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女性在语言和交谈方面较之男性有先天的优势,然而能体现一个人说话能力的不仅仅在于声音的甜美,也不能全部依赖说话的天赋,还要在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中不断地搜寻、提炼说话的内容,用特有的敏锐与洞察力去感悟说话的方式。

说话要看对象,首先要对对象有所了解。对家人,对亲朋好友,你很熟悉,说话时自然会注意到不同特点。对初次相识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了。性别、年龄,很好看出来,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则必须通过言谈话语去了解。因此,与陌生人见面,不要急于先说,而要先倾听对方的话语。在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说出的话要有礼貌、合适。

有句俗话说得好,“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何谓巧说?有时某一人物说出的话语是那时、那地、那情景下最符合他身份、性格的人物语言,与人物背景最为融合,这就是“巧说”。日常生活中说话圆融通达主要体现在说话要分场合、要看“人头”、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

阿敏是一个优秀的服务员,她在接待客人时就是说话看对象的一个范例:

如果是一个知识分子进店,阿敏这样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熘里脊,清淡利口,您看怎么样?”

工人同志来他们店里,阿敏这样讲:“师傅,今个过班,想吃过油肉,还是氽丸子?”

如果是乡下的老大娘进店,阿敏这样欢迎:“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吃点啥呢?”

阿敏对不同的人所说的话也不一样: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这就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

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话也是一样,在开口之前,必须先了解对方,然后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会谈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去。否则就会惹对方不高兴,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一位衣着时髦的白领小姐为购买一件时装而迟疑不决时,年轻的女营业员忙上前说:“这件衣服品位高雅,销路很好,今天早上就卖出好几件。”可那位小姐听后立即走了。一会儿,一位中年妇女来了,准备买一件新潮的马甲,那位营业员接受了刚才的“教训”,便说:“这件马甲很气派,一般人穿着还压不住它,从进货到现在还没有卖出一件,看来只有你最适合了。”这位中年妇女听了气呼呼地走了。

上面这位女营业员说话不看对象,结果惹得顾客一肚子的不高兴,自然不会买她的衣服。作为白领,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如果自己穿的衣服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那是有失品位的。而对于中年妇女,最怕别人都穿不了的衣服自己才能穿,那说明自己已经老了,赶不上潮流了。可见,说话不看对象,难免事与愿违。

此外,说话还要看对方的心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心态,而且有时候未必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那么作为表达者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交流。

有些女人被认为“少根筋”,就是因为她们说话不看对象。比如,她们在寿宴上对着寿星公寿星婆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着孕妇说这年头养孩子没好处,长大了竟给自己气受;对新郎新娘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了,下回别忘了请我,我一定捧场;对着要出远门的人,大谈今年有多少飞机出事,动车出轨,汽车追尾的事件;甚至在即将离休的领导面前抱怨有些老家伙早该离退休了,就是赖着不走,阻碍青年人走上工作岗位……这样的女人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伤了人,而自己却谈兴正浓。

因此,会说话的女人,在开口求人办事之前,一定会根据各种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爱好和心理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把握好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欢迎的女人。

生活中,人是各种各样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脾气禀性、语言习惯也各不相同,由于这个缘故,也就决定了他们对语言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统一的通用的标准语的说话方式来交流。

一般来说,办事严谨、诚实、老练的人,最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这时,你说话时要注意态度尊敬,既不能高谈阔论,也不可婉转如簧,而应以忠实见长,朴实无华,直而不曲。话语虽简单,但言必中的,给人以老实敦厚的印象。

若对方性情豪放、粗犷,则他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那么你就应忠诚、坦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美丑、善恶的爱憎要强烈分明。

若对方是学识渊博的高雅之士,他可能崇尚旁征博引而少芜杂的言辩,你不妨从理论问题谈起,引经据典,纵横交错,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但言辞应表现出含蓄和文雅,显得谦虚而又好学上进。

总之,聪明的女人要想处处受人欢迎,就要学会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说话方向,并且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mC++sQP4lhZrT8Q4vvUBVCbnAFXw71S5N01h02NxxKxCrnpxUeAmK38HkusRjA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