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理性主义的兴衰史

理性主义是指抛开感性认知,通过对已知事物的分析研究,去除事物的表象,从而得出正确和事实结果的主张。众所周知,人类从起源之初就开始了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但是由于缺乏客观认知能力,很多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会被视为超自然现象,比如《荷马史诗》和《神谱》对于世界的解读都建立在神话基础上。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逐渐提升,古希腊人很快开始了对世界的进一步研究,这便出现了后来居上的理性主义。

当然,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渡。因此,早期的理性主义学说中,会不时出现一些神明的影子,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位对理性主义提出系统建设的人是巴门尼德 ,他的学说主要包括两点,分别为意见和真理。巴门尼德认为,意见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因而不可靠 ;而真理则是建立在理智思考的基础上,因而比较可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把研究对象从自然领域转移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必须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如此才能最终得出真理。而完成这一重大学说转变的人,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提出的著名口号“认识你自己”,也成为理性主义的重要精神引领。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于国家和政府的研究非常重要,而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研究则相对无用,并不值得投入过多精力。

从核心思想来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智慧,才能认清世间万物的本性,从而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以及该怎样去做。而这个做的过程,就是美德的体现和获得过程,因而说美德和知识是无法分开的。对于通过感觉和经验认知事物,苏格拉底则是比较排斥的,因为他觉得此二者建立在非事实和非理性基础上,而只有对事实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并最终做出独具智慧的行为,从而让美德和智慧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继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对于理性主义的建设,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人的理性绝不能引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能引用理念,以及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终归结到理念”。 从此之后,古希腊人对事物的认识开始去繁就简,力求透析事物本质,并且最终得出了科学系统的辩证法。之后随着理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古希腊人又开始对社会制度进行思考,并很快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在这一时期,古希腊还出现了哲学研究的一代大师,他就是对希腊文化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亚里士多德,并且由他完成了古希腊哲学体系的完备建设,从而使理性主义的发展达到巅峰时刻。亚里士多德也因此被称为“最博学的人”,其学说也被称为“本体论”,即事物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本体,然后以这个本体为依据,去认知其他各种事物的差别,并且最终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整个过程可谓充满逻辑性。从此,这种通过局部已确认信息推敲出整体理性轮廓的方法,也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而且其本身就是理性主义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死后,理性主义研究逐渐式微,古希腊文化的理性成分也逐渐褪去,直到中世纪以后被黑暗完全吞噬。 G2G9u4aR43J+jn5T6ai7/c5Xvw16Xgakpl56aSv6ZD7vVAsjObA9Z3iuU3lOYP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