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你的语言加点“温度”

要想安慰别人,激励他人,那么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会安慰和激励人的人在说话上都是掌握了一定技巧的。因为你要知道,你凭什么安慰别人,人家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所以这就需要你掌握安慰鼓励人的技巧和原则。许多人不能鼓励他人就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和研究过被劝慰的对象,没有想好怎样解决之前就急忙下结论,以至于劝解无果。但是有的人却很会掌握被劝慰人的心理,会“捏造”一些事实来缓解被劝说者的压力。

有一位中学教师,思维多变,处事灵活,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很讲究策略,非常善于和学生沟通,做思想工作。

他的班上有一个男同学,人很聪明,升初中的考试成绩是全班前几名。可仅过半年,期末考试却落到班级倒数十名。这位老师左思右想,想破了头都没找出这位同学退步的原因。后来,他特意去了一下这位学生的家里,原来症结在这——这孩子有尿床的毛病。每次早上起来看到被褥尿湿了,家长总是很恼火,这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觉得很丢脸,尿床的事情使的他自惭形秽,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精神上有负担,于是便影响了学习成绩。

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想要安慰这位同学,解除他的精神负担,要从哪里下手呢?这件事情究竟要怎么办才最为稳妥呢?

这位老师思考了两天,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最后决定,在一天放学后,办公室人都走光时,找这位同学谈心。

扯了一些班里的杂事以后,老师问这位同学:“听说你会尿床,是不是?”

学生一听,脸“噌”地一下红了,头也垂得低低的。老师把他朝身边拉了拉,握住他的手说:“其实,尿床没什么大不了,我研究过,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尿床,只不过是许多家长不声张罢了。”

学生一声不吭。老师继续说:“老师我也尿过床。”

“真的?”他惊奇地问老师。

“怎么不是,而且一连延续到初中毕业这种情况才完全没有了。有时一夜尿两三次,睡梦中,我急死了,到处找厕所,找到一个墙角,拉开裤子就尿,结果就尿了一床。”

“真的吗?其实,我也是这样。”他仿佛找到了知音,羞怯之情一扫而光。

接着,师生俩你一句我一句地扯开了“尿谈”,讲到好笑的地方,一起放声大笑。这时,他们已没师生之别,好像两个“尿友”在交流经验。

“后来你是怎么不尿床的?”学生突然问老师。

“我啊,到了16岁就自然地不尿床了。”老师装着回忆的神情说,“那时我初中马上就要毕业,不知不觉地就好了。”

同学掰着手指算着:“我今年14岁,再过两年,我也会好了?”

“那当然!”老师肯定地说,“尿床不是病,只是到了这个发育的年龄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等过了这段时间就会自然地好了,你根本用不着烦恼。”

当他们谈完话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这位学生已经轻松多了。

后来,由于家长和老师的默契配合,共同劝慰,那位学生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摆脱了困境,学习也大有进步。

也许老师的“尿床”经历是编造出来的经历,然而却一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这样使劝慰和鼓励变得容易多了。

感同身受的经历让两个人更投机,话语也会更多,这个共同经历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开了这位学生的心理,炸开了老师安慰、鼓励他的一条通道。感同身受的经历比一百句、一千句抽象的理论更有说服力,更能让你走进对方心中,纾解他内心的烦闷。 tBxVsS1uUj1ehOEA0vp2rbS96sFRcmo3YC2vLebDBhxAZ1mC6DQYvAoRd6rKoP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