嘉诚开始了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繁华的城市、拥挤的街道、步履匆匆的喘息中,我们不妨停下了脚步,不妨放纵自己一刻钟,细细想想哪个方向才正确,哪儿才是一条该走的路,路的尽头又是什么。

不管发生什么,告诉自己:爱拼者,才能赢。 DFEO8/PFiNcPVLRLqhxVNMKB0NHVPicu9rYucbb7Vwa/Zpr0yul+Zdtoqeod2Nj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