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

“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儿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浪费,于是打开电脑;然后上网乱看一小时;脑子被搅乱,无法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时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就睡会长肉,但是睡醒了会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这是国内某著名音乐人发的一篇微博,后面跟了近万条评论,粉丝们纷纷表达自己的共鸣——原来我也有“拖延症”!其实,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不会再长出。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却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不仅仅是现代,追本溯源也不乏举世闻名的“拖拉机”。留下众多传世名画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小本子上写呀画呀,记下了很多超越时代的点子:新型时钟、飞行器、里程表、降落伞、光学仪器……有的点子改了上千次,有的点子想了好多年,可是,最终一个都没有实现。传说在达·芬奇的临终遗言中,曾这样写道:“告诉我,告诉我,有什么事是完成了的?”伟大的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强令自己在写稿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并且让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如此一来就没法外出,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工作了。

如果说以上名人大师的拖延给人一种亲切的幽默感的话,那么,相比之下,常人的拖延却并不总是那么“好玩了”。下面这个场景恐怕很多人都有遇到过:你再次下定决心要克服睡懒觉的毛病,于是,前一天晚上,你就把闹钟拨到早晨六点半。第二天,你的闹钟准时响了,可是你根本没有精神起床,于是你对自己说:“今天就当作最后一次吧,再睡10分钟,明天绝对不能再这样了。”然后,你果断地按掉闹钟,继续睡觉去了。直到你忽然醒来,翻身一看闹钟,才发现自己马上就要迟到了,于是,你匆匆忙忙地爬起床,再一次重复以前的错误。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拖延史”真可谓五花八门,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堆在眼前:散乱的衣橱、摊开的文件,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E-mail,当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可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一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咬着手指甲,一边自我安慰发着呆地说,再待一会儿,就一下下……所以,在拖延者身上才会不断地上演“走狗屎运——赶在节点前挤出来的东西居然博得满堂彩”和“擦肩而过——眼睁睁看着最后一班车开走”这两出戏码。

然而,最终结果呢?有的人错过了出书的机会;有的人错过了高薪的工作;有的人因为痴迷“魔兽争霸”而错过了对演员的采访;甚至还有的人因此而失去学业、丢掉文凭……

无事不拖的人确实难找,而从不拖延的人也着实罕见。不过,本书的关注重点并不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拖延者”而是拖延行为、拖延想法和拖延感受。阿德勒 学派心理学曾经告诉我: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目的性。所以,当你阅读这本关于拖延的书时,已经踏上了探求这种行为背后的“目标”或者“目的”之路:有些人是通过拖延来逃避困难或是旷日持久的任务;有些人由于缺乏完成任务的知识和技巧,所以,总是担心如果自己把事情弄砸了,很可能就会在别人面前露出马脚(换句话说,什么都不做至少什么都不会亏掉);而还有一些人则是通过拒绝付出努力来表达对他人的愤怒。

在本书中,你会见识到人类行为是多么的复杂,并且发现与拖延相关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特征:缺乏自信、顽固、以拖延方式来应对压力,或者总是以灰心丧气的受害者自居。可以说,单纯地推迟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背后一定藏着许多目的和理由。

当然,为了让原本看起来错综复杂的拖延过程变得更加简洁清晰,也是本书不遗余力的努力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清晰易行的步骤,亲身实践的练习方法,你将学会自我调节,克服拖延症,而且学会为生命负责,并重建你的力量感和目标感。

无论你是偶尔才拖上两下,还是问题严重、焦虑重重的“拖延症患者”,通过阅读本书,都可以克服拖延症,让你的生命之旅收获更多的成就。苏格兰有这样一句谚语:“什么时候都能做的事,往往什么时候都不去做。”所以,从现在起,开始阅读这本书吧,把其中的智慧运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从此终结你的拖延症! HHlPkrhQTn7xH6kcGcSHu0nibRvNa/pIBsbIajZ/52KhcyPsgY2hJlrx9txLfH0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