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岁的女校长

中国女子,自古没有受教育的传统。但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情况变了。西学东渐,随着帝国被瓜分,西学也如洪流,势不可当,流向封闭的天朝大国。

1860年,天津开埠,九国租界设立。西方以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的学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认识到不革新不行了,于是力办新政,提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通令各省开办新学堂。而此时,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也开始让国人觉醒。“五四运动”更让囿于传统已久的女性们觉悟,于是,思想开放、个性独立的新女性产生。女权运动的呼声开始出现。她们要求解放自由,男女平等,包括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张女权,兴女学”成为一时风潮。

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让天津教育家傅增湘创办天津女子学堂。

此时,在《大公报》已崭露头角的吕碧城,在天津的知识界已是十分活跃。她曾借助《大公报》这一舆论阵地,提倡妇女解放,兴女权,发表了大量诗文,使之成为妇女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她认为,女性要实现独立,必须“启发民智”,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而兴办新式女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她积极宣扬兴办女学,并把它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冲击积淀千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

吕碧城的老板英敛之,对她的观点十分欣赏,并对她积极支持。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带她与唐绍仪、严复、卢木斋、傅增湘等名流相识。大家对吕碧城十分欣赏。严复是《天演论》译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当时执教于天津水师学堂,并任校长。他与英敛之交往甚密,曾为其手书《大公报》报名。严复对吕碧城十分赏识,赞之:“此女实是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外间谣诼,皆因此女过于孤高,不放一人于眼里之故。故我看甚是柔婉服善,说话间除自己剖析之外,亦不肯言人短处。”

严复收吕碧城为女弟子,向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兴办女学的最佳人选。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她协助傅增湘筹办女学。于是,筹资、选址、建校,一切进展顺利。

1904年11月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负责全校事务,兼任国文教习。据说当时入学的女生有30人。

公学成立之初,傅增湘提倡“学术兼顾新旧,分为文理两科,训练要求严格”,吕碧城既有传统文化学养,又有新思想观念,教学上自能胜任,教书育人,对她也是十分适宜的。而这里,也给了她广阔的天地,使之如鱼得水,她意气风发,每天都快乐地忙碌着。

两年后的1906年春天,北洋女子公学增设师范科,学校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租赁天津河北三马路的民宅作为校舍,第一期只招学生46人,后又在津、沪等地招生67人,学制一年半,称为简易科。1908年又招完全科,学制四年。同年夏,北洋客籍学堂停办,遂将其地纬路新址让与北洋女子师范学堂,该学堂渐具规模。由于吕碧城两年来的杰出表现,被傅增湘提名,出任校长。那年,她不过23岁。

吕碧城就任女校校长,成为爆炸性新闻,一时,她的名声大噪,声闻全国。

报纸对吕碧城而言,是她的阵地和舞台,自从她才华显露一举成名后,她的心气更高了。而做女学校长,教书育人,既能发挥她原有所长,又能亲自实践自己的教育强国梦想,岂不是更有意义的事吗?吕碧城心中庆幸自己的好运气,决心大干一场。

在教育上,吕碧城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她认为女学的责任既在启迪女生的智慧,更在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在《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一文中,她说:“女学之倡,其宗旨总不外普助国家之公益,激发个人之权利两端。”

吕碧城认为,女子教育不只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更要造就“对于国不失为完全之国民”,“对于家不失为完全之个人”的新型人才。女人与男人一样,应有个人和国民的双重身份。为此,她提出德、智、体兼顾,以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国民素质。

她的这个教育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在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她是个性和思想独立的新女性,但并不因为提倡新学而忘了传统,尤其传统国学中的道德教育,实在难得。

吕碧城不是一般的才女,不可能满足于小情小调,她心中装着更广大的世界,尤其经过《大公报》的洗礼,她的志向和眼界更高,雄心更大。作为世纪之交的一代新女性,在她走马上任当女校长的时候,她的心里不只装着一个教育家的责任,更有一个教育强国的梦想。

这可是一个宏愿!在很多文章中,她谈到如何强大国家。做了女子公学的校长后,她联系女性,提出中国要想强国,必须团结四万万人民,绝不能忽视二万万女同胞,为此要解放妇女,男女平权。

新女性吕碧城爱上了教育,一干就是八年,为推动中国女性教育不遗余力,干得不亦乐乎。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课,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和科技思想相合。她亲力亲为,以自己的影响带动学生。她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人才,长大还能教好下一代。“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将来尽各自的力量”。

果然,这个学校成为中国现代女子教育的发源地,培养了很多人才: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等,她们都听过吕碧城的课。

那么,作为校长的吕碧城,是什么样子?据后来成为南社著名诗人的陈庚白说,当年他就读于天津客籍学堂,因久慕吕碧城的大名,曾前往女子学堂,想一窥其风采。后来成为总统府秘书的沈祖宪,称吕碧城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赞赏其“功绩名誉,百口皆碑”。

有意思的是,吕氏姐妹皆从事女子教育,且成绩斐然。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后成为著名诗人和教育家。“旌德一门四才女”传为一时美谈。

民国成立后,北洋女子公学停办,后改为河北女子师范学校,吕碧城离职,就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 D2R2Q022CzZ0zaqGR4Bh4bfujGs7JNRHWI4ZOnE6c6w2Ij1bOLyEleJBaoa1Wu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