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要吃苦,会吃苦

男子汉,第一是要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

——李嘉诚

古话说得好,自古英才多磨难。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名人志士都很注重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

孔子的高徒颜回家境贫寒,屋舍破陋,卧在席上只能蜷着身子,他处在这样的逆境里却自得其乐,学有所成。于是,孔子便在《论语·雍也》中留下了这样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扬颜回是一个志于道而不恶衣恶食者。

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砺是分不开的。放眼现实,我们年轻人又怎能丢掉吃苦的精神呢?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面对困难的信心。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人生在世,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的?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街头推销员成为今天举足轻重的商业领袖,绝不仅仅是能吃苦那么简单。关键是他能在吃苦的基础上,学会了巧妙地吃苦,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持。

李嘉诚最初在一家五金厂做推销员。推销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有时候,跑断了腿也卖不出去一件。虽然辛苦,但是李嘉诚总能想到办法。当时,众多的推销员只着眼于卖日常杂货的店铺,而他直接向酒楼旅馆进行直销业务,每次要货就达100只,并且他还向中下层居民区的老太太推销,因为老太太都是义务推销员。结果,李嘉诚的业绩直线上升,受到了重视。

李嘉诚推销产品不是靠高谈阔论,而是实实在在注重市场和居民中使用这类产品的情况。李嘉诚根据香港每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状况,总结使用塑胶制品的市场规律,并将这些资料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这样李嘉诚就找到了适合产品的销售渠道,以至后来李嘉诚每次拿到出厂的塑胶制品,都能一售而空。

李嘉诚不仅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更是一个会吃苦的人。再苦再累他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一家人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成为巨富后,李嘉诚也不忘记吃苦。他穿的是普通的黑色西服和皮鞋,坐的是普通的轿车,吃得也很清淡,一碟青菜、几条小鱼就是他的美味佳肴了。

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就像一片叶子,无助地漂浮着,时常会被海浪打得浮上来,又沉下去。一个人想在生活的海洋中生存,就像叶子被一样东西托住而不再下沉,前提就是吃苦。吃苦是一种资本,有了这样的资本,人们就可以自由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不会吃苦的人,很难去做一番事业并从中得到收获,因为任何事业都需要奋斗。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能够成功的人,也一定是个能吃苦的人。吃苦是获取知识的前提,吃苦也是一种资本。这种资本就像是叶子的生命力,决定它是否能够充分地吸收养分,是否能够平稳地浮在茫茫海洋上。

总之,吃苦是获得财富的前提,吃苦就是奔向成功的一种重要资本。 Be8lEY48LCRH+AXCSLk3w9sMycYboszxKHN1yOIoPli5I4+aWknBdzuz7XW0ZiC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